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搬家货车停在"暖阳面包房"门口,工人们正往车上搬运设备。
58岁的李文强擦了擦额头的汗,回头看了一眼那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头发花白的流浪汉依然蜷缩在店门右侧的角落里,破旧的军绿色外套盖在身上。
"老爷子,我们要搬走了。"李文强走到流浪汉身边,声音有些哽咽。
流浪汉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他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塑料卡片,递给李文强:"这张卡给你。"
李文强接过卡片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
![]()
三年前的那个雨夜,李文强第一次见到这个流浪汉。
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李文强刚关了店门准备回家,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他低着头急匆匆地锁门,突然听到一声轻微的咳嗽声。
抬头一看,一个浑身湿透的老人正蹲在自己店门口的屋檐下避雨。老人看上去六十多岁,头发乱糟糟的贴在脸上,身上的衣服不仅破旧还打了好几个补丁,脚上穿着一双露脚趾的破鞋。
雨水顺着屋檐滴答滴答地落下,有几滴正好滴在老人的肩膀上,但他似乎已经习惯了,一动不动。
"老爷子,这么晚了还没地方住吗?"李文强主动走过去问。
老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那双眼睛虽然有些浑浊,但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深沉。他没说话,只是往角落里缩了缩,似乎想给李文强让出更多的空间。
李文强心里一软,这么大的雨夜,一个老人无家可归,实在让人心疼。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从包里掏出一个没卖完的牛角面包递给老人:"先垫垫肚子吧,明天雨停了再想办法。"
老人双手接过面包,声音沙哑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并没有立即吃掉。
"你怎么不吃?"李文强奇怪地问。
"留着明天吃。"老人简单地回答。
李文强听了心里更加难受,一个面包都要省着吃,这得饿成什么样子。他又从包里掏出两个面包:"这些你都拿着,别饿坏了身体。"
老人连忙摆手:"太多了,太多了,一个就够了。"
"没事,反正明天也卖不了了,扔了也是浪费。"李文强硬是把面包塞给了老人。
老人拿着面包,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光芒,声音颤抖地说:"好人,你是好人。"
李文强有些不好意思:"举手之劳而已,你早点休息吧。"
说完,他打开雨伞,消失在雨夜中。
第二天早上6点半,李文强像往常一样来到店里准备开门营业。一打开店门,他惊讶地发现老人已经不在了,但店门口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不仅如此,昨天晚上被雨水冲得到处都是的垃圾也被收拾得整整齐齐。
李文强环顾四周,想找到那个老人,但附近空无一人。
"奇怪,人呢?"李文强嘀咕着。
正在这时,隔壁卖菜的张大妈走了过来:"文强,你店门口怎么这么干净?昨天下那么大雨,我还以为今天得清理半天呢。"
"可能是清洁工来得早吧。"李文强随口回答,但心里知道不是。
张大妈摇摇头:"不可能,清洁工一般8点才来,而且他们从来不会清理得这么仔细。"
李文强没再说什么,但心里对那个老人多了几分好感。能在那种困境下还想着报恩,说明这不是个普通的流浪汉。
接下来的几天,李文强总是忍不住留意店门口,但那个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以为这只是个偶然的相遇,没想到一个星期后,这个老人又出现在店门口。
这次不是下雨,而是一个普通的傍晚。老人安静地坐在门口的角落里,手里拿着一个空罐头盒,里面放着几个硬币。
"老爷子,怎么又回来了?"李文强关门时又遇到了他。
"没地方去。"老人简单地回答,声音依然沙哑。
李文强看着老人憔悴的样子,想到上次他主动打扫店门口的举动,心里一软:"那你就在这儿休息吧,但是别影响店里的生意。"
"不会的,不会的。"老人连忙说,"我就坐在这个角落,不挡路。"
从那之后,这个流浪汉就像扎了根一样,每天都会出现在面包店门口。白天他会坐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从不主动要钱或者打扰别人。偶尔有好心人给他几个硬币,他总是会恭敬地说声谢谢。
晚上店铺关门后,他就铺一张破纸板在地上,盖着那件军绿色的外套过夜。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在那里。
渐渐地,邻居们开始有意见了。
"文强,你这样不行啊,那个要饭的在你店门口住着,影响市容形象。"隔壁卖菜的张大妈第一个找上门来抱怨。
"就是啊,我们这条街本来就不宽,他占着地方,客人都不方便走路。"对面开服装店的王老板也跟着附和。
