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顾明,你查李河采砂船,我儿子就进不了镇中心小学!」
妻子陈雪把小学招生简章拍在桌上,李河是她的青梅竹马,正托关系帮儿子「走后门」进重点班。
「他是我发小,又是孩子上学的恩人,你非要毁了我们?」
顾明盯着采砂船的违规记录:李河的船无资质,上周撞翻渔民舢板。
「他用'上学名额'收买你,这是犯罪!」
他把《河道管理条例》推过去,「再闹下去,孩子会看不起我们的。」
突然,李河的电话打进来,陈雪没挂免提:「小雪,顾明收我三万块的记录,我发你微信了,你要是还护着他……」
陈雪慌忙挂电话,手指在招生简章上抠出个洞——那三万块是她偷拿顾明工资卡转的,日期正是顾明去市里培训的日子。
01
顾明查封李河采砂船的第三天,镇政府公告栏贴满「举报信」。
李河举着扩音器喊:「顾明收我三万块,答应让我儿子进重点班!」
他手里的「证据」除了转账记录,还有陈雪的录音:「明哥说了,上学的事包在他身上。」
顾明刚走到公告栏前,李河就扯着嗓子冲围观的村民喊:「大家看看,这就是我们的镇委员!拿了钱不办事,还想封我的船!」
转账记录上的金额清清楚楚:30000元,收款人户名确实是顾明。
时间显示是上个月15号下午2点,那天顾明正在市里参加水利培训,手机都在会议室里充电。
村民王大娘挤过来看热闹:「顾委员,这钱你真收了?」
顾明拿过转账记录仔细看,发现了问题:「我的工资卡后四位是3728,这上面写的是37280,多了个0。」
李河立马抢过纸:「你们看,他还在狡辩!三万块钱,够我家孩子读两年书了!」
陈雪站在人群后面,脸色发白。
她知道那个多出来的0是怎么回事——当时她偷偷记顾明的卡号,紧张得手抖,多按了一个数字。
但现在她不能说,说了李河就不帮儿子转学了。
「小陈啊,陈雪都承认了。」
书记把顾明叫到办公室,桌上放着一壶已经凉了的茶。
「她说你拿了钱,却没帮李河办事,才被反咬。」
顾明刚要辩解,李河推门进来,身后跟着儿子的班主任。
「顾委员确实找过我,说'李河的忙得帮'。」
班主任拿出个小本子,「我都记着呢,上个月20号,您亲自到学校来说的。」
顾明想起来了,那天确实去过学校,但是为了举报李河非法采砂影响学校安全。
他对班主任说的是:「李河的砂船离学校太近,孩子们有危险,这个忙你们得帮我一起管管。」
没想到被断章取义成了「李河的忙得帮」。
回家路上,顾明看见儿子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地说:「妈妈说,李叔叔能让我进重点班,爸爸你别惹他。」
那个书包是Nike的,顾明一个月工资都买不起。
陈雪在一旁笑:「还是发小靠谱。」
晚上吃饭时,儿子炫耀地说:「李叔叔说了,只要我好好学习,明年就能进镇中心小学的实验班。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羡慕我呢!」
顾明放下筷子:「儿子,爸爸问你,如果你知道这个机会是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你还要吗?」
八岁的孩子哪里听得懂这些,只是歪着头说:「李叔叔说,爸爸就是太较真,所以赚不到钱。」
陈雪瞪了顾明一眼:「孩子面前说什么呢!人家李河好心帮忙,你还在这里搞什么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顾明苦笑,「你知道李河的采砂船昨天又撞了两条渔船吗?老刘家的网被绞烂了,一天的收入就没了。」
「那关我们什么事?孩子的前途要紧!」陈雪把碗摔在桌上,「你就是脑子有病,为了那些破事不要儿子的未来!」
02
顾明被撤职调往水库管理所的那天,陈雪的离婚协议送到了码头。
邮递员是镇上的老熟人,递过来时眼神都有些躲闪:「顾委员,节哀。」
协议书用的是粉红色封皮,陈雪特意选的,她说这样显得「喜庆」。
「你连儿子上学都要贪钱,我跟你丢不起人。」
协议上写着:儿子归她,理由是「男方违纪影响孩子前途」。
最扎心的是财产分割那一页:房子归陈雪,车子归陈雪,存款归陈雪,连顾明父亲留下的那把紫砂壶都被列在了陈雪名下。
