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执意将6套学区房全给小儿子,哥哥沉默签字,过年时父亲傻眼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陈全名叫陈江海,今年已经65岁了。

他以前是市里某机关的处长,现在退休在家,每天过着悠闲的日子。



三十多年的官场生活,让老陈养成了说一不二的行事风格。

家里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他拿主意。

而且他手里有六套房子,都在市中心的学区,地段好,房价高,这让他在家里说话更有分量了。

这六套房子,可是老陈一辈子的骄傲。

其中有三套,是早些年单位分的福利房,后来政策允许,他就花钱把产权买断了。

另外三套,是他眼光独到,在房价还没涨起来的时候,咬咬牙贷款买的。

现在每套房子都值不少钱,六套加起来,保守估计也有两千多万。

老陈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叫陈为民,今年35岁,在区政府当个小科员。

他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也不太会来事儿。

小儿子叫陈卫东,30岁,在一家外企做销售,口才好,能说会道,收入也挺高。

“为民这孩子,从小就不爱说话,长大了也没啥变化。”

老陈经常在朋友面前念叨大儿子,“你看看他,都35了,在单位还是个小科员,每个月就那点死工资。再看看卫东,年纪轻轻就在外企站稳脚跟了,一个月能挣好几万,这就是差距啊。”

老伴郑秀兰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确实更偏爱小儿子一些。

陈卫东嘴甜,会哄人开心,每次回家都给母亲带各种营养品,逢年过节更是关怀备至。

而陈为民虽然也很孝顺,但总是羞于表达,每次来家里,就是默默地坐着,问一句答一句,没什么存在感。

有一次陈卫东一进门就大声喊:“妈,我给您买了个按摩椅,听说对腰椎特别好,您试试。”

全家人都被他的声音吸引过来。

郑秀兰嘴上责备着:“这孩子,又乱花钱。”

但脸上的笑容却藏不住。

而陈为民每次来,都是默默地帮忙干活,洗碗、拖地、修理坏掉的家具。

他觉得为家里做点实事比说那些好听的话更重要。但他的这些举动,很少能引起全家人的注意。

“为民啊,你看看卫东多会来事儿。”妻子许舒敏有时会忍不住抱怨丈夫,“你也学学人家,不会说也得试着表达表达啊。”

陈为民每次听到这话,都是苦笑一下,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他心里想自己本来就不是那种会哄人的人,干嘛非要学别人。

两兄弟的性格差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陈卫东在公司里人缘极好,客户资源丰富,业绩一直名列前茅。

而陈为民在单位里虽然工作认真负责,但因为不善交际,升职加薪的机会总是轮不到他。

“你看看人家卫东,出门开的是奥迪,穿的是名牌。”

老陈在老朋友面前叹气说,“再看看为民,都35的人了,还骑个电动车上下班。同样是我的儿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朋友们都劝他:“老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为民虽然发展得慢一点,但他踏实肯干,说不定以后会有大出息呢。”

“踏实?”老陈摇摇头,“现在这个社会,光踏实有什么用?得会来事,得有能力,得让人看得起才行。”

这样的观念在老陈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他觉得小儿子有出息,有前途,值得重点培养;

而大儿子虽然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实在让他操心。



直到小儿子陈卫东带着女朋友回家,说要结婚的时候,老陈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爸妈,我想跟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宋丽娜。”

陈卫东拉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走进家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宋丽娜很有礼貌,一进门就甜甜地喊着“叔叔阿姨”,还带了很多礼品。

她毕业于知名大学,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创意总监,长相出众,谈吐文雅,完全符合老陈心目中理想儿媳妇的形象。

“这姑娘真不错,跟咱家卫东很般配。”郑秀兰私下里对老陈说,“你看人家多有教养,多有才华,关键是对卫东也是真心好。”

老陈也是这么想的。

这样的好姑娘,配自己这个有出息的儿子,简直是天作之合。

但是好姑娘也有自己的要求。

“卫东,我不是那种物质的女孩,但是结婚总得有个婚房吧?”