"而且你看他那个样子,脏兮兮的,万一有什么传染病怎么办?"旁边开药店的刘大夫也表示担忧。
面对邻居们的抱怨,李文强有些为难。说实话,老人确实影响了一些形象,但让他直接把人赶走,他又于心不忍。
更让他烦恼的是,连自己的妻子赵美华也开始有意见了。
"老公,我知道你心好,但是咱们开店做生意,总不能让个流浪汉天天占着门口吧?"赵美华一边整理货架一边说,"你看隔壁张大妈他们都有意见了,搞不好会影响咱们和邻居的关系。"
"而且这个老人来历不明,万一是个骗子呢?现在有些人专门装可怜骗取同情心。"赵美华继续劝说,"你太善良了,容易被人利用。"
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李文强也开始动摇。也许妻子说得对,他确实应该理智一些。
那天晚上关门后,他走到老人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爷子,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三百块钱,你去别的地方找个便宜的小旅馆住几天?"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李文强,缓缓摇了摇头:"我不要钱,就想在这儿待着。"
"可是......"李文强有些为难,"邻居们有意见,说影响市容。而且这里晚上很冷,对你身体不好。"
"我不怕冷。"老人说着,往角落里挪了挪,"我就待在这个角落,不挡路,也不影响你做生意。"
"那也不行啊,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文强试图说服他,"你看,要不你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老人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我没有家。"
这四个字说得很轻,但李文强听了心头一震。没有家,这是多么沉重的四个字。
李文强看着老人诚恳的眼神,想到他每天早上都会主动清扫店门口,想到他从来不主动要钱,也从来不给客人添麻烦,最终还是心软了:"那好吧,但是你一定要保持卫生,不能随地大小便。"
"放心,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老人认真地说。
就这样,老人继续留了下来。
让李文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不但没有影响生意,反而渐渐成了面包店的一道特殊风景。
老人虽然是个流浪汉,但很有礼貌。每当有客人经过时,他总是会主动让到一边,还会点头示意。如果碰到老人或者孕妇,他甚至会主动站起来让座。有时候遇到带着小孩的客人,他会冲孩子们温和地笑笑,孩子们也不怕他,有时还会跟他挥挥手。
"这个老爷爷好友善啊。"一个带孩子的年轻妈妈对李文强说,"我们家宝宝平时最怕陌生人,但是他居然不怕这位老爷爷。"
"是啊,孩子的眼睛最纯净,能看出一个人的善恶。"李文强回答。
渐渐地,一些常客开始熟悉这个安静的老人。
"文强,你这个门神不错啊,比那些商场里的保安还有素质。"常来买面包的李阿姨开玩笑地说。
"就是,每次来都看到他坐在那里,从来不吵不闹,挺好的一个老人。"另一个常客王大爷也表示认同。
更让人惊讶的是,老人似乎有着不寻常的观察力。
有一次,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趁李文强忙着招呼其他客人的时候,偷偷把一个价值不菲的生日蛋糕装进了自己的背包里,然后若无其事地准备离开。
老人看到了这一幕,但他没有大声喊叫,而是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用眼神示意李文强注意那个年轻人。
李文强会意,赶紧走过去:"先生,请等一下。"
"怎么了?"年轻人装作不知道。
"您的背包里是什么?"李文强直接问。
年轻人的脸色变了变:"我...我自己的东西。"
"能让我看看吗?"李文强坚持要看。
年轻人知道事情败露,只好把蛋糕拿出来:"对不起,我...我一时糊涂。"
李文强没有报警,只是让他付了钱就走了。
"老爷子,谢谢你啊。"李文强事后感激地对老人说,"要不是你提醒,我就损失一个蛋糕了。"
老人摆摆手:"应该的,你对我好,我当然要帮你。"
从那以后,李文强对老人更加信任。他发现老人就像一个义务的看门人,不仅帮他注意着店里的情况,还会提醒他一些细节。
比如有客人把钱包掉在地上了,老人会及时提醒;有客人买完东西忘记拿零钱了,老人也会咳嗽提醒。久而久之,客人们也开始喜欢这个友善的老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老人成了面包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文强开始习惯每天早上来店里时先跟老人打个招呼:"老爷子,早上好。"
"早上好。"老人总是会回应,声音虽然沙哑,但很温和。
晚上关门时,李文强也会跟老人道别,并且会留一些当天没卖完的面包给他。
"老爷子,今天的牛角包做多了,你拿几个。"
"谢谢。"老人总是只拿一个,从不贪多。即使李文强硬塞给他两三个,他也会找机会分给其他需要的人。
有一次李文强看到老人把面包分给了附近一个捡垃圾的大妈,就问他:"老爷子,你自己都不够吃,怎么还分给别人?"
