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钙:从工业基石到生活帮手

分享至

在化学的奇妙世界里,氧化钙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建筑工地上,还是在广袤无垠的农田里,亦或是在复杂精细的工业生产中,氧化钙都如一位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氧化钙的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氧化钙的 “个人档案”​
氧化钙,化学式为 CaO,分子量 56.077,是一种白色块状或颗粒状的无机化合物,我们更熟悉的是它的俗称 —— 生石灰。它的外观并不起眼,纯品呈现出洁白的色泽,而当含有杂质时,则可能会披上灰白色、淡黄色或灰色的 “外衣”。氧化钙的相对密度为 3.35 g/cm³,熔点高达 2572℃(2845K),沸点在 2850℃(3123K)。它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类、甘油和蔗糖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 。​
从化学性质来看,氧化钙是一位典型的碱性氧化物,对湿度极为敏感。它就像一个 “吸水狂魔”,极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与水相遇时,会发生一场激烈的 “拥抱”,迅速反应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Ca (OH)₂),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这个过程还伴随着腐蚀性的产生。它还能与酸及酸性氧化物 “携手合作”,生成相应的盐和含氧酸盐 。​
二、氧化钙的诞生之路​
在工业的大舞台上,氧化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闪亮登场”。​
(一)石灰石煅烧法​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₃)是氧化钙的重要 “前身”。将石灰石粗碎至 150mm,并筛除 30 - 50mm 以下的细渣。接着,把无烟煤或焦炭(要求粒度在 50mm 以下,所含低熔点灰分不宜过多,加入量为石灰石的 7.5 - 8.5% 重量)与经筛选的石灰石定时、定量由窑顶加入窑内,在 900 - 1200℃的高温环境中进行煅烧。在这场高温的 “洗礼” 下,石灰石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碳酸钙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摇身一变成为了氧化钙。再经过冷却这一环节,我们就能得到成品氧化钙啦,同时,在煅烧工序还会副产二氧化碳 。​
(二)合成法​
这种方法相对更为精细。先由高纯硝酸钙和高纯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然后,将生成的碳酸钙在烘箱中烘干,再移到马弗炉中灼烧(温度逐步上升)。取出稍冷后,立即放入干燥器内,经过这一系列操作,我们就能收获纯度高达 99.999% 的高纯氧化钙 。不过,要想通过合成法获得高纯度的氧化钙,关键在于能得到高纯的硝酸钙和碳酸铵 。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