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奶粉第一股”贝因美(002570.SZ)突发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以流动性紧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中院提交了预重整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该消息迅速引发市场热议。
01
贝因美控制权生变
今年5月,贝因美集团更名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小贝大美控股为贝因美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超1326万股(占总股本的12.28%)。然而,目前其手中98.85%的股份已被质押或冻结,公司已是被执行主体且被限制高消费。
对此,贝因美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小贝大美控股相互独立,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事实上,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品牌创始人谢宏作为小贝大美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亦兼任贝因美公司董事长,而小贝大美控股的董事与总经理李晓京,亦兼任贝因美董事。这种管理层的交叉任职模式,使得控股股东危机极易传导至上市公司层面。
更关键的是,大股东的债务危机早有迹象。2024年6月,贝因美就因大股东的资金困境被发函问询。当时贝因美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2.98%,深交所要求贝因美披露,大股东所持股份被质押、冻结,偿还债务卖出股份是否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或不稳定。
同年7月,因债务违约处置,贝因美集团持有的48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44%)经杭州中院裁定,以2.016亿元作价抵偿给债权人宁波维贝。此次司法处置使宁波维贝跃居公司第二大股东,也意味着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出现实质性松动。
2025年以来控股股东的股权冻结情况持续恶化。3月份,杭州中院应宁波维贝申请,就公证债权文书纠纷一案冻结了小贝大美控股持有的4724万股股份。
02
“国产奶粉第一股”
贝因美创始于1992年,总部位于杭州,专注于婴幼儿食品及亲子用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08年,品牌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快速杀出重围,成功占据部分空白市场,实现迅猛发展。2009年,贝因美销售收入同比大增67%,奶粉品类的销售额近乎翻倍。
据贝因美招股书,2010年1月-10月,贝因美婴配奶粉市占率为10.8%,位居行业第三,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
2011年,贝因美登陆A股中小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令人惊讶的是,创始人谢宏在7月就辞去了上市公司董事、总经理以及董事长的职务,这在当时创下了上市公司创始人最快离职的纪录。
此后的贝因美仅仅维持了两年的营收稳定增长,便于2014年开始,业绩连续5年下滑。2017年归母净利润曾亏损超10亿元,2018年归母净利润回升至4111.36万元,与巅峰时期相差甚远。
尽管,谢宏在2018年3月复出,想要力挽狂澜,但过去六年里依然是亏多赚少。从2016年开始贝因美的主营业务便常年亏损,2016年-2022年公司累计亏损29.88亿元。
2023年和2024年,贝因美虽开始盈利,但盈利金额相对较低,分别为4745万元和1亿元。2025年一季度,贝因美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9.61万元,同比增长93.87%。
值得注意的是,在飞鹤、达能、君乐宝等品牌的迅猛发展下,贝因美逐渐走向衰落,公司经营情况并不乐观这一点,谢宏早已有所察觉。因此,在拓展ODM、OEM业务以及特许授权业务之外,谢宏盯上全家营养赛道。
据了解,除婴幼儿配方乳粉外,贝因美还布局了羊奶粉、有机奶粉等高端品类,推出生命伴侣系列成人营养奶粉、乳铁蛋白益生菌营养粉、乳白蛋白益生菌营养粉、爱诺达系列即食型益生菌等多款成人营养品。
然而,营养品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贝因美要想从中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显然,贝因美在股权结构稳定性和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两方面,都面临着较强的不确定性。
图源:官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