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的,汤,很香。”大佐用生硬的中文说道,眼睛却一直盯着锅里翻滚的羊汤。
“是...是的,长官。”村口的李大娘颤抖着回答,手里的勺子差点掉进锅里。
秋风萧瑟,小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单。
没人知道这锅普通的羊汤里藏着什么秘密。更没人知道,接下来这个小村子会发生什么...
01
1944年的秋天来得特别早。
华北平原上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被金黄的玉米地包围着。村口住着一个叫李氏的大娘,今年五十三岁了。她是个寡妇,丈夫在她三十岁那年病死了。这些年来,她靠着养几只羊过日子。
李大娘的日子过得很苦。
三年前,她的独子小柱子被日本鬼子抓走了。那天晚上,她哭得眼睛都肿了。邻居王婶过来安慰她:“大娘,小柱子会回来的。”李大娘摇摇头,她心里清楚,被抓走的年轻人,很少有回来的。
从那以后,李大娘就变了。
她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羊圈里的几只羊。这些羊是她活下去的希望。白天的时候,她会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晚上回来,她就坐在门口,望着远方的山路发呆。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李大娘心里恨死了日本鬼子。
“这些畜生,早晚有报应。”她经常这样说。王婶劝她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了。李大娘总是冷笑一声:“怕什么,反正我这条老命不值钱。”
最近这段时间,村子附近经常有日军路过。
村民们都很害怕。每次看到远处有军队的影子,大家就赶紧躲进屋里,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孩子们被大人们管得很严,不许出门乱跑。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
李大娘看在眼里,心里却在盘算着什么。
她开始经常上山。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草药。王婶问她:“大娘,你采这些草药干什么?”李大娘总是含糊地回答:“给羊治病用的。”
![]()
其实,李大娘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这天下午,李大娘又上山了。
她走得比往常更远,一直走到山的深处。那里有一种特殊的草,村里的老人说,这种草有毒,牲畜吃了会昏睡。李大娘小心地采了一大把,包在布里带回家。
回到家,她把草药放在厨房里。
王婶正好路过,看见了:“大娘,你今天采了不少啊。”李大娘点点头:“嗯,羊最近有些不太精神。”王婶走近看了看:“这草我没见过,真的能治病?”
“能。”李大娘的回答很简单。
王婶还想问什么,李大娘已经进了厨房。她把门关上,开始准备晚饭。今天,她要煮羊汤。
李大娘先把那些草药处理了一下。
她把草叶搓碎,放进一个小碗里。这些草药的汁液是绿色的,有一股奇怪的味道。李大娘闻了闻,皱了皱眉头。
接着,她开始准备羊肉。
昨天,她杀了一只羊。这只羊养了两年,肉质很好。她把羊肉切成块,放进大锅里。然后加了水,点火开始煮。
汤煮开后,香味就出来了。
李大娘等了一会儿,把那些草药汁液倒进锅里。绿色的汁液一接触热汤,立刻散开了。汤的颜色变得稍微深了一些,但不仔细看,看不出什么异样。
她又煮了半个时辰。
香味越来越浓,飘得整个村子都能闻到。王婶在自己家里都闻到了:“大娘今天的汤闻着真香啊。”她儿子小明咽了咽口水:“娘,我们家什么时候也煮羊汤啊?”
“去去去!煮什么羊汤啊,咱家可还得靠着它们生活呢。”王婶敲了儿子一脑瓜。
李大娘坐在锅边,脸上没有表情。
她知道这锅汤意味着什么。如果有日本鬼子来,她就让他们喝这锅汤。如果没有,她就把汤喝掉。反正羊已经杀了,大不了就当是祭奠儿子了。
汤煮好了。
她闻了一下,味道很正常。那些草药的苦味完全被羊肉的鲜味掩盖了。她满意地点点头,把火调小,让汤保持温热。
![]()
02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村口传来了脚步声。
李大娘正在院子里喂鸡,听到声音就抬起头看。远远地,她看到一队人马朝村子走来。这些人穿着黄色的军装,背着枪。
是日本鬼子。
李大娘的心跳加快了。她数了数,大概有十三四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军官,军帽上有闪亮的徽章。这应该是个大佐。
村民们都看到了。
大家赶紧关门闭户,连狗叫声都没有了。整个村子静得可怕。只有李大娘还站在院子里,看着那队人马越走越近。
日军很快就进了村。
他们走得很累,每个人脸上都有疲惫的表情。大佐用鼻子嗅了嗅,对身边的士兵说了几句日语。士兵们也都闻到了羊汤的香味。
一个士兵指了指李大娘家的方向。
大佐点点头,带着人朝这边走来。李大娘看着他们越来越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她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
“老太太。”大佐走到院门口,用生硬的中文说话:“你家在煮什么?很香。”
李大娘装出害怕的样子,连连点头:“是,是羊汤。刚煮好的。”
