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超市门口,碰上了战友邱爱民。他刚旅游回来,兴致挺高地跟我讲一路上的见闻。但因为我女儿和女婿今天要回家,我没法多聊,只能跟他道别。回家的路上,我跟妻子提起了这个战友,他在部队那9年,经历确实和别人不太一样。
那是1970年12月,我参军到了四川的一个部队。在去部队那趟五天六夜的闷罐火车上,我认识了和我分在同一节车厢的邱爱民。那时候的我,可没想到后来在部队里,这位战友会有那么多特别的地方。
![]()
熬过了两个半月特别严格的新兵训练,我和他一起被分到了汽车连。没多久,我们又一块儿被派到师里的司训队,学习开汽车和修车。让我没想到的是,同样学开车,邱爱民比我强多了。不管是考理论还是实际上手开,他一直是司训队里拔尖的兵。周末休息,我们几个老乡凑一块儿玩。我忍不住问他:“都是一块儿上课,你怎么学得那么快?一听就会,我们得学好几天,还老出错?”邱爱民笑了笑,说他其实比我们早学了有三四年。我们几个都挺惊讶。他这才告诉我们他当兵前的一段经历。
原来,邱爱民家那条街不远处,就是一个县里的汽车运输公司修理厂,他每天上学都经过那儿。初中毕业后没什么事,他就经常跑去修理厂看师傅们修车,有时还帮忙递个扳手、跑个腿什么的。时间长了,懂得就多了。后来,师傅们看他挺机灵,人也勤快,就跟领导说,不用招临时工了,让他来帮忙,管顿饭就行。邱爱民回家跟父母一说,家里人都觉得不花钱还能学技术,挺划算。于是,他就在修理厂当了三年小工。这三年里,他学会了点简单的修车技术,还学会了开车。转眼到了1970年11月,部队来招兵,邱爱民想去当兵,经过征兵的各种手续,就来到了部队。听完这些,我才明白,他起点确实比我们高。
![]()
更让我意外的是,六个月的驾驶员训练结束,我像往年一样,按规矩回到汽车连当驾驶员,邱爱民却留在了司训队,当上了教员。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小单位了,但师司训队和我们师直汽车连离得不远,有空我们还会凑一起聊天。我们是老乡,远离家乡来到广西这个地方,部队里也讲点老乡情谊。没想到,邱爱民在当兵的第三年,竟然拒绝了上级准备提拔他当干部的想法。后来我们知道了这事,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多少人当兵就盼着能提干啊。
他留在司训队后,每年都要负责训练新入伍的汽车兵。后来师里要求干部也得会开车,司训队就既教战士也教干部,教学和训练任务挺重。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里,邱爱民那不一样的本事显出来了。他讲课,学员听得懂,讲得深,例子也多,大家都爱听。有些机关干部听了他的课,回去一说,来听他课的人就更多了。带学员出去搞野外驾驶训练,他常常能把训练任务和上级安排的运输任务结合起来,既教了学员,又拉了东西,领导和学员反响都不错。这样一来,在立功不容易的司训队,邱爱民立了个三等功,还被任命为教练班的班长。
1973年9月,师机关几个干部听了他的课不久,队长挺高兴地找他谈话,这明显是提干前的准备谈话。没想到邱爱民听完队长的话,竟然说自己能力一般,干不了干部的工作,婉拒了提干。他说自己就想当个驾驶员。队长虽然不太理解,但既然这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组织上也就没再考虑提他当干部的事了。一个周末,我们几个老乡聚在一起,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提干当然是好事,他心里清楚,但他就是只想开车,而且部队干部的工资也不高。原来,邱爱民入伍前在修理厂当小工,修理厂大师傅的工资比县长都高。他跟着的师傅姓柳,是大师傅的一个徒弟,一个月工资也有40多块。他回家跟父母说起过修理厂师傅们的工资,父母说,当汽车修理工能开车,有面子,关键是工资不低,比干别的强。邱爱民到部队后,了解过司训队干部和其他连队干部的工资,当时一个新提的排长工资是52元,连长才60元。可到了1973年,修理厂师傅的工资比一个连长还要高……邱爱民提醒我们,这事别往外说,他当兵是尽义务,组织上让干多久就干多久,不讲条件,把领导交办的任务完成好就行。
到了当兵第五年,汽车连老兵复员后驾驶员不够,他又被调回了汽车连当班长。但就在他调回去不久,我们师整个部队奉命搬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另一个地方。搬迁任务量巨大,作为代理排长的邱爱民,带着全排的车辆投入进去,经常天不亮就出发,半夜才回营区……这一年,他毫无争议地又立了一个三等功。1977年,搬迁结束了,紧接着就是在附近山区修建训练场。他又开着连队那台挖掘机,带着两个徒弟,没日没夜地在山沟里开路、平整土地。这一年,上级直接给他记了一个三等功。
到了1978年下半年,已经当了8年兵的邱爱民,觉得自己年纪不小了,该回家成家、照顾家人了,他跟连队领导说了自己的想法。连长、指导员年纪和他差不多,对这个光知道干活、不想当官的老兵,连队主官挺尊重。邱爱民提出退伍,他们俩都同意了。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年底邱爱民准备回家的时候,边境地区形势紧张起来,部队进入了备战状态。身为军人,他清楚战争意味着什么,觉得这时候退伍很不合适。他找到连长说,自己是连队最老的兵,经验多,只要连队上前线,他就要开最前面的车。后来,我们师真的开赴前线,战斗打响时,邱爱民果然开着运输车走在连队的最前面。在枪炮声不断的战场上,他驾驶的车辆轰鸣着向前冲。战场上,汽车连有4名战友牺牲,9名战友负伤,可冲在最前面的他和他的车,竟然一点事都没有……
![]()
战后部队撤回驻地休整,开始总结评功。邱爱民却直接去找连长和指导员,说把功和先进留给牺牲和负伤的战友吧,他什么都不要,就想回家看看父母……于是,他收拾好东西就回去了……一个月后,他又回到了连队。1979年底退伍后,他被直接分到了市里条件和待遇最好的市直外事车队,开的是市里最好的大巴车。没想到,这个不想当干部的人,到车队的第四年还是当上了副队长,后来还担任了车队的书记。2012年5月,邱爱民从市机关行政科副科长的岗位上退休了。
邱爱民当兵的这段经历,确实和其他战友不一样,但这就是他真实走过的路。每个人经历不同,想法就不一样,走的路自然也不同,这很正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