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哥,你挪用5万扶贫款给瘫痪的堂弟,这事纪委已经知道了。」
镇政府三楼的会议室里,空调嗡嗡响着,但林峰还是觉得冷。
他手里的扶贫款发放清单被攥得皱巴巴的,纸张边缘都开始发毛。
发小张浩举着一张刚从打印机里出来的转账记录,油墨味还没散,声音尖得像锥子扎人。
记录上的收款人账号确实是堂弟林强的,户名、身份证号一个不差。
但林峰心里清楚得很,堂弟三年前那场车祸后,下半身瘫痪,连银行卡都没摸过。
老婆孩子早就跑了,现在靠低保过活,哪来的精神头去银行转账?
「你看看这个时间,2017年3月15日,正好是扶贫款发放的日子。」
张浩用手指点着记录,指甲修得很干净,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
「账目清清楚楚,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林峰猛地看向妻子苏敏。
她就坐在旁边,低着头,手指在桌子底下不停地抠着指甲。
上周她刚帮自己整理过扶贫档案,一摞一摞分类装袋,忙活了整整一个晚上。
她一定能作证这事有问题。
可苏敏把头垂得更低,刘海都遮住了眼睛。
「我看过这张转账单。」
她的声音轻得像蚊子叫,但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
张浩满意地笑了,走过来拍着林峰的肩膀。
力道不轻不重,像安慰,又像威胁。
「哥,咱们从小一起长大,我还能害你不成?」
「认了吧,书记说了,给你留条活路。」
林峰盯着墙上那四个红色大字——「廉洁奉公」。
字是他亲手写的,刚上任副镇长时,意气风发地挥毫泼墨。
现在看来,像四把刀子,每一刀都扎在心上。
他突然明白了。
这场戏里,发小张浩是导演,妻子苏敏是女主角。
只有他,是那个被蒙在鼓里的傻子,还在台上卖力表演。
![]()
01
林峰被停职调查的第七天,镇党委的调令下来了。
去三十公里外的石头村任第一书记,不设任期。
说白了,就是发配边疆,有去无回。
镇党委会议室里,十几个人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前。
书记王建国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地宣读调令。
「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林峰同志调任石头村第一书记。」
镇长李华在旁边补充。
「石头村是咱们镇最偏远的村子,条件艰苦,但也是锻炼干部的好地方。」
张浩作为镇干事列席会议,坐在最后一排。
他嘴角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像个偷了鸡的黄鼠狼。
「林副镇长年轻有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
「去基层锻炼锻炼,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林峰扫了一眼会议桌,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微妙。
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他瞥见张浩桌角的扶贫项目申报书,封面上的字迹工整娟秀。
和自己被伪造的那张「转账单」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散会后,林峰回到办公室收拾东西。
桌上的茶杯还是热的,里面漂着几片碧螺春。
那是他最喜欢的茶,每个月都要花小半个月工资买一斤。
现在喝起来,苦得发涩。
苏敏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个破纸箱。
她避开林峰的目光,把箱子往桌上一放。
「这是你的衣服,我收拾好了。」
箱子里乱七八糟塞着几件换洗衣物,最上面是他们的结婚照。
相框被摔出蜘蛛网一样的裂纹,他和她的脸正好各裂一半。
照片里的两个人笑得那么甜蜜,现在看来讽刺得很。
「我们离了吧。」
苏敏的声音很轻,像怕吵醒什么人。
「爸说,跟着你没前途,让我趁早脱身。」
林峰刚要开口,张浩推门进来。
他手里拎着个保温盒,热气腾腾的。
「嫂子,给你带了饭。」
说着,胳膊自然地搭在苏敏肩上,动作熟练得像练过无数遍。
「嫂子也是为你好。」
张浩看着林峰,眼神里带着一丝得意。
「石头村条件苦,别拖累她和孩子。」
林峰看着他们两个,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恶心。
