吉隆坡的谈判桌上,炮火声暂歇,外交博弈却进入高潮。
2025年7月28日下午,马来西亚总理官邸内,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与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分坐谈判桌两侧,东盟轮值主席国总理安瓦尔居中主持。这场攸关和平的谈判背后,是泰柬边境持续五天的激烈冲突——炮火已造成双方至少30人死亡,13万柬埔寨民众被迫逃离家园,五个省份600多所学校紧急关闭。而此刻,安瓦尔身后左右两侧各设一席,中国大使与美国大使对等而坐,这场表面由东盟主导的调停,正涌动着中美角力的暗流。
![]()
冲突始于7月24日的边境交火。当夜马来西亚紧急斡旋促成的停火协议,仅维持一小时便告破裂。战火迅速升级:泰国F-16战机呼啸着轰炸柬埔寨阵地,柬埔寨则以中国制PHL-03远程火箭炮还击。军力悬殊的柬埔寨士兵甚至使用着中国制造的百元级对讲机呼叫炮火支援。五日内,近30万平民流离失所,边境经济全面瘫痪,最终将两国逼上谈判桌。
谈判桌前,两条截然不同的调停路径清晰可见。特朗普高调宣称停火“由美国促成”,挥舞着36%惩罚性关税的大棒——这直击柬埔寨经济命脉,其40%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光伏产业此前已因美国3521%的天价关税濒临崩溃。但经济胁迫引发强烈反弹:泰国鹰派在谈判前夕突然加码条件,柬埔寨军方也对妥协表示强烈不满。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多边协同”策略。中方明确表态“不出一兵一枪”,未向柬埔寨提供任何进攻性武器。其影响力通过三条暗线展开:云壤海军基地联合保障中心和中泰铁路等经济项目持续运作,传递“合作不撤”的稳定信号;公开赞赏东盟斡旋努力,支持马来西亚主导调停;更将冲突根源指向“西方殖民遗留问题”,警示东南亚国家勿重蹈依赖外部强权的覆辙。
![]()
作为东道主的马来西亚,将会场布置演绎成精妙的地缘政治平衡术。在泰国外交部强硬表态“这是双边问题”的压力下,安瓦尔既坚持东盟框架,又通过让中美大使分居左右后方的对等布局,巧妙淡化美国主导叙事。停火生效后,马来西亚迅速安排两国军官次日晨举行非正式会议,并主导8月4日召开国防武官会议,全力巩固区域自主权。
![]()
7月28日午夜,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但边境线上,泰国仍关闭所有口岸,柬埔寨前线火箭炮保持战备状态。停火只是按下暂停键:柏威夏寺等争议地区主权归属未触及,美国关税威胁只是暂缓而非解除。当夜柬埔寨AR-3火箭炮与泰国F-16战机同步熄火时,流离失所的20万难民终于看到归家曙光,然而殖民时代划定的争议边界依然横亘在两国之间。
谈判桌上,安瓦尔宣布停火协议之际,中美代表静默并列的画面成为最具深意的注脚。美国的“关税杠杆”制造了谈判压力,却未能赢得真心认同;中国的“不干预”姿态反而夯实了信任根基。这场危机印证了东南亚地缘政治的残酷逻辑:小国冲突的表象下,永远潜藏着大国博弈的基因。当炮火停息后,真正考验才刚开始——如何在强权角力的缝隙中,为和平培育生长的土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