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吃冰痛不欲生”的时刻?你身边有没有过这样的对话,“救命!刚吃完半盒冰淇淋,来月经了,现在疼得蜷在厕所站不起来……” “哇,你好敢,快来月经我都不敢吃这些。”
这一刻我忽然懂了——痛经,是女性之间无需言说的暗号。西悉尼大学研究证实:全球71%的25岁以下女性正在经历痛经,其中20%的人曾因此缺课,40%的人上课时痛到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更扎心的是,大多数人选择默默忍着。
![]()
痛经
一、痛经“黑名单”:这8类食物/行为,经期千万别碰!
❌食物禁区——吃错一口痛感翻倍
1.生冷刺客:冰淇淋、冰奶茶、生鱼片
→为何忌口:低温刺激使盆腔血管骤缩,子宫瞬间缺血痉挛,痛感飙升。
上海妇科专家白翎主任提醒:经期体温调节力下降,一口冰激凌可能诱发“刀绞式”剧痛。
2.咖啡因炸弹:咖啡、浓茶、功能饮料
→引爆点:咖啡因刺激前列腺素过量分泌——这是引发子宫疯狂收缩的“元凶”。
3.隐形发物:奶酪、炸鸡、香肠
→危险指数:全脂奶含促炎因子花生四烯酸;油炸食品产生自由基扰乱激素。
- 权威总结:河南中医药大学毛凤仙主任临床总结“痛经饮食三忌”
——忌生冷、忌辛辣、忌酸涩。
行为雷区——这些动作正在加重疼痛
- 狂揉肚子:乱按可能刺激子宫,应顺时针轻抚,手法错了容易雪上加霜;
- 瘫着不动:完全躺平反致盆腔淤血,每日30分钟散步可提升内啡肽,症状轻微时走走也能帮忙转移注意力;
- 熬夜追剧:睡眠不足,神经敏感度上升,痛觉放大200% 。
二、痛经的三大误区:你被这些“经验谈”坑过吗?
误区1: “痛经吃阿胶/人参补补就好!”
真相:中医专家紧急叫停!痛经多因气血瘀滞,盲目进补反致经血排出不畅。尤其红参、阿胶等收敛性补品,可能让疼痛“堵”在下腹。
误区2: “忍忍就过去了,生孩子自然好!”
残酷现实:产后痛经缓解者,多因孕期调养改善了宫寒;而体质偏差的产妇,反而可能产后开始痛经!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绝不因生育自愈。
误区3: “止痛药会上瘾,能忍则忍!”
医学辟谣: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不含成瘾成分,它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妇科医生共识:痛到影响生活时,吃止痛药比硬扛更保护身体。
冷知识:巧克力、红糖水其实不止痛!热水的安慰效应>实际作用,热水+布洛芬才是黄金组合。
三、痛经的“冰与火之歌”:中西医的终极解密
![]()
️西医说:这是场“前列腺素暴动”
- 疼痛源头:子宫内膜脱落时释放前列腺素,引发子宫痉挛性收缩;
- 关键证据:痛经者体内前列腺素比常人高4倍!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又痛又拉肚子
- 权威方案:美国梅奥诊所推荐——提前吃布洛芬,经前1天开始效果最佳。
中医说:本质是“能量保卫战”
- 宫寒≠肚子凉:中医博士当归指出:寒代表机能沉衰,即子宫能量不足无法完成正常收缩
- 身体警报:疼痛=前线告急!身体在呼叫气血支援
![]()
怎么办: 有中医推荐针灸、当归分别应对轻重症,小编认为最好还是大家多看看真中医的文章,对号入座,或者线下问中医,为自己制定个性化药方~
冷知识:中医治痛经最佳时机是经前5-7天!而非痛时才吃药。
痛经不该是场“沉默的战役” ,
当我们谈论痛经,谈的从来不是矫情——
是71%女性共同的生存现实,
是未被量化的生产力流失,
更是被“忍忍就过去”掩盖的健康警报。
你的疼痛,值得被认真对待。
#今日行动
打开手机备忘录,记下两个关键日:
经前5天:开始喝姜茶+忌生冷;
经后:补充铁元素,好好地恢复营养。
科学自救,从跳出“痛经羞耻”开始。
本文参考来源:
[1] 上海妇科疾病研究所《痛经慎吃3类食物》
[2] 当归医生《71%的女性正在忍痛经》
[3] 澎湃新闻《痛经的全球数据真相》
[4] 浦东卫健委《痛经三大误区》
@其实没如果原创发布,版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或改编。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wqbcs3426@88.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