这出戏演得真好,连台词都对得这么顺溜。
走出镇政府大门时,林峰看见自己争取来的太阳能路灯正在卸货。
那是他跑了半个月,磨破了嘴皮子才从县里要来的。
本来说好先给最偏远的几个村装上,让老百姓晚上出门有个照应。
工人师傅擦着汗,看见林峰过来,赶紧解释。
「林副镇长,不是我们不想给村里装。」
「张干事昨天专门过来交代了,说这批灯先给镇中学装,村里的事不急。」
林峰点点头,没说什么。
他摸出兜里的U盘,里面存着扶贫款的真实流向记录。
指甲深深嵌进塑料壳,都快把它捏碎了。
那是他昨晚趁夜色撬开张浩办公室抽屉找到的。
可惜来得太晚了,该毁的证据早就毁了,该转移的钱早就转移了。
张浩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他肯定早就把所有痕迹都清理干净了。
林峰看着远去的太阳能路灯,心里凉了一截。
02
去石头村的路只有一条,还是十几年前修的土路。
拖拉机「突突突」地响着,颠得人五脏六腑都要移位。
林峰坐在拖拉机后斗里,手死死抓着车厢边缘。
他的行李很简单,一个破旧的帆布行李箱。
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就只有一本《果树栽培技术》。
封面都翻烂了。
拖拉机司机老刘是个话痨,一路上嘴就没停过。
「林书记,你这是得罪谁了?怎么被发配到石头村去了?」
「那地方穷得叮当响,前几任书记都待不过半年就跑了。」
路过镇西头的民政局时,林峰看见张浩的黑色轿车停在门口。
车牌号他记得清清楚楚,鲁A88888,张浩花了五万块钱买的靓号。
当时还在他面前炫耀过,说这叫「发发发发」。
苏敏正从副驾驶座下来,她换了身新衣服,粉色的连衣裙。
那是她最喜欢的颜色,说穿上显年轻。
手里攥着个红本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新鲜出炉的结婚证。
老刘也看见了,啐了口唾沫。
「张干事真有本事,刚把你挤走,就把你媳妇娶了。」
「这世道,变得真快。」
林峰没说话,只是把帽子往下拉了拉,遮住眼睛。
石头村比想象中更穷。
村口的牌子歪歪斜斜,上面的字都快看不清了。
村委会是间漏风的土坯房,屋顶的瓦片掉了一半。
门口堆着成山的垃圾,苍蝇嗡嗡地转。
墙角堆着一摞村民的低保申请,纸张都发黄了。
申请书上全是按歪的红手印,有些还沾着泥土,有些已经模糊不清。
每一份申请书后面都夹着户口本复印件,照片里的脸都写满了愁苦。
村支书王大爷七十多岁了,驼着背,走路都费劲。
看见林峰来了,赶紧迎上去。
「林书记,您可算来了。」
「我们这破地方,前几任书记都待不过半年就跑了。」
「张干事说这村是扶不起的烂泥,随便来个人应付应付就行。」
林峰翻开那些低保申请,发现有十几户的名字很眼熟。
都是他当年走访过的特困户,当时就应该脱贫了。
怎么到现在还在申请低保?
「王大爷,这些人的情况我都了解,按说早就该脱贫了。」
「怎么现在还在申请救济?」
王大爷叹了口气,点上一根旱烟。
「别提了,扶贫款年年有,就是到不了老百姓手里。」
「张干事说了,这些钱要统筹使用,不能乱发。」
夜里,林峰住在村委会的小房间里。
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个漏水的脸盆。
墙上贴着几张发黄的标语,「脱贫致富奔小康」。
女儿打来电话,奶声奶气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
「爸爸,张爸爸给我买了电动火车,还给我买了芭比娃娃。」
「他说你不要我了,是不是真的?」
林峰握着电话的手在抖,喉咙里像堵了什么东西。
「没有,爸爸永远不会不要你的。」
电话那头传来苏敏的声音,语气很不耐烦。
「别给孩子灌迷魂汤,林峰,我们已经没关系了。」
「你自己做了什么事,心里清楚。」
「嘟嘟嘟」,电话挂了。
林峰在墙上贴了张手绘的村子地图,是他下午走访时画的。
用红笔圈出村里的荒地,密密麻麻画了二十几个圈。
每个圈都代表一片可以利用的土地。
他要在这里种猕猴桃。
不仅是为了村民,更是为了争口气。
证明自己不是那个贪污扶贫款的人,证明自己还有用。
土坯房外,秋虫唧唧叫着,偶尔还有野猫的叫声。
林峰翻开《果树栽培技术》,手电筒的光圈里,每个字都看得格外清楚。
「猕猴桃适宜在海拔400-2000米的丘陵山地种植...」
03
林峰在村里一蹲就是两年,磨破了五双胶鞋。
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天黑透了才回来。
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皮肤晒得黑乎乎的,完全不像个当官的。
