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科学巨匠与元素周期表的传奇

分享至

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人类揭示了元素周期律这一伟大的自然奥秘,制作出的元素周期表成为了现代化学的基石,照亮了无数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
1834 年 2 月 8 日,门捷列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这座城市虽地处偏远,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为小门捷列夫的成长提供了别样的环境。他的家庭原本也算殷实,母亲经营着一家玻璃厂,一家人的生活平静而美好。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无情地吞噬了玻璃厂,让这个家庭瞬间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全家只能搬到圣彼得堡,开始新的生活。​
尽管家境变得贫寒,但门捷列夫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他仿佛天生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喜欢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在学校里,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和科学方面,更是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6 岁时,门捷列夫顺利入学,在学习过程中,他的思维敏捷,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让老师们都惊叹不已。15 岁时,他便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由于年龄太小,老师们不得不将他的结业证明上的年龄改成 16 岁。​
中学毕业后,门捷列夫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望子成龙的母亲带着他千里迢迢来到莫斯科,希望他能进入莫斯科大学深造。然而,因为 “学区” 规定,门捷列夫被无情地拒之门外。第二年,一家人又搬到了圣彼得堡,可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圣彼得堡大学也因为 “学区” 原因拒绝了他。就在门捷列夫感到绝望之时,父亲的一位昔日同窗伸出了援手。在这位好心人的帮助下,1850 年夏天,门捷列夫终于进入了父亲的母校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虽然入学考试中他表现一般,但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奖学金,不过前提是毕业后必须在中学执教。​
进入师范学院后,门捷列夫的生活被学习和研究填满。然而,命运的考验再次降临。1850 年,母亲不幸去世,这给门捷列夫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紧接着,1851 年,富有的舅舅也离开了人世;1852 年,姐姐丽莎也因病离世。一连串的亲人离去,让门捷列夫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而在 1853 年,他自己也开始咳血,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被判了死刑。但门捷列夫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科学的热爱,努力与病魔抗争。令人惊喜的是,他最终康复了,并且还赶回学校参加了考试。​
在师范学院学习期间,门捷列夫的成绩一直在稳步提高。他学习的课题非常广泛,涉及多个领域,从 “中国的初等教育” 到 “圣彼得堡地区的啮齿动物”,从 “热量对动物分布的影响” 到 “古植物”,再到 “本影无机分析”,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众多学科中,化学逐渐在他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便是关于矿物分析,这篇论文用德语写作,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指导他完成这项研究的沃斯克列森斯基,是俄国科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沃斯克列森斯基是有机化学泰斗冯・李比希男爵的学生,后来被誉为 “俄罗斯化学之父”。正是在沃斯克列森斯基的指导下,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热爱愈发深厚,也为他日后在化学领域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55 年,门捷列夫从圣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他获得了金质奖章,这是对他多年努力学习的高度认可。毕业后,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他拒绝了在师范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计划前往气候更温和的南方城市敖德萨,那里有一座很棒的图书馆,他希望能在那里继续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而,由于一些档案错误,他被意外送到了小城市辛菲罗波尔。在这里,他近距离目睹了克里米亚战争,医院里人满为患的场景让他深感战争的残酷。不过,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这位医生诊断出他并未患上肺结核,这让门捷列夫如释重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