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河流最容易干涸的时期,在2023年7月,山西有位钓友晒出了一段视频,记录了他们那里河道干涸后的场景,发出去之后引来众多网友的羡慕。他在视频配文中幽默地说这可怎么办?要不加点葱姜蒜吧?
![]()
视频一开始就展示了在干涸的河床上挤满了鱼,连石头缝里都塞满了鱼。这些鱼似乎刚被困住不久,还有几条在扭动挣扎,但大部分已经不动了,但看起来还很新鲜。作为钓友,看到这场面怎么可能只是看看呢?
![]()
从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鱼的特征,它们的体长只有几厘米,身体细长扁平,腹部圆圆的,背部是灰黑色,鱼鳍是浅灰色,腹部是银白色,身体两侧各有一条黑色条纹延伸到鱼尾,鱼尾根部有灰色斑点。它的鱼头是锥形,嘴巴尖尖的,略微向下。
![]()
从这些特征来看,它很可能是拉氏鱥,在我国各地水域都有分布,民间也叫它柳根子、土鱼、柳条鱼等。视频后面还拍到了在一个狭小的水坑里密密麻麻挤满了鱼的画面,这些鱼虽然逃到了有水的地方,但也只能挤在一起勉强求生。
![]()
看到这个场景,网友们都不淡定了,纷纷留言说这种好事怎么轮不到我们?后来大家变着法子追问具体位置,这位钓友虽然给不少留言点了赞,却始终不肯透露地点。
![]()
![]()
更气人的是,他还在评论区晒出了一张满满一大盆油炸小鱼的照片,看着就很香的样子!后来,大家又在评论区讨论起了鱼的价格,安徽网友说这种鱼晒干了能卖60元一斤,杭州网友表示活鱼在他们那里要100多元,河南网友也跟着说确实值这个价。
![]()
其实,人工养殖的拉氏鱥是比较便宜的,就跟普通的鱼一样,差不多十几元一斤,但野生的就不一样了,有些地方能卖到80元一斤,如果晒成鱼干的话,价格会更高,卖到100元一斤也不算夸张。
![]()
拉氏鱥是一种小个头的淡水鱼,一般也就长到15厘米左右,是鲤鱼家族的成员。它们在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方都能见到,国外则生活在蒙古和俄罗斯。
![]()
从它们生活的地方就能猜到这种鱼喜欢冷一点的水温,而且对水质要求挺高的,爱待在干净的山涧小溪、湖泊或者河流上游水流平缓的地方。虽然它们适应能力不错,但对水质变化特别敏感,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它们来判断水质环境好不好。
![]()
拉氏鱥平时主要吃水里的昆虫幼虫、藻类、浮游生物和一些植物碎屑。别看它们小,在维持水域生态平衡方面可是重要角色。它们一次能产500到1500颗卵,只要5到7天就能孵出来,3个月就能长到两三厘米。很多大鱼和水鸟都爱吃它们,所以拉氏鱥在食物链中是很关键的。
![]()
在90年代,东北一些地方开始尝试人工养殖这种鱼,刚开始还得去野外抓鱼苗,大小不一养起来很麻烦。后来人工繁殖技术成熟了,就能按大小分开养,还会混养一些鲢鳙,这样能更好地利用池塘空间。现在养得好的话,一亩池塘能产400到600斤,最高甚至能达到2000斤。
![]()
总的来说,这段干涸河流挤满拉氏鱥的视频既展现了自然馈赠的丰富,也反映出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未来,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让这种小鱼既能维持生态功能,又能满足市场需求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它们虽然是一条条小鱼,但它们的生存状况会反映出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