宋丽娜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两个人的积蓄加起来,也就够付个首付,但是房贷压力太大了,我怕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这话说得很有分寸,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给了对方足够的面子。

陈卫东当然明白女朋友的意思,于是主动跟父母提起了这件事。

“爸妈,丽娜说得对,我们准备结婚了,确实需要一套婚房。”陈卫东诚恳地说,“你们看能不能帮帮忙?”

老陈当时就表态了:“这有什么问题?爸手里有房子,给你们一套就是了。”

但是很快老陈就想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自己手里有六套房子,将来总是要分给两个儿子的。

与其将来分得不清不楚,还不如现在就做个了断。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是小儿子更有出息,更值得投资。

大儿子虽然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实在让人失望。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在老陈心里生根发芽,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他觉得把房子给小儿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老陈的想法一旦确定,就开始琢磨怎么跟家里人摊牌。

这件事他思考了整整一个星期,最终决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把话说清楚。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老陈让两个儿子都带着家人回来,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陈为民和许舒敏带着8岁的儿子小勇准时到了,陈卫东和宋丽娜也来了。

一家人坐在客厅里,气氛有些微妙。

“今天把大家叫回来,是有件重要的事要说。”

老陈清了清嗓子,表情严肃,“关于我名下这六套房子的分配问题。”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房产分配这可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

“经过我和你们妈的商量,我们决定……”

老陈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圈所有人的表情,“把这六套房子,全部给卫东。”

这话一出客厅里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全部给老二?”许舒敏第一个站了起来,声音提高了八度,“爸,您这是什么意思?为民也是您的儿子啊!”

“爸,这……这不太合适吧?”

陈卫东虽然心里狂喜,但表面上还是要装装样子,“大哥也需要房子啊。”

“卫东,你别在这里装模作样了!”

许舒敏转头就冲着小叔子,“你心里高兴着呢吧?六套房子啊,两千多万,你一个人就全拿了!”

“大嫂,你这话说得我心里难受。”陈卫东一脸委屈,“我真的没想过要全部拿走。”

“行了,都别吵了!”老陈用力拍着茶几,“这是我的决定,我有我的考虑。”

郑秀兰在一旁直抹眼泪:“老头子,这样分不太好吧?两个儿子,怎么能差别这么大呢?”

“妈,您别哭了。”陈卫东赶紧去安慰母亲,“要不这样,我拿三套,大哥拿三套,平分好了。”

“平分?”老陈冷笑一声,“凭什么平分?你大哥35岁了,在单位里还是个小科员,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而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月入几万,前途无量。我把房子给谁,不是很明显吗?”

这话说得很难听,许舒敏听了更是火冒三丈:“爸,您这是瞧不起为民?他虽然收入不高,但是他踏实,他孝顺,他从来没有让您操心过!”

“踏实有什么用?孝顺能当饭吃吗?”老陈越说越激动,“你们看看卫东,每次回来都给我们买这买那,逢年过节都有心意。再看看为民,回来就知道闷头坐着,问一句答一句,这就是差距!”

“爸,您这是偏心!”许舒敏已经哭出声来,“同样是您的儿子,您怎么能这样对待为民?”

“偏心?”老陈站了起来,情绪有些激动,“我偏心什么了?我是在为这个家考虑!卫东有能力,有前途,把房子给他,这些房子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给为民?他拿了房子能干什么?卖掉换钱花?”

“爸,您说话太过分了!”许舒敏指着老陈,“为民他……”

“他什么?他有什么本事?”老陈打断了大儿媳的话,“35岁的人了,还让老婆在这里为他争房子,他自己倒是一句话都不说!”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陈为民。

他依然坐在那个角落的单人沙发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的心里很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知道父亲一直偏爱弟弟,但他没想到会偏爱到这种程度。

“为民,你说句话啊!”许舒敏急得不行,“你爸这样分房子,你就没有一点意见吗?”

陈为民缓缓抬起头,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最后把目光停留在父亲身上。

他的眼神里有些复杂,有失望,有无奈,也有一丝释然。

“爸说得对。”他的声音很平静,“房子是爸的,他有权决定给谁。”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为民,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许舒敏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刚才听到的话,“你就这么认了这安排?”

