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农业科技合作再结硕果。
7月26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发、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推广的玉米新品种“京科857”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示范基地召开市场启动会,超400名玉米产业链专家、企业家、经销商及零售商齐聚田间,共同见证这一潜力品种的优异表现。
业内预测,“京科857”有望成为我国黄淮海及京津冀地区下一个千万亩级玉米“大单品”。
协同机制赋能
新品种剑指千万亩级“大单品”
玉米,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在6亿亩以上,玉米种子商品化率100%,亩均用种量约2公斤,玉米种子终端零售价约30元/公斤。
放眼当前玉米种子市场,竞争激烈,品种繁多,呈现出“群雄并起”的格局,但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品种仍有限。甚至在不少行业人眼中,这是一个品种多到眼花缭乱、鱼龙混杂的市场。
与此同时,“怕天气不好,品种跟不上”成为玉米种植户的普遍心态,这种焦虑源于品种同质化导致的“选择困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
尽管全国玉米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90%,但能被广泛接受并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凤毛麟角。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指出,当前玉米产业,异常天气频发、病虫害重发,特别是高温热害、锈病频发重发,致使行业人士纷纷呼唤和期盼有特色亮点、多抗广适、高产稳产、有发展潜力的大品种。
“京科857”顺时顺势而生,剑指千万亩级玉米市场。
“‘京科857’快速落地,正是京津冀科研机构与企业‘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机制的生动实践。”赵久然介绍,“京科857”以“稳产高产+多抗广适”为核心竞争力,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典型成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发挥育种技术优势,河北兆育种业集团依托产业化推广能力,让这个10年攻坚才培育出的兼具高产、抗逆、广适性的新品种,快速走进市场,走进种植户的心坎。
足以见得,一个千万亩换代品种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形成。
科企联合攻关
加速成果转化和持续提升
“没有空秆,没有花粒,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这个品种表现太好了!”“‘京科857’,我一看就相中了,怎么看怎么喜欢。”“北京的品种,产量就是稳!”......兆育种业集团河北邯郸示范基地的观摩会上,来自河北、山东、河南的400余名参会者深入田间,实地考察“京科857”的植株长势、穗粒性状及抗性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对“京科857”进行了现场测产,表现不俗。
测产数据显示,“京科857”种植密度为4660株/亩,取样面积为0.1亩,果穗总重量为326.15斤,穗粒总重量为263.75斤,籽粒含水量25.3%,实打验收产量为1145.5公斤/亩。
我国玉米市场对更优秀品种的需求从未停止。“好的转基因品种在市场具有压倒性的高位优势。”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韩俊强说。
△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韩俊强
△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焦向杰
据了解,转基因版“京科857D”(DBN9936)正在进行大区试验,“京科857DAK”将“抗虫耐除草剂、高抗锈病、降低株高”三方面优异性状聚合在一起,优良品种正在持续优化提升。
好品种是育出来的,大品种是推出来的。在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焦向杰眼中,“京科857”是可遇不可求的好品种,兆育种业将持续聚焦、深耕该品种的推广工作,做到品种聚焦、市场聚焦(县-乡-村)、工作聚焦(示范、观摩、预定),相信做到深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业内预测,“京科857”的崛起,在一定程度将重塑黄淮海玉米品种格局,更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未来,这一“黄金品种”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作者丨农财君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点击下单,把健康带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