老人笑了笑:"她比我更需要。"
这简单的六个字让李文强对老人更加敬佩。
赵美华也从最初的反对变成了默认,甚至偶尔还会让李文强给老人带点衣服。
"天冷了,这件棉袄是你爸的,他用不着了,给那个老人吧。"
李文强的父亲二十五年前就离家出走了,至今生死不明,留下的一些衣服一直放在家里。赵美华觉得与其放着发霉,不如给需要的人。
老人接过衣服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谢谢,谢谢你们。"老人双手接过棉袄,声音有些颤抖。
"不用客气,应该的。"李文强说。
老人抚摸着棉袄的质地,突然问:"这衣服...的主人还好吗?"
李文强愣了一下,然后说:"我爸爸很早就不在了,这些衣服放着也没用。"
听到这话,老人的手明显颤抖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
三年来,老人几乎没有离开过面包店门口超过半天。他的生活非常规律:早上6点起床,简单洗漱,然后坐在角落里看着李文强开店;白天就安静地坐着,偶尔跟路过的熟人点头打招呼;晚上等李文强关门后,收拾一下周围的卫生,然后就地休息。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都坚持着这个习惯。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去年冬天,他感冒发烧了。那天李文强发现老人一直在咳嗽,脸色也不对,就摸了摸他的额头。
"怎么这么烫?你发烧了!"李文强急忙说,"快,我送你去医院。"
"不用,不用,我没事。"老人虚弱地摆手。
"什么叫没事?烧成这样还说没事?"李文强不由分说,扶起老人就往附近的诊所走。
在诊所里,医生给老人量了体温:39.2度。
"幸好送来及时,再晚点就危险了。"医生一边给老人挂点滴一边说,"这么大年纪,发烧可不是小事。"
老人输液的时候,李文强一直陪在旁边。
"老爷子,你家里真的没有亲人吗?"李文强试探着问。
老人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有...但是见不到了。"
"为什么见不到?"
"因为我对不起他们。"老人的眼中闪过痛苦的神色,"我是个罪人。"
李文强想继续问,但看到老人痛苦的表情,就没有追问下去。
在医院的病床上,老人拉着李文强的手,眼中含着泪水:"你是个好人,真的是个好人。"
"别这么说,举手之劳而已。"李文强有些不好意思。
"不,"老人的眼神很认真,"你真的是个好人。像你这样的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这句话说得很郑重,让李文强有些感动。
然而,好景不长。
今年年初,房东老刘突然通知李文强,说要收回门面房自己经营,不再续租。
"文强,实在对不起,"老刘有些歉意地说,"我儿子大学毕业了,想自己做点生意,这个店面位置不错,我就......"
"刘叔,我理解。"李文强虽然不舍,但也理解对方的想法。毕竟这些年房租一直很公道,老刘也算是个厚道人。
"你放心,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找新店面,房租我也不涨。"老刘补充道。
"谢谢刘叔。"
但是找新店面谈何容易。这个位置虽然不在繁华地段,但人流量适中,房租也合理,最重要的是李文强在这里经营了五年,有了固定的客源。
李文强跑遍了附近的街道,看了十几个店面,要么位置太偏,要么房租太高,要么面积不合适。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勉强合适的,但距离这里有两公里远,而且房租比现在高出一倍。
"老公,要不我们就选那个吧,虽然远一点,但至少能继续做生意。"赵美华劝他。
"可是老客户怎么办?他们习惯了来这里买面包,搬到那么远的地方,生意肯定会受影响。"李文强担忧地说。
"总比没地方做生意强吧。"赵美华说。
李文强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没有更好的选择。
那天晚上,他心情沉重地走到老人面前:"老爷子,我要搬店了。"
老人正在整理地上的纸板,听到这话,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看了看李文强,点了点头:"我知道。"
"你...你有什么打算吗?"李文强试探着问。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会想办法的。"
"要不...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新店那边?那里也有地方可以......"李文强想说可以继续让他在门口住,但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合适。新店面的位置更繁华,管理更严格,恐怕不会允许流浪汉在门口过夜。
"不用了。"老人似乎看出了李文强的为难,"你们有你们的生活,我不能总是麻烦你们。"
李文强想要说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出口。他心里很矛盾,既舍不得这个善良的老人,又确实无能为力。
搬店的日子定在了周三。
前一天晚上,李文强失眠了。他躺在床上,想到这三年来和老人的相处,心里五味杂陈。
从最初的同情帮助,到后来的习惯依赖,这个老人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天早上看到老人安静地坐在门口,他就觉得心安;每天晚上跟老人道别,他就觉得温暖。
现在要分别了,竟然有种说不出的不舍。