“有啥不能认的。”陈为民语气淡淡的,脸上没什么表情,“我确实没卫东有本事,爸把房子给他,也是应该的。”

“你……你……”许舒敏气得手指着丈夫,嘴唇直哆嗦,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卫东看着大哥这副模样,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他本来都准备好再推脱推脱,说自己不能要这房子,可看到大哥这么坦然地接受了,反倒觉得浑身不自在。

“大哥,要不这样……”陈卫东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我和丽娜商量商量,把房子分你一些。”

“不用。”陈为民摆了摆手,“爸的决定肯定错不了。”

老陈坐在一旁,看着大儿子的反应,心里也乱糟糟的。

他原本以为家里会因为房子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没想到陈为民这么轻易就接受了。

“为民,你能这么想,爸心里挺欣慰的。”老陈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些,“你放心,爸不会让你们一家三口没地方住。你们现在住的那套房子,爸不会收回来,你们就安心住着。”

“谢谢爸。”陈为民点了点头。

“可是……”许舒敏还想再说点什么,被陈为民拉住了胳膊。

“行了,舒敏。”陈为民看着妻子,“爸都决定了,咱就别折腾了。”

宋丽娜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挺复杂。

她原本以为会有一场激烈的家庭争吵,没想到就这么平静地结束了。

“叔叔,要不我和卫东再商量商量,分一套给大哥大嫂?”宋丽娜试探着说。

“真不用。”陈为民摇了摇头,“你们安心准备结婚就行,房子的事别操心我们。”

老陈听了这话,对未来的儿媳妇更满意了。

他看看人家丽娜,多懂事、多善良,再看看自己的大儿媳妇,就知道在那儿闹。

“行了,事情就这么定了。”老陈一拍大腿,“过几天咱就去办手续,把房产证都过户到卫东名下。”

“爸,真不用再考虑考虑?”郑秀兰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考虑啥?我都想好了。”老陈态度很坚决,“就这么办。”

陈为民站起身来:“爸妈,没啥事我们就先回去了。小勇明天还得上补习班呢。”

“大哥……”陈卫东想挽留。

“没事,你照顾好爸妈。”陈为民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然后拉着还在抹眼泪的许舒敏往外走。

看着大儿子一家三口离开的背影,老陈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空落落的。

三天后老陈就带着小儿子去了律师事务所,打算正式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他这人做事向来干脆,决定了的事就会马上去做。

律师事务所在市中心的一栋写字楼里,里面装修得很豪华。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姓杨的女律师,她穿着整洁的职业套装,头发在脑后扎得整整齐齐,眼神专注又沉稳,看着挺专业可靠的。

杨律师坐在办公桌前,把房产证摊开在桌上,一页一页仔细翻看着,然后抬头看向老陈,问道:“陈先生,您真要把名下这六套房产都过户给小儿子?”

老陈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犹豫:“对,确定。”

杨律师微微点了点头,接着有条理地说:“那您大儿子对这事儿有啥想法不?按照法律规定,要是涉及到继承权放弃,得相关人员到场签字确认。”

老陈看了看手腕上的表说:“他没意见,我让他过来签字,一会儿就到。”

果然没过多久,陈为民就来了。

他神色平静,脚步沉稳,脸上没啥表情,就好像即将签字放弃的不是价值两千多万的房产,而是一张没用的纸。

杨律师站起身,看着陈为民,认真地说:“陈先生,我得跟您确认一下。您父亲要把名下六套房产都过户给您弟弟,这就意味着您要放弃对这些房产的继承权。您确定同意吗?”

陈为民眼神平静,语气简洁:“同意。”

杨律师接着问:“您是在没有任何人逼您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决定的吗?”

陈为民微微点头:“对。”

杨律师又追问:“您对这事儿没别的想法?”

