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俄乌冲突闹得沸沸扬扬,俄罗斯那边军需吃紧,就开始四处找帮手。其中,朝鲜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点。2023年夏天,美国情报部门就盯上了俄罗斯和朝鲜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7月份去平壤参加阅兵式那事儿。
绍伊古在那儿看了坦克和导弹的展示,表面上是庆祝活动,实际上据说是在谈武器供应的事儿。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9月5日公开表态,说目前还没看到朝鲜大规模给俄罗斯送武器,但谈判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直言不讳地警告朝鲜,要是真这么干,就得付出代价,因为这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多项决议。
![]()
沙利文还提到,美国已经在8月下旬开始针对性制裁,目的是堵住任何可能的武器输送管道。五角大楼发言人赖德也跟着附和,说这种交易会延长乌克兰的苦难,让平民多遭罪。美国政府从头到尾都没给出朝俄领导人会面的具体日期和地点,俄罗斯克里姆林宫那边也保持低调,发言人佩斯科夫被问到时就说没什么可说的。
事情没就这么停下。没过几天,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就坐着他的装甲列车去了俄罗斯远东地区。9月12日抵达,第二天在东方航天发射场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见了面。两人谈了军事合作,包括武器弹药的事儿。金正恩还去看了俄罗斯的飞机工厂,检查了苏-35战机的生产情况。
访问结束后,他9月17日返回朝鲜。10月份,美国情报机构通过卫星图像发现,朝鲜的弹药库有货物被装船运往俄罗斯西南边境。美日韩三国马上联合发声明,谴责这会加剧冲突。11月开始,朝鲜向俄罗斯提供了超过100万枚炮弹,作为交换,俄罗斯帮忙分享卫星技术,让朝鲜成功发射了侦察卫星。
![]()
2024年1月,美国确认俄罗斯在乌克兰用了朝鲜的弹道导弹,导弹碎片被捡到后分析出产地就是朝鲜。5月份,美国和盟国联合制裁了多家涉事实体。7月,美国财政部又追加制裁,针对11名个人和8个实体,这些人涉嫌参与武器采购网络。9月,美国再制裁5个实体和1个人,焦点是武器交易的金融环节。10月,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提供了电子战系统的支持。12月,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指责俄罗斯在接受朝鲜的核地位,这违反了国际规范。
进入2025年,事儿还在继续发酵。4月份,情报显示朝鲜每个月运送750个集装箱的弹药到俄罗斯,这成了俄军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天消耗的弹药有一半靠这个。5月2日,朝鲜和俄罗斯公开承认派兵参与乌克兰行动,士兵数量逐步增加到大约3万人。他们在前线挖战壕、操作炮兵阵地。6月份,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又和金正恩会面,重申了合作。7月份,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平壤,和金正恩讨论了扩展条约的事儿,焦点还是军事援助。
北韩部队在前线留下的装备碎片被乌克兰士兵发现,情报确认了来源。俄罗斯利用这些支持推进了阵地,坦克集群在推进过程中消耗大量弹药。
![]()
国际社会没闲着,美国在2025年上半年追加了多轮制裁,针对金融网络冻结资产,但武器流动没完全停下。俄罗斯工厂接收朝鲜部件组装导弹,技术交流在边境城市进行。国际观察员监测港口船只进出,记录集装箱编号。合作从弹药扩展到人员援助,涵盖了全面军事支持。
金正恩继续推动与俄罗斯的关系,视察国内军工厂加速生产。普京维持对冲突的策略,检阅混合部队。沙利文协调盟国响应,分发情报报告。绍伊古管理后勤供应,审阅运输日志。
