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有点疯。
为了配合欧盟的第18轮对俄制裁,27日,泽连斯基签署的第554号法令对俄罗斯、中国、阿塞拜疆、伊朗和印度等8个国家的公民以及45家公司实施制裁。
其中,制裁对象包括来自中国等国家的53名个人和法人实体。
在2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也是对此回应,希望乌克兰方面立即纠正错误,消除负面影响。
乌克兰再次制裁中国
要知道这已经是乌克兰方面针对中国的第二次不理智行为。
2025 年 7 月 8 日,泽连斯基就签署总统令,宣布对 5 家中国实体企业实施制裁。
乌方称这些企业涉嫌向俄罗斯军方提供无人机生产所需的电子零部件,依据是所谓 “情报部门收集的证据”。
那一批被制裁企业包括宁波博林机械有限公司、苏州易可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中央亚细亚丝路国际贸易公司、深圳罗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金多邦科技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主要从事机械零部件、电子元件、精密机械加工、国际贸易、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等业务。
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其公司在乌克兰境内的资产、吊销执照、取消正式访问、禁止转让知识产权产品、终止贸易协定、文化交流、科学合作以及取消所有乌克兰国家奖项等。
这次制裁也与之前类似,妄称俄罗斯购买中国民用无人机和配件。
乌克兰方面声称,在 7 月 4 日晚上俄罗斯对基辅发动大规模空袭后,乌克兰防空部队击落了不少俄罗斯无人机,技术人员从残骸里发现了带有中国企业标记的电路板。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据此指责这些企业通过第三方给俄罗斯供货,间接帮助俄罗斯打击乌克兰。
![]()
无稽之谈
但乌克兰这种做法无疑是歪曲事实,乱给中国扣帽子。
中国一直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在民用产品领域广泛参与全球供应链。
乌克兰仅凭发现几块带有 “中国制造” 标识的零件,就在毫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制裁中国企业,不仅破坏了中乌之间原本正常的经贸关系,也损害了自身国际形象。
而且,乌克兰经济在战争中本就千疮百孔,中国市场对于乌克兰的农产品等出口曾起到重要作用,如今此举恐将进一步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持。
中方对此更是予以坚决反驳,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从未向任何冲突方提供过武器,涉事企业全部为民用供应商,中国一直严格执行全球最严的军民两用出口控制政策。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也称乌克兰此举是在演戏,想转移视线,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他们的无人机全是自己产的,不靠外国零件。
泽连斯基政府的小算盘
而泽连斯基政府最近疯狂制裁中国个人和法人实体,一是被无人机炸怕了,另一个就是向西方 “表忠心”,换取援助。
要知道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对西方援助依赖程度高。
当前美国减少对乌军事拨款,欧盟援助也面临压力,泽连斯基政府试图通过制裁中国企业这种行为,向美欧展示其 “反华” 立场和 “对抗俄罗斯” 的决心。
进而以换取更多的军事、经济援助,维持其在俄乌冲突中的作战能力和国内统治。
而且美国长期推行遏制中国战略,尤其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
此前美乌签署了 “稀土换武器” 协议,美国可能要求乌克兰配合其对华科技企业的打压。
泽连斯基政府此举是在兑现对美承诺,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 “棋子”,试图通过制裁中国相关企业,影响中国稀土等高科技产业链。
中国虽然长期保持中立,但乌克兰对中俄正常往来一直“耿耿于怀”。
俄乌冲突以来,中俄保持正常的经贸等往来,乌克兰对此心存不满,认为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生意往来是在 “变相支持俄罗斯”。
尽管中国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积极推动和平解决,但乌方仍将中俄正常合作视为对其 “不利”,试图通过制裁来表达不满和进行 “报复”。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也许也藏着乌克兰方面的算计。
那就是俄乌冲突持续多年,战后重建将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蕴含着巨大经济利益。
乌克兰已经对欧盟或美国企业做出了允诺,让他们负责重建。
而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丰富经验,是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
泽连斯基政府可以通过这些制裁理由,找到借口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外,为欧美企业主导乌克兰战后重建创造条件,让其西方 “盟友” 从中获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回应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中方敦促乌方立即纠正错误,消除负面影响。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