陈为民再次坚定地说:“没有。”

杨律师看着陈为民平静的样子,心里有点疑惑。

她干这行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因为财产分配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反目成仇的家庭,像这样平静接受的,实在太少了。

“行,那咱开始办手续。”杨律师说着,从旁边的文件柜里拿出一堆文件,整齐地摆在桌上,“您仔细看看这些文件内容,确认没问题就签字。”

老陈走上前,把文件拿在手里,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虽然有些法律条文他不太懂,但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就是要把六套房子的产权都转给小儿子陈卫东。

“没问题。”老陈看完后,第一个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陈卫东接过文件,心情复杂地看了大哥一眼,眼神里好像带着一丝愧疚和感激,然后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轮到陈为民的时候,他慢慢拿起笔,手好像抖了一下,但很快又稳住了。

陈卫东看到这情况,犹豫了一下,突然开口:“大哥,要不……”

陈为民立刻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没事。”

然后毫不犹豫地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杨律师把文件收回来,仔细检查了所有的签名和印章,确认无误后说:“行,手续办好了。大概一周后,新的房产证就能办下来。”

老陈站起身,感激地说:“谢谢杨律师。”

“不客气,这是我该做的。”杨律师微笑着说,“那你们就先回去吧。”

走出律师事务所的时候,三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

老陈看着两个儿子,心里五味杂陈;

陈卫东眼神里透着兴奋和期待;

而陈为民还是一脸平静,让人看不出他心里在想啥。

“爸,那我先回公司了。”陈卫东打破了沉默,“丽娜还在等我,我们要去看婚纱。”

老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去吧去吧,年轻人的事儿要紧。记得带丽娜回家吃饭。”

“知道了,爸。”陈卫东说着,又看了大哥一眼,“大哥,你……”

陈为民淡淡地说:“我也该回去上班了。单位还有一堆事儿等着处理呢。”

看着两个儿子分别离开,老陈站在律师事务所楼下,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回到家郑秀兰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做晚餐。

她听到开门声,探出头来问:“房子的事儿办完了?”

老陈一边换鞋一边回答:“办完了。”

“为民没闹?”郑秀兰接着问。

老陈走进厨房,坐在椅子上说:“没闹,挺配合的。”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陈明显感觉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

陈卫东虽然表面上和以前一样,但回家的次数明显多了,而且每次回来都特别殷勤,不是给爸妈带好吃的,就是抢着干活。

有一次陈卫东提着一盒包装精致的高档茶叶进了家门。

他笑着对老陈说:“爸,我给您买了点茶叶,听说对老年人身体好,您平时爱喝茶,这茶肯定合您心意。”

老陈乐呵呵地接过茶叶说:“还是你小子有心,这茶看着就不便宜。”



还有一次陈卫东给郑秀兰带了一盒燕窝。

他说道:“妈,这燕窝您可得好好吃,是丽娜专门给您挑的,说吃了对女人身体好。”

郑秀兰接过燕窝,笑着说:“你们有这份心妈就高兴了。”

另外陈卫东还热情地邀请父母:“爸妈,这周末我和丽娜想请您二老出去吃顿好的,就当庆祝庆祝。”

老陈和郑秀兰对视一眼,老陈说:“行啊,你们有这份孝心,我们就去。”

而陈为民回家的次数明显少了。

以前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雷打不动地回来陪父母吃饭,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可现在变成了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郑秀兰看着空荡荡的客厅,忍不住担心地问老陈:“为民最近怎么不常回来了?以前他可从不这样。”

老陈皱着眉头说:“可能是工作上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也充满了疑惑,暗自琢磨大儿子到底怎么了。

许舒敏倒是偶尔会回来,但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话也不多。

以前她回来总是要陪郑秀兰坐在沙发上聊很久,从家里的琐事到生活里的趣事,无话不谈。

可现在她总是找各种借口要走。

有一次郑秀兰试探性地问:“舒敏,你们最近过得还好吧?”

