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香港法庭门口,突然被记者堵得水泄不通。
3个年轻人 大步走进去,领头的手里攥着诉状,上面写着要分18个亿!
蕞抓眼球的是原告名字——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这3个姓宗的年轻人,自称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孩子。
而被告席上坐着的,正是我们熟悉的,娃哈哈接 班人宗馥莉。
全中国的手机屏幕都炸了。
这不只是一场遗产争夺战,这分明是场埋了30年的暗战,如今被一纸诉状撕开了口子。
几乎所有人,都在骂原告:
“小三生的孩子,哪来的脸争家产?”
“躲了几十年见不得光,现在跳出来吃相真难看!”
舆 论一边倒支持宗馥莉,但你知道吗?
风暴中 心的宗馥莉,始终挺直脊背,她身后站着个瘦小的影子,那是她的母亲施幼珍。
也是宗庆后的葬礼上,没有露面的女人,却用半辈子,给女儿铺了一条登顶的路。
她能打败杜建英和私生子,究竟凭的是什么?这得从40年前,施幼珍远赴黑龙江当知青说起。
时间回到1970年。
北上的绿皮火车轰隆作响,16岁的杭州姑娘施幼珍,抱着行李望向窗外。
黑龙江雁窝岛的风,像刀一般刮在脸上,她弯腰割猪草时,冻得手指开裂,清理猪圈时,沾得满身粪味。
同来的姑娘们,整夜哭着想家,只有她哼着歌喂猪,把破棉袄补出朵小花。
才半年,这个别人眼里的“娇气包”,成了全连唯 一的女班长。
10年北大荒,为她磨出把温柔的刀——能吃苦,更能把苦咽下去酿成蜜。
1980年,30岁的施幼珍回到杭州,街坊邻居指指点点:“这么大姑娘,还没嫁人!”
她却在商业系统,把“铁饭碗”让给妹妹,选了个更苦的差事。
那天媒人领来个,穿褪色中山装的男人,身上还粘着油渍,他叫宗庆后,兜里只有几毛钱。
施幼珍却递出一块手帕:
“别人笑你是老光棍,我看你顾家。”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卡紧了。
2人处了一年后,领证结婚,女儿宗馥莉5岁时,宗庆后创办了哇哈哈。
创业的日子,比北大荒更难熬,全家挤在6平 米的办公室隔间,女儿在纸箱堆里学爬。
好不容易分了房,宗庆后转手让给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亲戚们骂他傻,可施幼珍没一句埋怨,还说:
“房子能让,人心不能凉,男人没气度干不成大事。”
你见过凌晨3点的车间吗?施幼珍见过。
白天上班,晚上给丈夫理账,怀里还抱着发烧的女儿,有次栽倒在机器旁,醒来第 一句话是:“今天的账还没盘完…”
后来,公司逐步走上正轨,施幼珍没有选择当富太太,而是一边打拼自己的事业,一边照顾女儿。
1996年,14岁的宗馥莉,被送去美国读书。
机场送行的照片登上报纸,人群中站着个戴墨镜的女人。
她叫杜建英——娃哈哈高管,也是宗庆后的枕边人,更扎心的是,她肚子里已经怀着宗庆后的孩子。
记者问小馥莉:“想爸爸妈妈吗?”
小姑娘低头剥着虾壳:“作业多,没空想。”
电视前的施幼珍,啪嗒关了屏幕,枕头上留着未干的泪痕。
有人问她,为何不闹?
她早看透了这场局:“那个女人的英语水平、谈判手腕,是娃哈哈进军国际所必 需的,如果不能拼死留住她,只怕早就被别的公司挖走了。”
多年后,记者追问她丈夫的背叛,57岁的施幼珍笑了,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
“他(宗庆后)已经不是我们家的某个成员,而是属于娃哈哈。”
这话藏着大智慧。
她早就看透了,宗庆后疯狂扩张背后的痛——他是家中长子,爹不疼娘不爱,从小缺爱的他,一生都在寻找证明自己的机会。
背叛,婚外生子?不过是缺爱孩子的病态补偿。
真正的战争,从女儿回国那天打响。
施幼珍拉着宗馥莉的手,站在镜头前:
“你 爸蕞疼你,看他多挂念你!”
一 夜之间,“宠妻狂魔”“国民好爸爸”人设传遍全国。
杜建英抱着私生子,蜷缩在阴影里,只要她敢闹,娃哈哈股价就会崩。
这一点,宗庆后比谁都清楚!
他“爱妻爱女”的人设越稳固,杜建英私生子的身份,就捂得越严实;
等他“爱妻爱女”人设,与哇哈哈深度绑定、深入人心之时,也是私生子被彻 底封印之时。
2003年寒冬,杭州郊外悄悄建起新厂房。
施幼珍把女儿推到台前:“给自家企业代加工,练练手。”
谁都想不到,这家叫“宏胜”的小厂,10年后竟吞下娃哈哈三分之一的产能!
2010年的中秋团圆饭,充满腥风血雨。
宗馥莉笑着给父亲夹菜:“进出口业务交给我吧?”
杜建英第2天,就被移出高管群,她办公室的绿植还没枯透,新主人已搬了进去。
真正的杀招,是宗庆后在医院,插着氧气管,签信托协议,那时他绝 对不会想到,女儿宗馥莉,转头就用这笔钱,付了越南工厂的货款!
110万美元,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杜建英的儿子们,疯了一样冲向法庭…
2024年2月28日,杭州殡仪馆人山人海,镜头扫遍全场,却找不到施幼珍。
记者们急得跳脚,没人注意到韶关、贵阳、成都的5家公司,正在悄悄换招牌——“宏胜系”3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现在回看那场官司,多么讽刺:
杜建英的儿子们,举着DNA报告要钱,却不知,信托账户早被转空;
更可笑的是,他们连中国籍都没有,舆 论战未打先输!
当法官槌重重落下时,不知杜建英可曾想起——当年陪宗馥莉在美国读书时,那女孩总在深夜拨越洋电话。
电话那头,永远是个温柔带笑的声音:
“囡囡别怕,妈妈教你下盘棋…”
葬礼结束后3个月,有人在杭州灵隐寺,看见了施幼珍母女。
宗馥莉紧紧挽着母亲的胳膊,两人在许愿池边停了脚步,施幼珍摸出几枚硬 币,轻轻抛入水中。
硬 币沉入水底的刹那,阳光正好打在她的侧脸。
那双眼睛微微弯着,带着一丝笑意,忽然就和40年前,黑龙江那个,风雪里喂猪姑娘的眼神重叠了。
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
她被风雪,抽打过脸庞;
被猪圈的臭气,熏染过衣裳;
被创业的重担,压弯过腰;
更被丈夫的背叛,刺穿过心。
可她站住了,始终没倒。
不仅站住了,还稳稳当当地,把女儿送上了那个,万千人仰望的位置。
所以你看啊,豪门的风浪那么大,正室的位置那么难坐,施幼珍却告诉我们:
路从来不是哭塌的,是自己一步步踩实的;
江山也不是靠谁施舍的,是亲手给蕞爱的人筑起来的。
风浪越大,心越要定。
哭闹砸锅,只会把盘子碗摔得更碎。
聪明女人都懂得,低头走路时擦亮眼睛,把对手的每一步棋,都看得真真切切。
下次再听说哪个“忍气吞声”的原配,先别急着可怜她。
也许人家,正攥着一把好牌,等的就是最后那张将军。
真正的赢家们,哪个不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捂热了一块块石头,最后垒成了别人爬不上的高山?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