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台风过后的海口,空气湿得能拧出水来。海口市中院的木质长椅上,72岁的陈峰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判决书,手背上青筋如虬结的树根暴起。
法官冰冷的声音砸在寂静的法庭:“三宗罪成立,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2年,罚金人民币2.21亿元,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4000万元。”
法院在判决书中认定陈峰三个罪名成立,分别为:
①犯骗取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②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000万元
③因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16亿元。
这位曾以“资本魔术师”之名搅动风云、只手缔造万亿海航帝国的老人,几乎在法官话音落下的瞬间嘶喊出声:“不服!我要上诉!”
声浪撞在四壁,激起一片嗡嗡回响。此刻,他押上的不仅是12年牢狱后的暮年自由,更是毕生经营的历史评价与身后之名。
第一宗罪:上亿豪宅之谜,死扣“王健幽灵挡箭”
三宗罪中,最刺痛公众神经的,无疑是是第三宗指控——职务侵占罪。
检方称,2018年下半年,当海航帝国风雨飘摇——拖欠油费、停发工资、员工为房贷焦头烂额之际,陈峰竟能动用上亿元海航资金,在境外悄然购置奢华房产。
一边是企业的窒息挣扎,一边是家族的资产扩张,对比何其刺眼!
陈峰对此的辩护,堪称一出“金蝉脱壳”之计,他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那个再也无法开口的人——已故联合创始人王健:“这都是王健干的!”
陈峰声称,相关资金调动、房产购置,均由王健生前一手操控,自己毫不知情,更谈不上侵占。
时间在此刻成为陈峰最关键的“盟友”。王健早在2018年7月于法国普罗旺斯意外坠崖身亡——从15米高的古堡石墙跌落,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喃喃的“脚痛”。他的死因,至今仍未能说服多数人。
死无对证,让陈峰的辩解在法庭上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可供腾挪的“证据缺口”。然而,将一切推给逝者的策略,虽在法律攻防上制造了迷雾,却也引发了强烈的道德质疑。
法院最终穿透迷雾,认定陈峰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巨额资金的事实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000万元。推给幽灵的罪责,依然重重落回了生者的肩头。
第二宗罪:550亿抽血帝国,辩称“行业刀尖舔血”
法院判决首柄利剑,直指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证监会处罚书揭示的真相触目惊心: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航集团及关联方如巨型水蛭,系统性地吸干了旗下9家上市公司的血液,占用资金总额高达550.112亿元。仅海航控股一家,就被抽走320亿元巨资,上市公司彻底沦为集团的“提款机”。
面对这足以压垮任何商业伦理的指控,陈峰的辩护却试图将深渊描绘成行业的寻常沟壑:
1. “航空业本就刀尖舔血”:他声称航空业天生背负沉重资金压力,集团集中调度资金是“生存必然”,违规挪用不过是行业常态下的无奈选择;
2. “我只是接盘侠”:他强调自己是在2018年联合创始人王健意外身亡后,在危机时刻临危受命出任董事长,此前庞大资金挪用“与我无关”;
3. “救火反成纵火犯”:他辩称2020年海南省政府工作组接管后,自己权力早已被架空。他甚至抛出“悲情牌”,在2024年11月的书面自述中承认曾挪用海航控股数亿元兑付P2P理财,声称是为了“避免数万员工血本无归”,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然而,现实比辩解残酷百倍。陈峰口中“避免血本无归”的数亿挪用,在高达290亿元的“聚宝汇”P2P黑洞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个吞噬了5万名投资者(近半为海航员工)的巨坑边,曾回荡着飞行员在内部论坛上绝望的哀鸣:“房贷还没着落!”
讽刺的是,当普通员工坠入深渊时,陈峰之子陈晓峰被曝挪用公款购买天价名画,部分高管亲属则在爆雷前夜精准抽身。
法院的判决如同一记重锤: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16亿元。陈峰口中“行业惯例”的遮羞布,在法律审视下苍白如纸。
第三宗罪:30亿骗贷腾挪,咬死“银行心照不宣”
另一项罪名——骗取贷款罪,将陈峰在资本钢丝上的舞姿暴露无遗。
2019年,一笔4.9亿欧元的香港贷款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为解燃眉之急,陈峰导演了一出“乾坤大挪移”:以虚构的“购买航材”名义,向邮储银行申请了30多亿元贷款。资金甫一到账,便如精准的手术刀般被切割、转移至境外,用于填补前述贷款的窟窿。
法庭之上,陈峰对此指控的辩解近乎“理直气壮”:
“邮储清楚钱是用来周转的!”他咬定银行对资金的真实用途心知肚明,所谓“购买航材”的合同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形式;
“哪家企业不这样腾挪贷款?”他再次祭出“行业潜规则”的大旗,试图将精心设计的骗局矮化为普遍存在的资金周转技巧。
然而,铁证如山。虚构的航材采购合同、环环相扣的资金流向、精密的造假链条,早已编织成一张标准的骗贷网络。法官当庭的诘问直指要害:“若银行真如你所说完全知情,又何需你们如此大费周章、精心伪造全套交易材料?”
这一问,让“潜规则”的托辞瞬间瓦解。
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面对合并执行十二年的刑期,陈峰当庭喊出的“上诉”,是他绝望中的最后一搏。
若上诉失败,维持原判,陈峰走出监狱大门时,将是一个年届八旬的老人。他赌上的,是生命中最后的自由时光,以及对历史书写终局评价的微弱影响力。
这场跨越三十年的商界浮沉录,终以刑事判决写下血红的注脚:资本无禁区,但是,法律有铁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