许舒敏眼神有些躲闪,敷衍地说:“挺好的,妈,您别担心。”

然后便匆匆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了,下次再陪您聊。”

老陈看在眼里,心里总觉得不太舒服,但又觉得可能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难处,便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默默地观察着。

转眼就到了年底,陈卫东和宋丽娜的婚礼准备得热火朝天。

一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陈卫东兴奋地说:“爸妈,我们定了明年春天办婚礼,到时候您二老可得早点准备,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

老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好好好,我们一定早点准备。到时候要好好操办,让亲朋好友都知道我们老陈家的喜事。”

陈卫东接着说:“对了爸,房子的装修已经开始了。我们请了专业设计师,准备把其中一套好好装修成婚房,以后我们小两口住着也舒心。”

老陈大手一挥,豪爽地说:“好,该花的钱不要省。咱家现在条件好了,不能委屈了你们。”

看着小儿子一脸幸福的样子,老陈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觉得小儿子这么有出息,就应该得到最好的一切。

但是过年的时候,一向期待家庭团圆的老陈,却遇到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腊月二十八,老陈便开始张罗着准备年夜饭。

这是他最重视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把两个儿子一家都叫回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

老陈一边在厨房里帮忙洗菜,一边对郑秀兰说:“今年咱们要好好庆祝庆祝。卫东要结婚了,房子的事也都办妥了,这可是双喜临门的好年。”

郑秀兰在案板上熟练地切着肉说:“是啊,希望以后咱们家能一直这么顺顺利利的。”

她心里虽然对房产分配的事还有些想法,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现实。

“你给为民打个电话,问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郑秀兰对老陈说,“好久没见到小勇了,也不知道孩子长高了没有。”

老陈擦了擦手,拿起电话,拨通了大儿子的号码。

“为民吗?过年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吃饭?”老陈亲切地问道。

电话那头传来陈为民平静的声音:“爸,今年我们可能不回去了。”

老陈有些意外,眉头微微皱起,问道:“什么?不回来?为什么不回来?过年一家人不就应该团聚吗?”

陈为民的声音听起来依旧很平静:“舒敏说她不太舒服,想在自己家里过年,她觉得这样能休息得好些。”

老陈愣了一下,关切地问道:“舒敏怎么了?严重吗?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可别耽误了病情。”

陈为民说:“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点感冒。您和妈身体都好,我们就不回去添乱了,免得把感冒传染给你们。”

挂了电话老陈心里觉得有些不舒服。

以前过年的时候,无论多忙,陈为民一家都会回来吃团圆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

今年怎么就不回来了?难道真的是因为舒敏感冒?

老陈心里犯起了嘀咕。

“为民他们不回来了?”郑秀兰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脸上带着一丝失落。

“他说舒敏感冒了,在家休息。”老陈皱着眉头说,“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以前可从来没这样过。”

“算了,人家不愿意回来就不勉强了。”郑秀兰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心里也很失落,她默默地转过身去,继续准备晚餐,切菜的手都有些没力气了。

第二天是除夕,陈卫东和宋丽娜早早就回来了,还带了一大堆礼品。

“爸妈,新年快乐!”陈卫东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给您二老拜年来了!”

老陈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说:“好好好,快进来,外面冷不冷?”

宋丽娜也甜甜地叫道:“新年好!我们给您二老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希望你们喜欢。”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准备着年夜饭,但老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他时不时地看向门口,心里盼望着大儿子一家能突然出现,给他一个惊喜。

“卫东,你大哥他们真的不回来了?”老陈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陈卫东一边摆碗筷一边说:“大哥说嫂子感冒了,不方便出门。爸,您别担心,过两天他们就好了,等嫂子病好了,他们肯定回来看您。”

年夜饭很丰盛,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但气氛却没有往年那样热闹。

往年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小勇在旁边蹦蹦跳跳,一会儿要吃这个,一会儿要吃那个。

许舒敏和郑秀兰坐在沙发上聊着家长里短,陈为民虽然话不多,但也会时不时地插几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今年只有四个人,虽然陈卫东和宋丽娜很努力地活跃气氛,讲着一些有趣的笑话,但老陈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吃得也有些心不在焉。

“爸,我敬您一杯!”陈卫东举起酒杯,真诚地说,“谢谢您给我们的支持,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以后我和丽娜会好好过日子,好好孝顺您和妈。”