荒坡上终于长出了猕猴桃苗,绿油油一片,在风中摇摆。
林峰每天都要去看几遍,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有时候蹲在地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着嫩芽一天天长大。
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信任,这个过程用了整整一年。
二柱子是第一个相信他的人,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留下他和刚出生的儿子相依为命。
「林书记,您说这猕猴桃真能赚钱?」
二柱子蹲在地里,小心翼翼地摸着猕猴桃苗。
「我儿子还等着钱买奶粉呢。」
林峰拍拍他的肩膀。
「放心,再过两年就能挂果了。」
「到时候一亩地能收入五千块钱,比种玉米强多了。」
可刚挂果,就有人举报他「用公款买私苗」。
县里的调查组来得很快,三辆车,十几个人,声势浩大。
调查组组长姓刘,四十多岁,一脸严肃。
「林峰同志,有人举报你挪用扶贫款购买猕猴桃苗,用于个人牟利。」
「请你配合调查,说明资金来源。」
林峰把所有的收据都拿出来,一张一张摊在桌上。
「这些苗子都是我自己掏钱买的,每一分钱都有记录。」
可调查组走后,林峰在苗圃里抓到了偷拍的二柱子。
小伙子蹲在地里,手里拿着个破手机,正对着猕猴桃苗拍照。
兜里揣着张浩的名片,名片边缘都磨毛了。
「张干事说,拍一张照片给50块钱。」
二柱子低着头,不敢看林峰的眼睛。
「够我儿子买一罐奶粉了。」
林峰没发火,反而请二柱子去村口的小饭馆吃面条。
小饭馆只有三张桌子,老板娘是个五十多岁的妇女,手艺不错。
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还卧了个荷包蛋。
林峰要了瓶二锅头,给二柱子倒了一杯。
「有什么难处就说,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
酒过三巡,二柱子哭了。
眼泪「吧嗒吧嗒」掉在面汤里,声音哽咽。
「林书记,我也是没办法。」
「张干事扣了我家三个月低保,说不照做就永远别想领。」
「我儿子才八个月,没有奶粉就得饿死。」
正说着,林峰的手机响了。
是县农业局的老朋友老赵,声音听起来很无奈。
「老林,你报的猕猴桃项目被驳回了。」
「张干事亲自过来说的,说你虚报种植面积,数据不实。」
林峰望着窗外的苗圃,月光把苗子的影子投在墙上。
黑乎乎的一片,像一群张牙舞爪的鬼怪。
第二年春天,苏敏带着女儿来看过一次。
那是她们离开后第一次回来,女儿都长高了不少。
小姑娘怯生生地躲在苏敏身后,不敢看林峰。
「爸爸,你是不是变成农民了?」
女儿指着林峰手上的老茧,语气里带着一丝嫌弃。
「张爸爸说,农民是最没出息的。」
林峰蹲下来,想抱抱女儿,但女儿躲开了。
苏敏从包里掏出一沓钱,放在桌上。
「这是最后一次帮你,张浩知道了会生气的。」
林峰把钱推回去,从抽屉里拿出一袋猕猴桃干。
那是他用土办法晒制的,虽然卖相不好,但味道很甜。
「让孩子尝尝,明年就能吃到新鲜的了。」
苏敏接过猕猴桃干,眼圈红了。
女儿偷偷尝了一块,眼睛亮了起来。
「真甜!」
临走时,苏敏回头看了林峰一眼。
「张浩在村里安了眼线,你小心点。」
她的话不是提醒,是警告。
林峰后来才明白这个区别。
04
第五年秋天,石头村的猕猴桃终于丰收了。
一颗颗果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
村民们围着果园,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一辆辆货车停在村口,发动机的轰鸣声震得树叶往下掉。
收购商是从外地来的,听说石头村的猕猴桃品质好,专门赶过来。
村民们围着果筐笑,声音传出老远。
「一斤三块五,比种玉米强多了!」
王大爷数着钱,笑得合不拢嘴。
「林书记,多亏了您啊!」
二柱子抱着刚满两岁的儿子,孩子胖乎乎的,很可爱。
「林书记,我家这一亩地收了两千多块钱!」
「够买好多罐奶粉了!」
林峰去县城跑销路时,路过最大的超市——大润发。
在水果区看见了「张记果园」的招牌,牌子做得很精致。
货架上的猕猴桃和石头村的品种一模一样,个头大小都差不多。
但价格却贵了三倍,每斤要十块钱。
导购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化着精致的妆。
看见林峰在猕猴桃前面站了很久,主动过来介绍。
「大叔,这是咱们本地最好的猕猴桃了。」
「这是镇里张委员家的产业,扶贫项目特供呢。」
「品质绝对有保证,您尝一个。」
