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3块一碗被老太投诉,被通知整改看到重营业后价格老太后悔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 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及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加工处理。

"你这凉茶怎么这么便宜?肯定有问题!"

"大妈,我们用料实在,童叟无欺..."

"别跟我废话,3块钱能有什么好东西!"

炎热的午后,繁华街头的凉茶摊前,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指着价格牌大声质疑。

围观的路人越聚越多,摊主满脸无奈地擦着汗。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场风波即将席卷这个平静的街角。



01

七月的广州,骄阳似火。梧桐街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在街角的一处阴凉地带,一个简陋的凉茶摊已经经营了整整八年。

摊主叫刘建国,今年48岁,皮肤被长年累月的阳光晒得黝黑发亮。

八年前,他从纺织厂下岗后,用仅有的几千块钱积蓄支起了这个凉茶摊。摊位不大,就两米见方,几张简单的塑料桌椅,一口大铁锅,还有几个装着各种草药的透明玻璃罐。

"老刘,来碗夏枯草。"一个穿着工作服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好嘞,马上就好。"刘建国熟练地抓起一把夏枯草放进小锅里,加水煮开。不一会儿,一碗清香的凉茶就煮好了。

"还是3块?"

"对,还是3块。"刘建国笑着接过钱,"老李,你在附近工地干活这么多年,我这凉茶从来没涨过价。"

李师傅端起碗一饮而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爽!这大热天的,喝你这凉茶比什么饮料都管用。"

刘建国的凉茶摊在梧桐街小有名气。不是因为装修豪华,也不是因为品种繁多,而是因为价格实惠、用料地道。3块钱一碗的价格,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确实算得上良心价。

每天早上6点,刘建国就会准时出现在摊位上。先是清洗各种器具,然后开始熬制当天的凉茶。夏枯草、金银花、菊花、罗汉果...每一样草药都是他亲自去药材市场挑选的。



"做生意要有良心,"这是刘建国的口头禅,"我这凉茶虽然便宜,但绝对不会偷工减料。"

街坊邻居们都认识这个憨厚的老刘。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建筑工地的工人、过路的游客,都是他的常客。有时候碰到实在没钱的流浪汉,他也会免费送上一碗。

"刘师傅,生意不错啊。"隔壁卖烧饼的王大嫂笑着打招呼。

"还凑合,能维持生活就行。"刘建国一边忙活一边回答,"我这小本生意,就图个安稳。"

确实,刘建国的凉茶摊虽然每天都有不少顾客,但利润微薄。3块钱一碗的凉茶,除去草药成本、摊位费、水电费,每碗能赚个一块多钱就不错了。一天下来,最多也就是百十块钱的收入。

但刘建国很知足。比起当年在纺织厂的死工资,现在虽然辛苦一些,但至少不用看别人脸色,也能养活一家老小。

他的妻子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儿子刚刚大学毕业,还在找工作;老父亲已经七十多岁,身体也不太好。一家四口人,全靠他这个小摊子维持生计。

"便宜有便宜的道理,"刘建国经常这样对顾客说,"我不图发大财,就希望大家都喝得起。"

这天下午两点多,太阳正毒。刘建国刚刚送走一波午休时间来喝凉茶的上班族,正准备收拾一下摊位,一个穿着白色短袖、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走了过来。

老太太叫张秀琴,今年63岁,是附近小区的居民。退休前,她在区政府机关工作,担任过办公室主任,性格比较强势,说话直来直去。

"老板,你这凉茶多少钱一碗?"张秀琴站在摊位前,目光在价格牌上扫来扫去。

"3块钱一碗,大妈您要喝什么?夏枯草清热下火,金银花清热解毒..."

"3块钱?"张秀琴皱起了眉头,"这么便宜?"

"是啊,我们这儿一直都是这个价。"刘建国以为老人家是嫌贵,赶紧解释,"大妈,我这凉茶用料实在,虽然便宜但绝对不掺假。"

谁知张秀琴的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你这凉茶怎么这么便宜?肯定有问题!"老太太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

刘建国愣住了,这还是他第一次碰到嫌价格太便宜的顾客。

"大妈,我们用料实在,童叟无欺..."

