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83年大年三十,王建国家穷得连饺子都包不起几个。
“妈,今年还包饺子吗?”十二岁的儿子问道。
“包,再穷也不能没有年味。”李秀英用仅有的面粉包了二十几个饺子。
就在一家四口准备分食这可怜的年夜饭时,二叔王建设突然在风雪中敲门。
他神色匆忙,说有急事。
“建设,你先吃点东西暖暖身子。”李秀英毫不犹豫地盛了半碗饺子。
丈夫心疼地看着,这一半给了二叔,孩子们就更没得吃了。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半碗饺子...
![]()
01
1983年的冬天格外寒冷,王建国家的小院子里积满了雪。
屋里,李秀英正在炕桌上和面。她的手指冻得通红,但是动作很小心,生怕浪费一点面粉。
“妈,今年还包饺子吗?”十二岁的王小明趴在炕边问道。
“包,当然要包。”李秀英看了看儿子,“再穷也不能没有年味。”
王建国坐在一旁抽着旱烟,愁眉苦脸。他看着妻子手里那点可怜的面粉,心里很不是滋味。
“秀英,这点面能包几个饺子?”王建国问道。
“省着点,能包个二三十个吧。”李秀英一边和面一边算着,“一人分几个,也能尝个味。”
八岁的女儿王小红在旁边乖巧地坐着,她已经懂事了,知道家里穷,从不多要东西。
“爸,别的小朋友家都有肉馅饺子,我们家有吗?”王小红小声问道。
王建国听了,心里像针扎一样痛。他摸了摸女儿的头,说道:“咱家今年包白菜馅的,也很香。”
“我知道。”王小红点点头,“白菜馅的也好吃。”
李秀英听着这对话,眼圈红了。她知道孩子们都很懂事,从来不给家里添麻烦。可是作为母亲,她又何尝不想给孩子们最好的?
这一年,王建国的运气特别不好。春天的时候,他种的庄稼被虫害毁了大半。夏天又遇上了旱灾,秋收几乎颗粒无收。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连过年的钱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
“建国,你说明年会不会好一点?”李秀英一边擀饺子皮一边问道。
“会的,一定会的。”王建国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这时候,王小明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把青菜。
“妈,我从菜窖里拿了点白菜,可以做馅了。”王小明高兴地说道。
“好孩子。”李秀英接过白菜,“妈这就去洗洗切碎。”
一家四口就这样忙活着准备年夜饭。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还是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北风呼呼地刮着。王建国看了看外面,说道:“这天气,估计没人会出门了。”
“是啊,大年三十的,谁还在外面跑?”李秀英也看了看窗外。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
“咦,这么晚了,还有人来?”王建国站起身来,向窗外望去。
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门口。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谁啊?”王建国问道。
“是我,建设。”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二叔?”王小明惊讶地叫道。
王建国赶紧去开门。门一开,就看到二弟王建设站在门外,浑身是雪,脸色很不好看。
“二弟,你怎么了?这么晚了还在外面跑?”王建国关心地问道。
“大哥,我...我有急事。”王建设走进屋里,四处看了看,“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什么事这么神秘?”王建国觉得奇怪,“有话就说呗。”
“这...”王建设欲言又止,看了看李秀英和孩子们。
李秀英看出了王建设的为难,赶紧说道:“建设,你先坐下暖暖身子,我去给你倒杯热水。”
“谢谢嫂子。”王建设坐在炕边,但是看起来很紧张,眼神不停地四处张望。
李秀英倒了杯热水递给王建设,看到他手都在抖。
“建设,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李秀英关心地问道。
“嫂子,我...”王建设看了看李秀英,又看了看王建国,“我确实遇到了点麻烦。”
“什么麻烦?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王建国坐在弟弟身边。
王建设喝了口热水,但是还是没有说出具体的事情。他的眼神很复杂,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说。
“建设,你别着急,慢慢说。”李秀英安慰道。
就在这时,李秀英突然想起了什么。
“哎呀,我差点忘了,饺子还在锅里煮着呢。”李秀英赶紧去厨房看饺子。
过了一会儿,李秀英端着一盆饺子走了出来。那盆饺子看起来很小,总共也就二十几个。
“建设,你一定饿了吧?”李秀英看着王建设,“正好饺子熟了,你先吃点。”
“不用了,嫂子。”王建设摆摆手,“我不饿。”
“怎么会不饿?”李秀英已经盛了半碗饺子,“这么冷的天,你又跑了这么远的路。”
“可是...”王建设看了看那盆饺子,知道这是一家人的年夜饭,“这是你们的年夜饭,我怎么能吃?”
