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这不是一句笑谈,而是一句精准的社会切片。
风不刮树梢,偏去摧断临崖的小草;雷不轰高楼,偏打破一扇漏雨的窗。
似乎,命运的天平并不总是居中,它更像一台带偏见的秤,愈轻微、愈脆弱,愈容易被它压垮。
弱者的日子,往往被两件事反复碾碎:
一是被默许的贪婪,二是被默认的圆场。前者伸手,后者张嘴,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伸手的人拿走好处,张嘴的人替世界粉饰太平。
于是,真正受伤的,只能把疼痛偷偷收进夜里,像补丁一样缝进自己本就破败不堪的生活。
7月26日,极目新闻、江西广播电视台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广东中山,一位打工人韩先生,租住在一栋自建楼的二楼,十年如一日。这个六十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是他一家人的窝。
他做的是搬运工,一个月挣三四千,母亲患脑瘤,全家早已为治疗花光了积蓄,甚至因为经济压力,多年不敢要孩子。
就是在这种生活已经几近极限的困顿下,他却不知不觉成了别人生活的“电力赞助商”。
十年来,他每个月的电费高得离谱,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常常比房租还贵。
他以为是空调耗电,还换了三个空调——没想到,真正耗电的不是空调,而是那根被偷偷接在他电表上的电线。
在7月17日晚,韩先生做了一个实验:
他关掉家中所有电器,电表却仍像疯了一样狂转。他当机立断叫来电工检查。
电工刚到,房东便火急火燎地找来另一个人,迅速将私接的电线拔掉。
那一刻的慌乱,就是此事的实锤。
但韩先生不是毫无准备,他拍下了拆线的全过程,视频成为“铁证如山”。
而面对镜头,房东却还在装傻:“不知道怎么回事。”
是的,有时候人心真就可以坏到这种程度,能坏到白纸黑字都视而不见,能坏到明明被抓了现行,还能一脸无辜装糊涂。
而整个楼里只有三户人家,另外两户每月电费不过百元,唯有韩先生一家被电表“吸血”。
甚至在他回河南老家过年,房子空无一人时,也仍然被要求交两三百元的电费。
经报道中描述,#房东偷接电线九年之久,累计电费高达将近十万元。
胖胖记得有一句老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或许,这个房东大概是把“取之有道”听成了“取之有盗”,顺理成章地拿别人的付出当自己的便利。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
明知道不是自己出的钱,明知道偷的是别人家的电,便放心大胆开空调、用热水器、用洗衣机,毫无节制,毫无愧意。
这不是一时的过错,而是九年持续的算计;不是误接电线,而是明知有利便不择手段。
这种贪婪,披着沉默的皮,裹着人畜无害的笑脸,最终却在暗处偷走了一个普通人本就所剩无几的余生。
可更令人心寒的,还不是房东的黑心一件事:
而是某些处理结果的轻飘飘。
韩先生报警,警方介入调解,经调解,房东赔偿1.5万元。
你没听错,九年偷电、十万元损失,赔了1.5万元。
“按每月150元估算。”
为什么不是按实测?为什么不是从韩先生缴费记录、电表数据、电工报告中还原真相?为什么受害人要承担举证的大部分义务?
当然,胖胖可以理解一点是,普通民事案件中确实存在“举证难”的现实。
但理解不是接受,更不是纵容。
在这个调解里,房东偷电九年,反倒因受害人无法每月精准举证而“合法获益”,只赔偿了不到实际损失的五分之一。
一个黑心偷电者,居然在法律和制度的调解中,得到了堪称划算的处理结果。
这是不是某种程度上的“包庇”?胖胖不得而知。
但新闻还有另一点,胖胖看得很清楚。
在韩先生气不过的时候,向街道求助,街道说去找社区;找社区,社区说去找街道。
踢皮球踢得干净利索,效率堪比房东偷电的速度。
你说说,现在为什么有些人遇到类似这种损害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开始变得沉默了?不走程序?不再投诉?
胖胖认为,这可能是他们太明白,“有些程序”常常会在现实中变成“失灵状态”。
对一个搬运工来说,每天搬多少货物并不可怕,怕的是花光精力打了一圈电话、填了一堆表,最后得到一句“这个不归我们管”。
在这场偷电风波里,真正震撼的,不只是一个人失去的钱,而是他一次次求助无门,一次次又被拒之于门外。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环境中,但现实中,为什么能出现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替他兜底?谁替他算账?谁替他说一句公道话?
而对那个房东来说,他从头到尾没有为此事付出任何代价:
不需要道歉,不需要承认错误,不需要退赔全部损失,甚至连媒体联系他都不回应。
这种“低成本违法,高概率逃脱”的现实,也是令人绝望的地方。
不过,在法律层面,胖胖必须厘清一点:
偷电,不是灰色地带,不是误操作。
根据《电力法》第五十七条,盗窃电能者可被追缴电费,并处应缴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
若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属于盗窃罪,依法可处三年以下至十年以上不等的刑罚。
偷电,本质上就是偷东西,是盗窃行为。
只是它不像小偷进门翻箱倒柜那么直观,它隐藏在线路里,在电表后面,在每个月的账单中,在一个“用多少交多少”的理所当然里。
在这事中,韩先生选择报警、拍视频、找媒体、联系机构,他做的,已经远远超出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维权极限。
而整个环境给到他的回馈,是不合理的,是不公平的:
仅仅1.5万块赔偿,还有踢皮球之后的一句“你可以走法律途径”。
我们不是不知道,走法律途径,要时间、要证据、要成本、要精力。
而他,要上班,要还债,要照顾母亲,要活下去。
这,可能也是这个房东算盘打得这么响亮的一点原因:
“你没空跟我死磕的。”“你耗不起。”“你不敢起诉。”
这才是最令人寒心的,不是不让你维权,是你根本维不起权。
但法律的震慑力,不该只对付现实中偷盗的,它也必须能保护搬运工、电焊工、保洁员、外卖员……这些受到不合理外力损害的群体。
这些辛辛苦苦活着的人,不能总是轻易被掠夺,还得自己安慰自己说“这事我就认了”。
这里胖胖写的,不是在要求特别照顾,而是要做到基本的公平。
要的不是“报个警就好了”,而是违法该受惩罚,受害者该被补偿。
不能让正直的人寒心,也不能让投机者安心。
写了这么多,理都是这个理。
在新闻报道的最后,韩先生离开了那栋房子,也警告了下一位租客“别重蹈覆辙”。
他可能,也许,终究讨不回全部的公道。
但胖胖斗胆替他问一问:
在这个自诩正义的环境中,一个有据有图的视频证据,为什么还是换不来一次不打折扣的公道?
一个被偷了九年电的打工人,他到底要证明多少次自己不是“想多了”?要举多少份“铁证如山”,才能让一张嘴说不清的话,变成一句说得响的法?
胖胖只是想知道,像韩先生这样的人:
他失去的是金钱,是健康,是时间,是信任,是体面……
那他到底,凭些什么才能换回一个正义的处理?凭些什么?
如果他换不回,那么胖胖写下这些文字,就不是为了声援一个人:
而是为了提醒更多人,我们未必站在灯亮的那一边。
光会灭的,不是突然,而是一点一点,悄无声息地,暗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