"别跟我废话,3块钱能有什么好东西!"张秀琴指着摊位上的草药罐子,"你看看现在物价多贵,一瓶矿泉水都要3块钱,你这凉茶才3块钱,不是有问题是什么?"

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争吵吸引了过来。

"老太太,您是不是搞错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忍不住说道,"便宜不是好事吗?现在哪里还能找到3块钱的凉茶?"

"你懂什么?"张秀琴转头看向女孩,"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么便宜的东西,不知道用的什么材料,万一喝坏了肚子怎么办?"

刘建国急得满头大汗:"大妈,您误会了。我这草药都是去正规药材市场买的,绝对没问题。您看,这是我的营业执照,这是健康证..."

"谁知道你这证件是真是假?"张秀琴根本不听解释,"我告诉你,像你这种小摊小贩,最喜欢坑害老百姓了。"

"大妈,我在这儿开了八年了,街坊邻居都认识我,我怎么可能坑人呢?"刘建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

"开了八年又怎么样?说不定就是因为没人管,你才敢这么胆大妄为!"张秀琴越说越激动,"3块钱的凉茶,成本得多少?你不赚钱?赚钱的话草药质量能保证吗?"

围观的人群中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

"这老太太是不是有病啊?便宜还不好?"



"人家摊主也不容易,干嘛这样为难人家?"

但也有人开始怀疑:"说得也有道理,现在什么都涨价,这凉茶确实便宜得有点不正常。"

"是啊,会不会真的有问题?"

刘建国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议论,心里着急得不行:"大妈,要不这样,您可以看看我用的草药,都是正品,绝对没问题。"

他打开几个装草药的罐子,让大家看里面的材料。

"你看,这是夏枯草,这是金银花,这是菊花...都是从同仁堂进的货,有发票有凭证。"

张秀琴瞥了一眼,不屑地说道:"谁知道你这些是不是演戏给大家看的?说不定平时用的是别的便宜货,现在临时换了好的来蒙人。"

"大妈,您这话说得太过分了!"隔壁卖烧饼的王大嫂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刘在这儿做生意八年了,从来没出过问题,大家都信得过他。"

"就是就是,"几个熟悉的顾客也开始为刘建国说话,"我们经常在这儿买凉茶,从来没有什么不舒服。"

但张秀琴根本听不进去这些话,她认定了刘建国的凉茶有问题。

"我不管你们说什么,反正我觉得有问题!"她指着刘建国,"你这种无证经营的小摊贩,就应该好好整治整治!"

"大妈,我有证的,您看,这是我的营业执照,这是食品经营许可证..."刘建国赶紧拿出各种证件。

张秀琴看都不看一眼:"谁知道是真是假?反正我是不会在这儿买的,我还要提醒大家都不要买!"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大妈,您等等!"刘建国急忙叫住她,"您要是不信任我,可以免费尝一碗,没问题再付钱。"

"免费我也不喝!"张秀琴头也不回地走了,"你等着,我要去相关部门举报你!"

看着张秀琴离去的背影,刘建国呆立在摊位前,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围观的人群也慢慢散去,只剩下几个熟悉的街坊还在安慰他。

"老刘,你别理她,这老太太就是没事找事。"

"对啊,我们都知道你的凉茶好,不用担心。"

但刘建国心里很不是滋味。做了八年生意,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在做好事,为什么还要被人怀疑?

02

张秀琴回到家后,越想越生气。她坐在沙发上,拿起电话就开始打给各个部门。

"喂,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吗?我要举报一个无证经营的小摊..."

"什么?有证?那你们怎么监管的?3块钱一碗的凉茶,能有什么好东西?"

"我不管,你们必须去查!这种黑心商贩就是要严厉打击!"

挂掉电话,张秀琴又拨通了卫生监督部门的电话。

"喂,卫生监督所吗?我要举报梧桐街有个凉茶摊,卫生条件极其恶劣..."