“我们很饿。”大佐说:“给我们一些。”
![]()
这不是请求,是命令。李大娘明白,如果她拒绝,这些鬼子就会杀了她。她颤抖着说:“好,好的。你们进来坐。”
大佐示意士兵们进院子。
十几个日本兵鱼贯而入,在院子里坐下。他们把枪放在身边,但手都没有离开枪托。这些人很警觉,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你一个人住?”大佐问。
“是的。”李大娘回答:“我丈夫死了,儿子也没了。”
大佐点点头,没有再问。他示意李大娘去准备食物。
李大娘走进厨房,心里默默地数着:一、二、三...十四个人。她数了两遍,确定是十四个。这锅汤够他们喝的。
李大娘在厨房里忙活着。
她拿出家里最大的碗,一共找了十五个。多出来的一个是给自己的。她想,如果那个大佐要她先喝,她就喝。反正她已经准备好了。
“老太太,快点。”外面传来大佐不耐烦的声音。
“来了,来了。”李大娘应着,开始往碗里盛汤。热腾腾的羊汤装满了每一个碗,香味更浓了。
她端着托盘走出厨房。
士兵们看到热汤,眼睛都亮了。他们已经走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饿。这锅羊汤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的甘露。
“真香啊。”大佐用中文夸赞道:“你的手艺很好。”
李大娘陪笑:“哪里,哪里。你们慢用。”
她把汤一碗一碗地分给士兵们。每个士兵接过汤碗,都会点头表示感谢。这些人看起来很年轻,有些甚至还是孩子的模样。
李大娘心里没有一丝同情。
她想起自己的儿子,想起被这些侵略者毁掉的家园。这些人穿着侵略者的军装,手上沾着中国人的鲜血,他们不配得到同情。
“你也坐下。”大佐对李大娘说:“一起吃。”
李大娘摇摇头:“不用,不用。你们吃就行。”
“坐下。”大佐的语气变得严厉了一些。
李大娘不敢违抗,在一边坐下了。她拿起自己的那碗汤,但没有马上喝。她在等,等这些鬼子先动手。
士兵们围坐在院子里,气氛看起来很和谐。
有的士兵在聊天,有的在擦拭武器。大佐坐在中间,像个父亲一样看着自己的士兵们。如果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任何人都会觉得这只是一群疲惫的旅人在休息。
李大娘暗中观察着每一个人。
她记住了每个人的长相,每个人坐的位置。她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编号:一号是大佐,二号是坐在他右边的副官,三号是那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士兵...
03
大佐端起汤碗,准备喝汤。
他先闻了闻,羊肉的香味让他很满意。但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了李大娘的表情。这个老太太看起来很紧张,比刚才更紧张。
“老太太,你怎么不喝?”大佐问。
李大娘吓了一跳:“啊?我,我不饿。”
“不饿也要喝一点。”大佐说:“这么好的汤,浪费了可惜。”
李大娘点点头,端起碗假装要喝。但她的手在颤抖,汤水溅出来一些。大佐看见了,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你的手怎么抖得这么厉害?”大佐问。
“我,我害怕。”李大娘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军人。”
![]()
这个解释很合理。大佐点点头,但他的警觉性还是提高了。作为一名资深的军官,他有着敏锐的直觉。
他再次看了看汤的颜色。
这汤确实比一般的羊汤颜色稍微深一些。但这可能是因为煮的时间长,或者加了什么调料。很多中国人做菜都喜欢加各种香料。
大佐又闻了闻汤的味道。
除了羊肉的香味,他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草药味。这也不奇怪,中国人做菜经常加草药,说是有营养。
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老太太。”大佐忽然开口:“你刚才在山上干什么了?”
李大娘心里一紧:“采,采药。给羊治病用的。”
“什么病?”大佐继续问。
“就是,就是不爱吃食。”李大娘结结巴巴地回答。
大佐看了看院子里的几只羊,它们看起来很健康,正在悠闲地吃草。他心里的疑虑更重了。
其他士兵们已经等不及了。
“大佐,可以开始了吗?”副官问道:“兄弟们都饿坏了。”
大佐点点头,但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李大娘。
大佐放下汤碗,眼神变得冰冷。他盯着李大娘,一字一句地说:“你先喝。”
这四个字像四根钉子,钉在李大娘的心上。她知道,自己被怀疑了。
院子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士兵们感受到了大佐的警觉,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注意力都集中到李大娘身上。
李大娘的手抖得更厉害了。
“我,我不饿。”李大娘的声音很微弱。
“我说了,你先喝!”大佐的声音更冷了:“快喝!”
副官的手已经摸到了枪柄上。其他士兵们也都警觉起来,随时准备行动。他们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信任大佐的判断。
李大娘看着眼前的汤碗,缓缓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