林峰接过猕猴桃尝了一口,味道确实很甜。
和石头村的一个味道。
回村的路上,林峰接到老支书王大爷的电话。
老爷子的声音很着急,还有些害怕。
「林书记,不好了,二柱子被打了!」
「就因为把张干事扣低保的事告诉你了!」
林峰赶到二柱子家时,小伙子正躺在床上。
胳膊打着石膏,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媳妇抱着孩子在旁边哭,眼睛都哭肿了。
「张干事带了五六个人来,说我多嘴多舌。」
二柱子的声音很虚弱,说话都费劲。
「还说要铲平咱们的苗圃,让你永远翻不了身。」
「他们还说...」
二柱子的媳妇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还说你当年挪用的5万块钱,现在要加倍还。」
「不还钱就把我们全家赶出村子。」
林峰摸出手机,里面存着二柱子之前录的音。
那是上次二柱子被威胁时偷偷录下的,声音虽然模糊,但能听出是张浩的声音在威胁。
他突然想起苏敏上次说的话。
她不是在提醒自己小心眼线,而是在暗示他收集证据。
县扶贫办来验收那天,正赶上猕猴桃成熟季节。
张浩作为镇里的「指导专家」跟着来了,还带了几个随从。
他穿着崭新的西装,皮鞋擦得锃亮,一看就是城里人。
验收组组长是县里的副主任,姓孙,五十多岁。
对石头村的变化很满意,一个劲地夸奖。
「没想到这么偏远的村子也能发展得这么好。」
张浩捏着一个刚摘下的猕猴桃,表情很嫌弃。
当着验收组的面,狠狠咬了一口。
「这果子酸得很,根本卖不出去。」
「林书记这是糊弄上级,搞形象工程。」
话音刚落,村口响起汽车喇叭声。
收购商的大卡车到了,车头还挂着横幅:「优质猕猴桃收购」。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下车就跟林峰握手。
「林书记,你们村的猕猴桃我们全要了!」
「品质这么好,比张委员家的甜多了!」
「我们已经跟几家大超市签了合同,专门收购你们的货。」
林峰瞥见张浩的脸瞬间白了,像被人当面打了一耙掌。
05
八年后的春天,林峰接到县纪委的电话。
电话是纪委书记亲自打来的,语气很严肃。
「林峰同志,经过组织考察,决定任命你为镇纪委派驻组长。」
「主要负责核查历年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石头村的村民们听说林峰要回镇里了,都舍不得。
王大爷拉着他的手,眼圈都红了。
「林书记,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放心,猕猴桃产业已经成熟了,你们完全可以自己管理。」
林峰指着山坡上成片的果园。
「而且我回镇里后,会给你们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他走进镇政府时,门口的电子屏正在滚动播放张浩的采访。
张浩穿着笔挺的西装,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我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绝不容忍任何贪腐行为。」
「扶贫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林峰胸前的「纪检监察」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八年了,他终于回来了。
张浩现在是镇党委副书记,办公室搬到了二楼最好的位置。
办公室里摆着一套红木家具,墙上挂着几幅字画。
他正在泡功夫茶,茶具是景德镇的青花瓷,一套就要几万块钱。
看见林峰推门进来的瞬间,张浩手一抖。
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茶水溅了一地,烫得他跳了起来。
「你...你怎么回来了?」
林峰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环视了一圈办公室。
「张副书记,办公室装修得不错啊。」
「这套茶具多少钱买的?」
张浩强装镇定,弯腰去捡茶杯碎片。
「朋友送的,也不值几个钱。」
林峰指着墙上的扶贫项目公示牌。
「张委员,我想了解一下2017年石头村5万扶贫款的使用情况。」
「能详细解释一下去向吗?」
话音刚落,苏敏端着文件推门进来。
她现在是镇政府的办公室副主任,手里拿着一摞报销单。
看见林峰的瞬间,整个人都僵住了。
手里的文件夹「啪」地掉在地上,里面的报销单散了一地。
林峰弯腰捡起一张,仔细看了看。
不由得一愣,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