"什么叫没有看到?我作为一个市民,有义务监督这些不良商家!"

连续打了几个电话后,张秀琴还是觉得不解气。她想起了自己在小区业主群里的影响力,立刻拿起手机开始发消息。

"各位邻居注意了!梧桐街有个黑心凉茶摊,3块钱一碗,明显是用劣质材料做的,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很快,群里就热闹起来了。

"张阿姨,你说的是哪个摊子?"

"就是街角那个,老板是个中年男人,看着就不像好人。"

"3块钱确实便宜得有点过分,现在什么都涨价,他怎么可能不涨?"

"肯定有猫腻,说不定用的是工业原料!"

张秀琴看着群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自己,心里很有成就感。她觉得自己是在为民除害,是在做一件正义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10点,刘建国正在摊位上忙碌着。几个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你好,我们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有人举报你这里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请配合我们检查。"

刘建国心里一紧,但还是礼貌地配合:"好的,没问题。我的证件都在这里。"

执法人员接过证件仔细查看,又检查了摊位上的各种设备和原材料。

"这些草药的进货凭证有吗?"

"有的有的,都在这里。"刘建国赶紧拿出一摞发票和单据。

执法人员一一核对,又用专业设备检测了凉茶的成分。

"从目前检查的情况来看,你的证照齐全,原材料也有正规进货渠道。"执法人员说道,"但是有群众反映你这里存在价格异常的情况。"

"价格异常?"刘建国不明白,"我这价格一直都是3块钱,从开业到现在从来没变过。"

"3块钱确实比较便宜,"执法人员说道,"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便宜吗?"

刘建国苦笑了一下:"我这就是小本经营,不图赚大钱,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行。而且我在这儿开了八年了,老顾客都习惯了这个价格,突然涨价的话他们也接受不了。"

"你这样的价格,利润空间很小,会不会在原料上缩减成本?"

"绝对不会!"刘建国立刻回答,"我宁愿自己少赚点,也不会在原料上做文章。您看,这些草药都是正品,有发票有凭证,您可以随便检测。"

执法人员又检查了一遍,确实没发现什么问题。

"从检查结果来看,你这里暂时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但是鉴于有群众举报,我们还是要求你停业整改三天,对摊位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三天后再来复检。"

"停业三天?"刘建国急了,"同志,我这小本生意,一天不开张就没有收入,三天的话..."

"这是按程序办事,"执法人员态度坚决,"如果真的没问题,三天后自然会让你重新营业。"

看着执法人员离去的背影,刘建国瘫坐在小凳子上。三天不开张,意味着三天没有收入,可是家里的各种开销一天都不能停。老父亲的降压药快没了,妻子也该去医院复查了,这些都需要钱。

"老刘,怎么了?"王大嫂看到他这个样子,赶紧过来询问。

刘建国把情况简单说了一遍,王大嫂气得直跺脚:"这老太太也太过分了!明明没有问题,非要举报人家!"

消息很快在街上传开了。许多熟悉的顾客都为刘建国感到不公,纷纷过来安慰他。

"老刘,你别担心,我们都相信你。"

"对啊,我们喝了这么多年你的凉茶,从来没出过问题。"

"那个老太太就是闲得慌,没事找事。"

但也有一些人开始怀疑,觉得执法部门既然来检查,肯定是有原因的。

"也许真的有问题呢?不然为什么要停业整改?"

"对啊,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这么多,小心一点总没错。"

刘建国听着这些议论,心里五味杂陈。他开始收拾摊位上的东西,准备回家。

就在这时,张秀琴又出现了。她看到执法人员离开,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怎么样?我就说有问题吧!"她对着围观的人群大声说道,"你们看,执法部门都来了,还让他停业整改!"

"大妈,执法部门只是例行检查,没说有什么问题。"有人为刘建国辩护。

"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停业整改?"张秀琴反驳道,"我告诉你们,我在政府部门工作了几十年,最了解这些程序了。没有问题的话,根本不会让停业!"