“说什么呢?”李秀英把半碗饺子放在王建设面前,“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吃的?”
王建国看着妻子的举动,心里有些不舒服。家里本来就没什么吃的,这半碗饺子给了王建设,孩子们就更没得吃了。
“秀英,要不...”王建国想要阻止妻子。
“没事。”李秀英坚定地说道,“建设大老远跑来,肯定有重要的事情。先让他吃饱了再说。”
王建设看着碗里的饺子,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半碗饺子对于王建国一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李秀英这样做需要多大的勇气。
“嫂子,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王建设的声音有些颤抖。
“谢什么?吃吧,别客气。”李秀英温和地说道。
王建设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饺子。那个饺子在他手中显得格外珍贵,因为他知道这里面包含着嫂子的善良和一家人的温暖。
“真香。”王建设咬了一口饺子,眼中涌出了泪水。
这眼泪不只是因为饺子的味道,更是因为在这个寒冷的年夜,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王小明和王小红在一旁看着,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也没有说什么。他们知道大人这样做一定有道理。
“建设,你慢慢吃,不要着急。”李秀英坐在一旁,“有什么事,等你吃完了再说。”
王建设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想着心事。这半碗饺子让他下定了决心,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02
王建设很快就把半碗饺子吃完了。他放下碗筷,擦了擦嘴,但是神情还是很紧张。
“现在可以说了吧?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王建国有些不耐烦了。
王建设四处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大哥,这件事不能让外人知道。”
![]()
“什么外人?这里都是自己人。”王建国说道。
“孩子们也在。”王建设看了看王小明和王小红。
李秀英明白了王建设的意思,对孩子们说道:“小明,小红,你们去里屋玩一会儿,大人有话要说。”
“为什么?”王小明好奇地问道。
“听话,去吧。”李秀英的语气很坚定。
两个孩子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听话地去了里屋。
等孩子们走了,王建设这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可以说了吧?”王建国问道。
王建设又四处看了看,确认只有三个大人后,才开始说话。
“大哥,嫂子,我今天来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王建设的声音很低,“这件事关系到我们整个家族的未来。”
“家族的未来?”王建国愣了一下,“你说什么呢?”
“你听我说完。”王建设深吸一口气,“你们知道我这些年在外面做什么吗?”
“不是在县城里当工人吗?”李秀英问道。
“那只是表面的身份。”王建设摇摇头,“实际上,我在做别的事情。”
“什么事情?”王建国越来越好奇了。
王建设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在帮一些有钱人做事。”
“有钱人?什么有钱人?”王建国不解。
“这个我不能细说。”王建设摆摆手,“总之,他们很有钱,也很有势力。”
“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李秀英问道。
王建设看了看李秀英,又看了看王建国,最后说道:“他们需要在这一带找一些可靠的人帮忙。”
“帮什么忙?”王建国追问。
“这个...”王建设又开始犹豫了,“说起来有些复杂。”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王建设立刻紧张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有人来了。”王建设压低声音说道。
“应该是邻居老刘。”王建国听了听,“他家的脚步声我熟悉。”
果然,脚步声没有朝这边来,而是走向了隔壁。
“虚惊一场。”王建国松了一口气。
但是王建设还是很紧张,他不停地向窗外张望,好像在担心什么。
“建设,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可怕的?”李秀英觉得奇怪。
“嫂子,你不明白。”王建设摇摇头,“这件事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会有大麻烦的。”
“什么大麻烦?”王建国问道。
王建设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说出一部分真相。
“大哥,你知道现在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大吗?”王建设问道。
“什么变化?”王建国在农村住惯了,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
“很多东西都在变,商业、政策、机会,一切都在变。”王建设说道,“有些人已经开始抓住这些机会了。”
“你的意思是?”李秀英隐约明白了什么。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家的生活就能完全改变。”王建设的眼中闪着光芒。
“改变?怎么改变?”王建国还是不太明白。
“从穷人变成富人。”王建设直接说道。
王建国和李秀英听了,都愣住了。对于他们这样的农民来说,从穷人变成富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建设,你不是在开玩笑吧?”王建国怀疑地问道。
“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王建设坚定地说道,“大哥,嫂子,我今天来就是想问你们,愿不愿意相信我一次?”