"老公,你在想什么?"赵美华发现丈夫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在想那个老人。"李文强如实回答,"这三年来,他像个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们,现在要分开了,心里不是滋味。"
"是啊,我也舍不得。"赵美华叹了口气,"虽然一开始我不太理解你为什么要让他住在门口,但这些年相处下来,发现他真的是个很好的人。"
"要是能带他一起走就好了。"李文强说。
"可是新店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不太可能让他继续住在门口。"赵美华无奈地说。
夫妻俩都睡不着,就这样聊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李文强比平时早到了店里。老人已经醒了,正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张破报纸在看。
"老爷子,早。"
"早。"
两人照常打了招呼,但气氛显然不同以往。李文强感觉老人看他的眼神有些特别,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上午10点,搬家公司的货车准时到达。两个工人开始往车上搬运设备和货物。
烤箱、和面机、货架、收银台...这些陪伴了李文强五年的设备一件件被搬出店门,看得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些老顾客听说面包店要搬走,特意赶来道别。
"文强,新店在哪儿?我们还去捧场。"李阿姨说。
"是啊,你的面包我们吃习惯了,别的地方买不到这个味道。"王大爷也说。
"谢谢大家,新店开业一定通知你们。"李文强感动地回答。
"那个老爷爷怎么办?"一个小朋友指着坐在角落里的老人问妈妈。
"小声点,别乱问。"孩子的妈妈赶紧制止。
但这个问题也是李文强心中的疑问。在忙碌中,他总是忍不住偷看坐在角落里的老人。老人很安静,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神中有着说不出的深沉。
中午12点,大部分设备都搬完了。李文强买了几盒盒饭,跟工人们一起吃午饭。他也给老人买了一盒,但老人只是说了声谢谢,并没有吃。
"老爷子,你怎么不吃?"李文强问。
"不饿。"老人简单地回答。
但李文强知道这不是真话。老人一天只吃一顿饭,现在已经过了饭点,怎么可能不饿?
下午2点,所有的设备都搬得差不多了。李文强开始收拾一些个人物品:几张照片、一些重要文件、还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这些年的经营心得。
每收拾一样东西,他都会想起相关的回忆。这里承载了他太多的感情,现在要离开了,真的很不舍。
就在这时,老人缓缓站起身,走到了李文强面前。
"老爷子......"李文强放下手中的东西。
老人没有说话,而是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包得很仔细,外面还用绳子绑着。
老人的手在颤抖,解绳子的动作很笨拙。李文强想帮忙,但老人摇了摇头,坚持自己解开。
塑料袋里是一个小盒子,盒子里包着一张卡片。
"这张卡给你。"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很坚定。
李文强接过卡片,低头一看,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这是一张房产证,虽然有些破旧,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地址栏里清清楚楚地写着这间门面房的地址,而所有人一栏里,赫然写着"李志明"三个字。
李文强的手开始颤抖,他看了看房产证,又看了看老人,大脑一片空白。
李志明...这个名字...
"你...你是......"李文强的声音在颤抖,几乎说不出话来。
老人慢慢摘下了头上那顶破旧的帽子,露出了花白的头发。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摧残,脸上布满了皱纹,但那张脸的轮廓依然能让人看出年轻时的模样。
李文强手中的房产证掉在了地上,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整个人摇摇欲坠...
李文强死死盯着眼前的老人,那张脸虽然苍老,但眉眼间的轮廓是如此熟悉。
二十五年了,整整二十五年!他以为永远不会再见到的那个人,居然就在他身边生活了三年!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文强喃喃自语,身体不停地后退,"我爸他...他早就......"
"早就死了?"老人苦笑着说,眼中含着泪水,"我知道你们都这么认为。"
李文强的腿一软,差点站不稳。二十五年前,父亲李志明因为生意失败欠下巨债,某天晚上离家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家人找了很久都没有消息,后来甚至怀疑他已经死了。
而现在,这个在自己店门口睡了三年的流浪汉,竟然就是那个消失了二十五年的父亲!
李文强感觉天旋地转,一股巨大的愤怒和委屈涌上心头。他看着眼前这个苍老的男人,看着他小心翼翼的表情,看着他颤抖的双手,突然明白了一切。
这三年来,父亲就在他身边,看着他工作,看着他生活,看着他对一个"陌生的流浪汉"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