她的话让一些本来还在犹豫的人开始相信她的说法。

"看来真的有问题。"

"幸好没有买他的凉茶。"

"以后可得小心这种便宜货了。"

刘建国默默地收拾着摊位,没有和张秀琴争辩。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等三天后的复检结果。

"老刘,你别理她。"王大嫂走过来帮他收拾东西,"我们都相信你。"



"谢谢大嫂。"刘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想老老实实做生意..."

看着刘建国收拾完摊位离开,张秀琴满意地点了点头。她觉得自己为街坊邻居做了一件好事,清除了一个隐患。

当天晚上,张秀琴在小区里碰到了几个熟悉的邻居,立刻开始讲述自己的"英勇事迹"。

"你们知道吗?今天梧桐街那个黑心凉茶摊被查封了!"

"真的?怎么回事?"

"还不是我举报的!"张秀琴一脸得意,"我早就看那个摊子不顺眼,3块钱一碗的凉茶,能有什么好东西?果然被我说中了!"

"张阿姨真是厉害,为我们小区除了一害!"

"就是啊,现在这种黑心商贩太多了,幸好有张阿姨这样的热心人。"

听着邻居们的夸赞,张秀琴心里美滋滋的。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保护了大家的身体健康。

03

停业整改的三天里,刘建国过得非常煎熬。没有收入来源,但各种开销一分不能少。老父亲的降压药用完了,他只能四处借钱去买。妻子原本约好的复查也只能推迟。

"爸,你别担心,三天后就能重新开业了。"儿子小刘安慰他说道。

"但愿吧。"刘建国长叹一口气,"我真不明白,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遭遇这种事情?"

三天来,他一遍遍地回想着那天的情况,试图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做错什么。

第三天下午,刘建国按照要求对摊位进行了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他把每一个角落都清理得干干净净,把所有的器具都消毒了好几遍。

第四天上午,执法人员如约而至,对摊位进行复检。

"清洁工作做得不错,"执法人员满意地点点头,"我们再检测一下水质和原料。"

经过一番检测,所有指标都正常。

"检测结果显示,你这里各项指标都合格,可以正常营业了。"执法人员说道,"但是要注意保持卫生,定期清洁消毒。"

"好的好的,谢谢您!"刘建国激动得差点掉眼泪。

重新开业的第一天,许多熟悉的顾客都来捧场。



"老刘,这几天没喝到你的凉茶,还真有点不习惯。"

"是啊,其他地方的凉茶又贵又不好喝。"

"你这儿重新开张真是太好了!"

看着熟悉的顾客,听着熟悉的话语,刘建国心里暖暖的。这些人的信任,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之前的事情开始对他有所怀疑,不敢再来买凉茶了。

"虽然现在重新开业了,但谁知道是不是暂时整改一下?"

"对啊,还是小心点好,万一真的有问题怎么办?"

刘建国听到这些议论,心里很难受,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几天过去了,摊位的生意逐渐恢复了正常。大多数老顾客还是选择相信他,继续来买凉茶。但总体来说,客流量比以前少了一些。

这天下午,张秀琴又路过了梧桐街。她看到刘建国的摊位重新开业,心里有些不高兴。

"怎么又开始营业了?"她嘀咕着,"看来整改得不彻底啊。"

她走近摊位,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问题可以举报。但是看了一圈,她发现摊位比以前更干净了,各种器具都亮闪闪的,显然经过了认真的清洁和消毒。



"还是3块钱?"她看着价格牌,皱起了眉头。

"是的,还是3块钱。"刘建国看到她,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礼貌地回应。

张秀琴没有说什么,转身走了。但她心里还是觉得不对劲,总觉得这么便宜的凉茶肯定有猫腻。

回到家后,她又开始在业主群里发消息。

"大家注意,梧桐街那个凉茶摊又开业了,大家还是不要去买,肯定还是有问题的。"

但这次,群里的反应没有上次那么热烈。

"张阿姨,人家不是已经整改完了吗?"