理由是「补偿女方精神损失费」。
去水库的拖拉机是镇政府的老旧货车,司机小王平时跟顾明关系不错,一路上话不多,只是偶尔递根烟过来。
顾明的行李很简单: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换洗衣服、几本工作笔记,还有儿子的一张奖状(一年级三好学生)和本《小学奥数》。
路过镇中心小学时,正是放学时间。
顾明看见李河正给儿子戴红领巾,儿子咧着嘴笑得特别开心。
陈雪站在一旁拍照,手机对准李河和儿子,咔嚓咔嚓按个不停。
她发朋友圈的配文是「新的开始」,还加了个拥抱的表情。
李河看见拖拉机路过,故意把儿子举得高高的,冲着车窗方向挥手。
儿子也挥手,嘴里喊着:「李叔叔,我明天还要听你讲故事!」
顾明想摇下车窗,想喊儿子一声,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水库管理所在镇子西边十五公里的山沟里,一个人都没有。
所长是个快退休的老头,姓郑,见顾明来了,指了指墙角的一张单人床:「就你一个人,将就着吧。」
老郑叹着气说:「陈雪打了招呼,说你'不配见孩子'。镇里也有话,让我看着点你,别到处乱跑。」
顾明点点头,把行李放在床头。
晚上睡觉前,他在宿舍的床板下发现了张纸条:「爸爸,我会好好学习,等你回来。」
纸条是用铅笔写的,字迹歪歪扭扭,明显是八岁孩子的字。
最后还画了个小人,小人旁边写着「这是爸爸」,小人手里拿着本书,书上写着「法律」两个字。
顾明把纸条贴在床头,那一夜没怎么睡着。
窗外山风呼呼地刮,水库的水声一阵一阵传过来。
他想起儿子小时候最喜欢听他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每次讲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总要问:「爸爸,大禹的孩子想他吗?」
03
顾明在水库守了四年,带领村民用防汛沙袋剩下的材料,帮周边村修了两所小学操场。
这天,他去县城买水泵配件,路过西华中学门口,看见陈雪开着一辆白色SUV,送儿子去私立初中报到。
儿子长高了,穿着崭新的校服,校服上绣着「西华中学」四个金色大字。
「李叔叔说,这学校的重点班能直接升市一中。」
儿子的声音顾明隔着马路都能听见,嗓音变得有些沙哑,正在变声期。
儿子的校服袖口上,绣着「李河助学基金」的标志,是一个打开的书本图案,下面写着「知识改变命运」。
陈雪拉着儿子的手,指着学校大门上的「省级示范学校」牌子:「看见没有,咱家终于有人能上这样的学校了。」
顾明躲在汽车后面,不敢让他们看见。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手上还沾着水库淤泥,跟这所私立学校的环境格格不入。
母亲的电话这时候打进来:「明子,你儿子的学费李河都交了,一年三万,还包了住宿费。」
老太太在电话里叹气:「陈雪不让孩子跟你通电话,说'跟你学不出好'。」
「孩子上次月考退了十名,老师说他总问'爸爸是不是真的贪钱才去水库'。」
电话背景里,传来李河的声音:「让他跟顾明划清界限,不然取消他的助学金。」
母亲压低声音:「明子,要不你忍忍?为了孩子。」
顾明挂了电话,坐在县城的公交站台上发呆。
旁边走过几个西华中学的学生,背着价值不菲的书包,聊着寒假去哪里旅游。
其中一个男孩说:「我爸说了,只要我能考上市一中,就给我买iPhone。」
顾明想起儿子小时候的愿望:「爸爸,我长大了要当警察,抓坏人。」
现在儿子的愿望可能变成了:「我要考市一中,拿到iPhone。」
晚上回到水库,老郑给他看镇政府的通知:「你儿子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李河要在全镇表彰大会上给他颁奖。」
通知书上还写着:「特邀学生家长参加颁奖典礼。」
但顾明知道,这里的「家长」不包括他。
那晚下雨,顾明在宿舍里翻出儿子的照片。