回过头看,这事儿从美国2023年的警告开始,一步步演变成实际的军事协作。朝鲜供应武器和部队,帮助俄罗斯维持战线,美国的制裁层层加码,但效果有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制裁虽然冻结了资产、断了部分金融通道,但朝鲜和俄罗斯都找到绕道的方法,比如通过第三方国家转运,或者用加密货币结算。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消耗巨大,每天需要上万枚炮弹,国内生产跟不上,就得靠外部补充。
朝鲜那边,经济压力大,通过卖武器换取技术、石油和粮食,也算是一笔交易。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明确禁止朝鲜出口武器,但执行起来总有漏洞。美日韩的情报共享加强了监测,但实际拦截难度高。俄罗斯转向朝鲜求援,本身就说明了战争的走势不顺,普京的军队面临补给短缺。金正恩抓住机会,提升了朝鲜的国际影响力,但也招致更多制裁,国内民生可能进一步受影响。
![]()
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这不只是两个国家的事儿,还牵扯到全球格局。美国警告的目的是维护国际秩序,防止冲突扩散。但俄罗斯和朝鲜的合作加深了阵营对抗,东亚和欧洲的紧张局势连成一片。乌克兰平民的伤亡数字在上升,据报道,俄罗斯用朝鲜导弹袭击城市,导致更多无辜者丧生。国际社会呼吁朝鲜遵守承诺,但平壤一贯的作风是优先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普京的决定也反映出俄罗斯的孤立,西方制裁让它不得不找非传统伙伴。沙利文反复强调代价,但到2025年7月,合作还在延续,美国追加的制裁针对更多实体,却没逆转趋势。盟国如日本和韩国加强了防御,部署更多导弹系统,以防朝鲜的动作波及。
想想看,美国发警告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能吓住朝鲜,结果呢?交易照样进行。俄罗斯在乌克兰打得胶着,朝鲜弹药源源不断送过去,士兵也派了上万。制裁听起来严厉,但实际效果打折扣,因为总有黑市和地下渠道。金正恩的政权靠核武器和导弹维持威慑,卖点弹药换技术,对他来说划算。
![]()
普京呢,战争拖久了,国内经济压力山大,找朝鲜帮忙也是无奈之举。沙利文和赖德的表态代表美国立场,但执行靠国际合作,欧盟和亚洲盟友的跟进很重要。到现在,北韩部队在前线作战的报道越来越多,乌克兰情报显示他们参与了具体行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访朝进一步巩固了联盟,条约扩展到更多领域。
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秩序在挑战下摇晃。俄罗斯和朝鲜的勾连是反西方阵营的缩影,伊朗也掺和进来,提供无人机。美国的代价警告不是空话,制裁确实让朝鲜经济雪上加霜,外汇储备减少,粮食短缺加剧。但金正恩的回应是加强内部控制,继续发展导弹。
普京的俄罗斯面临通胀和人力短缺,战争成本高企。国际社会需要更有效的机制,比如加强海运监测,堵住集装箱漏洞。美日韩的联合军演增加了威慑,但也提升了地区紧张。长远看,这事儿可能推动核扩散讨论,朝鲜的核地位被俄罗斯间接承认,违反了不扩散条约。
![]()
沙利文的讲话听起来硬气,但实际操作复杂。2023年9月的警告到现在两年了,事儿越闹越大。朝鲜每月750集装箱的弹药,够俄罗斯用一阵子。士兵增到3万,训练后上战场,装备碎片暴露了行踪。俄罗斯的推进靠这个支撑,乌克兰的反击也更猛。制裁清单越来越长,国际观察员的报告显示,港口活动频繁,船只来来往往。
逻辑上,这发展有必然性。俄罗斯军需缺口大,朝鲜有库存弹药,互补需求。美国的制裁是回应,但没触及根源。普京的策略是拖延战线,金正恩的目的是换取支持。沙利文协调的盟国行动加强了压力,但需要时间见效。
最新情报显示合作在深化,俄罗斯分享更多技术,朝鲜导弹试射频率高。联合国安理会的讨论陷入僵局,中国和俄罗斯的立场关键。美欧的追加措施包括金融封锁,但加密货币绕过了部分。乌克兰的报告指出,北韩导弹精度不高,但数量多,造成破坏。俄罗斯军队的日志显示依赖度高,每天一半弹药来自朝鲜。
朝鲜付出代价了吗?制裁是有的,经济受冲击,但政权稳固。俄罗斯呢?战争成本增加,但维持了势头。金正恩和普京的合作挑战了规则,沙利文的警告成了起点。未来咋样?看盟国怎么协调,监测怎么加强。接地气点,这就像现实生活,规则总有漏洞,利益驱动行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