"对啊,既然能重新开业,说明没什么大问题。"

"我觉得3块钱挺便宜的,偶尔喝一次应该没关系吧。"

张秀琴看着群里的反应,有些失望。她觉得大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是太轻信这些小商贩了。

04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九月。刘建国的凉茶摊经过那次风波后,生意逐渐稳定了下来。虽然客流量比以前略有减少,但基本上还能维持生活。

这段时间里,刘建国更加注意摊位的卫生和服务质量。他每天都会彻底清洁摊位,定期更换各种器具,确保万无一失。

"做生意就是要经得起检验,"刘建国经常这样对自己说,"只要问心无愧,就不怕任何检查。"

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许多顾客发现他的服务比以前更好了,摊位也更干净了,对他的信任度反而增加了。

"老刘,你这摊位现在看起来真干净,比以前更好了。"

"是啊,虽然之前遇到了一些麻烦,但也让你的生意更规范了。"

刘建国听到这些话,心里很欣慰。他觉得那次风波虽然让他吃了不少苦,但也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天上午,刘建国正在摊位上忙碌着,突然看到一群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他心里一紧,以为又是来检查的。

"您好,我们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领头的人说道,"我们是来通知您一个好消息的。"

"好消息?"刘建国有些疑惑。

"经过我们的调查和评估,您的凉茶摊被评为了'诚信经营示范户',我们特地来颁发奖牌。"

刘建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个月前还被人举报,现在竟然成了示范户?

"您的摊位不仅证照齐全,而且价格公道,服务优质,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工作人员继续说道,"特别是您坚持多年不涨价,为市民提供平价优质的凉茶,体现了诚信经营的理念。"

接过奖牌的那一刻,刘建国的眼眶湿润了。这块奖牌对他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认可和支持。

消息很快在街上传开了。许多顾客都来祝贺刘建国,街坊邻居们也为他感到高兴。

"老刘,你看,还是好人有好报!"

"就是啊,那个举报你的老太太现在该后悔了吧!"

"诚信经营示范户,这可是很高的荣誉啊!"

听着大家的祝贺,刘建国心里暖暖的。他把奖牌挂在摊位最显眼的位置,继续认真地为每一位顾客服务。



张秀琴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当她知道自己曾经举报的凉茶摊竟然成了"诚信经营示范户"时,心情非常复杂。

"怎么可能?"她在家里来回踱步,"3块钱一碗的凉茶,怎么可能是诚信经营?"

但事实就摆在那里,不容她不信。她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否正确,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几天后,张秀琴忍不住又路过了梧桐街。她看到刘建国的摊位前挂着醒目的奖牌,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摊位前还是有很多顾客,价格牌上依然写着"3块钱一碗"。但现在,这个价格在她眼里有了不同的含义。

"也许,也许我真的误会了?"她心里开始有了动摇。

就在这时,她听到了两个顾客的对话。

"老刘这凉茶确实便宜,但用料很足,比那些大店的还好喝。"

"是啊,现在像他这样实在的商家不多了,难怪能被评为示范户。"

张秀琴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听着这些对话。她开始意识到,也许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也许,3块钱一碗的凉茶,确实是因为商家不贪心,而不是因为质量有问题。

但是,让她当面向刘建国道歉,她还是做不到。毕竟,她在小区里已经把这件事说成了自己的功劳,现在改口的话,面子上过不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建国的生意越来越好。"诚信经营示范户"的招牌为他带来了更多的顾客,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故事。

有记者来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低的价格。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刘建国朴实地回答,"做生意要有良心,不能只想着赚钱。老百姓挣钱不容易,能让大家花最少的钱喝到最好的凉茶,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价值。"

这篇报道刊登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更多的人知道了梧桐街这个诚实的凉茶摊主,也有更多的人来支持他的生意。

张秀琴也看到了这篇报道。看着报纸上刘建国诚恳的笑容,她心里五味杂陈。她开始真正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公正。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一个更大的变化即将到来,这个变化将彻底颠覆所有人的认知,也将让张秀琴彻底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十月的一天,刘建国正准备像往常一样开摊营业,却发现摊位前围了很多人。

"怎么回事?"他挤进人群,发现大家都在看一张贴在墙上的通知。

通知的内容让他震惊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