“相信你什么?”李秀英问道。
王建设从怀里慢慢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这里面的东西,就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机会。”王建设神秘地说道。
王建国和李秀英都盯着那个布包,好奇里面到底装着什么。
“里面是什么?”王建国忍不住问道。
“等一下。”王建设竖起耳朵听了听外面,“我先确认一下外面没有人。”
他走到窗边,仔细地向外看了看,确认院子里没有人影,这才回到桌边。
“现在可以了。”王建设坐下来,准备打开布包。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这次的脚步声很清晰,而且就是朝着他们家来的。
“不好,真的有人来了。”王建设立刻把布包收了起来,塞回怀里。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谁啊?”王建国问道。
“是我,老李。”门外传来邻居李大爷的声音。
王建设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是很警觉。
王建国去开门,李大爷走了进来。
“建国啊,这么晚了还不睡?”李大爷看到屋里的人,“哟,建设也在啊。”
“李大爷,您这么晚了怎么还出来?”李秀英问道。
“我出来看看雪停了没有。”李大爷说道,“路过你们家,看到还有灯光,就进来坐坐。”
“您坐,您坐。”王建国招呼着。
李大爷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和大家聊了些家常,然后就告辞了。
等李大爷走了,王建设这才又放松下来。
“建设,你为什么这么紧张?”王建国觉得弟弟的表现很奇怪。
“大哥,这件事真的很重要,也很敏感。”王建设解释道,“如果被不合适的人知道了,我们都会有麻烦。”
“什么麻烦?”李秀英追问。
“这个我不能详细说,你们只要知道,这件事必须保密就行了。”王建设说道。
“那你倒是说说,到底是什么事?”王建国有些不耐烦了。
王建设看了看时间,已经很晚了。
“今天时间不够了,而且我还要赶回去。”王建设站起身来,“这样吧,过几天我再来详细跟你们说。”
“这就走?”李秀英有些意外。
“是的,我必须在天亮前赶回县城。”王建设把外套穿上,“今天谢谢嫂子的饺子,那半碗饺子我永远不会忘记。”
![]()
“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李秀英说道。
“嫂子,你记住,今天晚上我来过的事情,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王建设认真地说道。
“为什么?”王建国问道。
“相信我,这样对我们都好。”王建设说完,就向门口走去。
“建设,那个布包里到底是什么?”李秀英忍不住问道。
王建设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李秀英,眼中有种复杂的情绪。
“嫂子,那个东西...是我们家改变命运的钥匙。”王建设神秘地说道,“等时机成熟了,我会拿出来的。”
说完,王建设就走了,留下王建国夫妇在屋里面面相觑。
03
王建设走后,王建国和李秀英坐在炕上,谁都没有说话。
“建国,你觉得建设说的是真的吗?”李秀英先开口了。
“我也不知道。”王建国摇摇头,“他今天的样子确实很奇怪。”
“那个布包里到底装着什么?”李秀英还在想着刚才的事情。
“管他装着什么。”王建国有些不以为然,“能有什么东西改变我们的命运?”
“可是建设看起来很认真。”李秀英说道,“而且他说的那些话...”
“什么从穷人变成富人?”王建国冷笑一声,“我们这样的农民,哪有那种好事?”
李秀英沉默了。她知道丈夫说得有道理,但是心里总觉得王建设今天的表现不寻常。
“算了,不想了。”王建国打了个哈欠,“睡觉吧,明天还要干活。”
“等等。”李秀英拉住了丈夫,“我觉得我们应该相信建设一次。”
“相信他?”王建国愣了一下,“相信他什么?”