老陈勉强笑着,和儿子碰了杯说:“好好好,希望你们小两口以后能幸福美满,相互扶持。”

饭后陈卫东和宋丽娜坐了一会儿就要走了。

“爸妈,我们就先回去了。”陈卫东说,“明天还要去丽娜家拜年,得早点出发。”

“行,你们年轻人忙。”老陈点点头,“路上开车小心,注意安全。”

送走了小儿子和准儿媳妇,老陈和郑秀兰坐在客厅里看春晚。

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节目,演员们又唱又跳,但他们的心情却怎么也热闹不起来。

“今年这个年过得……”郑秀兰欲言又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落寞,她看着电视,却根本没看进去节目内容。

“是有点冷清。”老陈叹了口气说,“以前为民他们在的时候,小勇总是闹腾得很,一会儿要看这个节目,一会儿要吃零食,现在反而觉得太安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

正月初一的时候,老陈本来想给大儿子打个电话拜年,但想了想又放下了电话。

他觉得既然人家不愿意回来,自己主动打电话,万一人家不想接,反而尴尬,心里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们。

初三的时候,许舒敏倒是回来了,但只有她一个人。

“舒敏,为民和小勇呢?”郑秀兰连忙迎上去问道,眼睛在许舒敏身后寻找着儿子和孙子的身影。

“为民在加班,小勇在家写作业。”许舒敏的回答很简单,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眼神有些闪躲,“我就是回来看看您二老。”

老陈觉得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

大过年的,单位会有什么急事需要加班?

而且小勇也不一起来,这让他心里更加疑惑了。

“舒敏,你们最近还好吧?”老陈试探性地问,眼睛紧紧地盯着许舒敏的脸,想从她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挺好的。”许舒敏点点头,但表情看起来并不轻松,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就是比较忙,工作上的事情有点多。”

她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说:“爸妈,您二老好好保重身体,我们过两天再来看您。”

看着大儿媳匆匆离去的背影,老陈心里越来越不踏实。

他总觉得大儿子一家好像有什么事情在瞒着他,这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正月十五过后,老陈终于忍不住了,决定主动去大儿子家里看看。

“你说他们是不是对房子的事还有意见?”老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郑秀兰说,“要不我们去看看,把话说开了,省得心里一直有疙瘩。”

“也好,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郑秀兰点点头,她也担心大儿子一家出了什么事,毕竟一家人就应该坦诚相待。

两人收拾了一些东西,打车去了陈为民家。

到了楼下,老陈按响了门铃。

“谁啊?”里面传来许舒敏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声音都有些颤抖。

“是我们,爸妈。”老陈大声说道,心里有些疑惑,儿媳怎么听起来这么紧张。

过了很久门才缓缓打开。

许舒敏站在门口,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爸妈,您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们。”郑秀兰往屋里看了看,“为民呢?”

“他……他出去了。”许舒敏有些支支吾吾的,眼神闪烁不定,“您们先坐,我去倒茶。”

老陈和郑秀兰在客厅里坐下,许舒敏慌慌张张地去厨房倒茶。

老陈环顾四周,总觉得屋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家具摆放得有些杂乱,沙发上堆满了衣服,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丝压抑的气息。

“小勇呢?怎么没看见孩子?”郑秀兰问道,心里有些担心孙子。

“他...他在房间里写作业。”许舒敏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听起来有些紧张,而且带着一丝颤抖,老陈和郑秀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

老陈站起身来,习惯性地想去看看孙子。

他朝着小勇的房间走去,脚步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走到房间门口,老陈轻轻推开了门。

房间里很安静,书桌上摆着作业本和文具,但是没有人。

老陈有些疑惑,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到了床头柜上的一样东西。

那是一张医院的检查报告,上面清晰地写着一些让他触目惊心的字。

那一瞬间老陈感觉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

他伸出颤抖的手,想要拿起那样东西仔细看看,却发现自己的手抖得根本拿不稳。

这怎么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老陈在心里不停地否定着,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却容不得他有任何怀疑。

老陈瞪大了眼睛,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