照片是三年前拍的,儿子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笑得很纯真,眼睛里没有现在那种小大人的世故。
照片背面,儿子用蜡笔写着:「爸爸最帅!」
04
县防汛办检查那天,李河作为「助学模范」来水库「参观」。
他开着新买的奔驰G63,车牌号是「河A·88888」,在山路上轰隆隆地响。
李河拍着顾明的肩膀笑:「老同学,你看,你儿子在私立学校多好,比在镇里强。」
他从车里拿出个iPad,「这是给孩子的生日礼物,最新款的。」
话音刚落,堤坝突然渗出水来。
有村民喊:「是李河的人昨晚凿的!想毁了顾主任修的小学操场!」
顾明冲过去查看,发现堤坝被人用钢钎凿了好几个洞,洞口还插着防水条。
这是要让水库在检查时看起来「安全」,检查过后再撤掉防水条,制造「事故」。
李河装作很惊讶的样子:「怎么会这样?我昨晚明明安排人来加固堤坝的。」
他掏出手机假装打电话:「喂,老王,你们昨晚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顾明盯着李河手腕上的表——是陈雪的嫁妆,表背刻着他俩的结婚日期。
「这表挺配我。」
李河得意地晃手,表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顾明悄悄打开了录音笔,这是他从县城买配件时顺便买的,防止李河继续陷害他。
李河没注意,继续炫耀:「你知道吗?你儿子现在可崇拜我了,天天叫我'李爸爸'。」
「昨天我去学校看他,他跟同学介绍说'这是我的李爸爸,他比我的亲爸爸厉害多了'。」
录音笔里清楚地记录下了李河的每一句话。
顾明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在盘算怎么使用这段录音。
这时,陈雪突然跑来,手里拿着个信封,塞给顾明:「这是儿子的期中试卷,他让我偷偷给你的。」
她四下看了看,确认李河走远了,才小声说:「孩子想你,但是不敢说。」
顾明打开信封,里面是儿子的数学试卷,95分,很不错的成绩。
试卷里夹着张小纸条:「爸爸,李叔叔说你要是敢回来,我就不能考市一中了。但是我觉得你没有做错事,我想见你。」
纸条最后画了个小水滴,旁边写着:「这是水库的水,爸爸说过,水是最诚实的。」
陈雪看见纸条,眼圈红了:「明哥,我也是没办法。李河说了,孩子要是不听话,立马就停了助学金,还要在学校里传他爸爸是贪官。」
「孩子才14岁,经不起这样的打击。」
顾明把试卷和纸条收好:「我理解你,但是李河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到时候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陈雪咬着嘴唇:「那你说怎么办?我一个女人,能有什么办法?」
堤坝的水越渗越多,顾明知道今晚必须抢修,不然下游的小学就危险了。
他冲李河喊:「你马上叫人来堵洞,不然我报警!」
李河冷笑:「报啊,看看警察信你还是信我?」
05
八年后的县政府大院,顾明的「副县长」胸牌在阳光下发亮。
那天是县政府第一次水利反腐专题会议,会议室里坐满了各局负责人。
李河作为「助学企业家」坐在前排,胸前别着「爱心人士」奖章。
八年过去,他的肚子明显大了一圈,头发也稀疏了不少,但说话依然底气十足。
「各位领导,我李河这些年为教育事业捐了不少钱,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李河拿出一份厚厚的资料,「这是我的捐赠清单,总额超过500万。」
顾明接过资料翻看,表面波澜不惊,心里却早有准备。
他这八年不是白过的,在水库期间,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很多东西。
讨论到李河的采砂项目时,顾明翻开一份文件,亲了亲嗓子,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李河的脸刷的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