“他说那个东西能改变我们的命运。”李秀英认真地说道,“就算是假的,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你想干什么?”王建国问道。
“我想等建设下次来的时候,我们认真听听他要说什么。”李秀英说道。
王建国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也行,反正听听也不会少块肉。”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王建国一家人照常过节。但是李秀英总是想着昨天晚上的事情,心里有些不安。
“妈,你怎么了?总是发呆。”王小明注意到了母亲的异样。
“没什么,妈在想事情。”李秀英勉强笑了笑。
“想什么事情?”王小红也问道。
“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别问。”李秀英不想让孩子们知道。
接下来的几天,王建设没有再来。王建国和李秀英都在等着,但是一直没有消息。
“他不会是开玩笑的吧?”王建国开始怀疑了。
“再等等看。”李秀英还是坚持。
一直到了正月初十,王建设才又一次出现。
那天傍晚,王建设悄悄来到王建国家。这次他的神情比上次更加谨慎,进门前还仔细观察了周围的情况。
“建设,你终于来了。”李秀英有些激动。
“嫂子,这些天我一直在处理一些事情。”王建设解释道,“现在时机成熟了,我可以告诉你们真相了。”
“什么真相?”王建国问道。
王建设先让孩子们回避,然后才开始说话。
“大哥,嫂子,你们知道现在国家的政策在变化吗?”王建设问道。
“什么变化?”王建国摇摇头。
“很多以前不允许的事情,现在开始允许了。”王建设解释道,“比如做生意。”
“做生意?”李秀英愣了一下,“农民也能做生意?”
“当然能。”王建设点点头,“不但能做,而且国家还鼓励。”
“真的假的?”王建国有些不相信。
“千真万确。”王建设坚定地说道,“我这些年就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准备什么?”李秀英问道。
王建设四处看了看,确认没有人后,才从怀里掏出了那个布包。
“就是准备这个。”王建设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
布包里面有一张纸条,还有一些小物件。王建国和李秀英都凑过去看。
“这是什么?”王建国拿起那张纸条。
“这是一个配方。”王建设压低声音说道。
“配方?什么配方?”李秀英不解。
“制作一种特殊调料的配方。”王建设神秘地说道,“这种调料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价格也很高。”
“调料?”王建国还是不太明白,“调料能卖多少钱?”
“你们想想,如果一包调料成本一毛钱,卖五毛钱,一天卖一百包,能挣多少钱?”王建设算给他们听。
“四十块钱。”李秀英算出了结果,“一天四十块钱?”
“对。”王建设点点头,“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块钱。”
王建国和李秀英听了,都傻了。一个月一千二百块钱,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真的能挣这么多?”王建国不敢相信。
“当然能。”王建设肯定地说道,“关键是要有这个配方。”
“那这个配方是从哪里来的?”李秀英问道。
![]()
“这是我在城里认识的一个朋友给我的。”王建设说道,“他已经用这个配方挣了很多钱,现在要去南方发展,就把配方转给了我。”
“他为什么要给你?”王建国有些怀疑。
“因为我帮过他很多忙。”王建设解释道,“而且他说这个配方在农村更容易成功。”
“为什么在农村更容易成功?”李秀英问道。
“因为农村的成本低,竞争也少。”王建设说道,“在城里做这个生意的人太多了,但是在农村还没有人做。”
王建国和李秀英面面相觑,都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可是我们没有本钱啊。”王建国说出了关键问题。
“本钱不需要太多。”王建设说道,“开始的时候,几十块钱就够了。”
“几十块钱我们还是能拿出来的。”李秀英说道。
“那你们愿意试试吗?”王建设问道。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妻子。李秀英点了点头。
“好吧,我们试试。”王建国最终同意了。
“太好了!”王建设兴奋地说道,“有了你们帮忙,这个生意一定能成功。”
“那我们该怎么做?”李秀英问道。
“首先,我们要准备原料。”王建设拿出那张纸条,“这上面写着需要哪些东西。”
王建国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上面写着一些常见的香料名称,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这些东西到哪里买?”王建国问道。
“县城的药材店就有。”王建设说道,“我已经打听过了。”
“那什么时候开始?”李秀英问道。
“越快越好。”王建设说道,“现在正是好时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就这样,王建国夫妇决定跟着王建设一起做这个生意。他们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04
第二天,王建国和王建设一起去了县城。他们按照配方上的要求,买了一些香料和其他原料。
“这些东西加起来才花了二十块钱。”王建国算了算,“真的能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