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中国敲定了2025年的稀土开采和加工配额,但干了件让西方和印度都坐不住的事:没像往常一样公开具体数字和企业名单。这波操作直接让美欧印三方集体“破防”,纷纷跳出来质问:“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其实这事说到底,他们急的压根就不是咱们没公开数字,而是突然发现自己再也没法像以前那样“拿捏”稀土供应链了。
为啥中国这波操作让他们这么慌?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首先得说清楚,中国这次真不是“任性”。外媒自己也承认,不公开具体配额信息完全符合今年2月出台的稀土管理新规。这套新规明确要求,把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稀土开采供应,纳入军民两用物项配额体系统一监管。简单说就是,稀土这种战略资源,得用更严格的规矩管起来,这有啥问题?众所周知,稀土的重要性。
说白了,现代工业离了它玩不转。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航空航天的涡轮机、智能机器人的核心部件、航天火箭的材料,都得靠这17种稀土元素。全球产业链上,谁能稳定拿到稀土,谁就攥着高科技产业的“命门”。而中国作为稀土储量和产量大国,怎么管自家的战略资源,本来就该自己说了算。但美欧印显然不这么想。他们习惯了中国以前公开配额细节,习惯了按他们的“常理”来获取稀土。
去年中国就把有稀土开采权的国企从6家减到2家,今年虽然没官宣,但外媒猜还是两家。这操作看着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既加强了管控,又避免了一家独大的垄断问题,明明是科学管理,怎么到他们嘴里就成了“不按常理”?说到底,他们慌的是“失控感”。以前西方总爱对咱们搞技术封锁,芯片、航空发动机这些卡脖子的事干得还少吗?现在轮到他们在稀土上看中国脸色,这滋味肯定不好受。
欧盟急着搞新能源转型,美国要重振制造业,印度想发展高科技产业,哪样离得开稀土?现在咱们把规矩立得明明白白:想拿稀土?行,按中国的法规来,谁都别搞特殊。这种“一视同仁”,反而让习惯了搞特权的他们浑身不自在。更让他们焦虑的是,今年咱们对稀土管控是动真格的。不光出台新规,还多次开会强调出口管制,严厉打击走私。以前有些国家想通过非官方渠道搞稀土,现在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他们只能老老实实走官方渠道,供应量、价格都得跟着咱们的节奏来,这种“被卡脖子”的感觉,可不就是他们以前强加给别人的吗?那不公开配额细节,会不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其实恰恰相反。
咱们是在依法依规加强管理,不是要断供。去年减到两家国企的时候,全球稀土供应也没出问题。这次不公开具体数字,更多是出于战略安全考虑。稀土作为关键资源,核心数据本来就不该随便公开。就像别人家的保险柜密码,凭啥要告诉你?而且咱们的政策逻辑很清晰:既要严格管控,又要避免垄断。两家企业竞争,既能保证供应稳定,又能防止一家独大带来的市场乱象。这比某些西方国家搞的“技术霸权” 合理多了。他们搞封锁是为了遏制别人发展,咱们搞管控是为了保护战略资源,性质完全不同。美欧印的反应越激烈,越说明这步棋下对了。
稀土之争本质上是战略主动权的争夺。以前咱们虽然有资源优势,却没掌握定价权,乱采滥挖、低价出口的教训太深刻了。现在通过法治化、规范化的管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这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看看西方的反应多双标,他们搞技术壁垒叫“保护知识产权”,咱们管自家稀土就叫“不按常理出牌”;他们限制对华出口叫“国家安全”,咱们加强出口管制就叫“破坏供应链”。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逻辑,早就该被戳破了。
其实咱们的态度一直很明确:稀土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资源。合理开发、严格管控,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全球产业链负责任。那些指责咱们“不按常理”的国家,不如好好反思一下:所谓的“常理”,难道不该是尊重各国的法律法规,尊重他国的战略安全关切吗?现在全球都在搞科技竞争,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中国通过完善稀土管理体系,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资源环境,还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这不是什么“出牌套路”的问题,而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权利。
美欧印与其在那里“破防”质问,不如早点适应中国的新规矩。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永远当“规则制定者”,更没有谁能无视他国利益搞霸权。中国的稀土管理政策,本质上是在建立更公平、更规范的资源供应体系。谁能顺应这个趋势,谁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说到底,这波操作哪是什么“不按常理”,分明是中国在战略资源管理上的成熟和自信。管好自家的稀土,制定合理的规则,让战略资源真正服务于国家发展和全球产业链稳定,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担当。那些跳脚的国家,或许该学着适应一个越来越讲规则、越来越有底气的中国了。
参考资料:
中国确定2025年稀土金属配额【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