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到来,持续高温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成为急性肠胃炎爆发的温床。近期各大医院消化科门诊量激增30%,其中多数患者表现为突发呕吐、腹泻伴发热。究其原因,高温环境下食物易变质、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空调房内外温差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共同构成了夏季肠胃健康的"三重威胁"。
![]()
菌群失衡:急性肠胃炎的隐形推手
研究表明,急性肠胃炎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特征:有益菌数量锐减50%以上,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异常增殖。这种微生态失衡会削弱肠道屏障功能,使病原体更易入侵。值得警惕的是,一次急性肠胃炎发作后,肠道菌群完全恢复需要2-3个月,期间可能出现反复腹泻、营养吸收不良等后遗症。
![]()
![]()
科学防护:从菌群调理入手
预防夏季肠胃问题需多管齐下:
饮食管理:避免生冷食物,食材充分加热,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
环境适应:空调温度控制在26℃以上,避免腹部直接受凉。
菌群养护:可针对性补充双歧杆菌等特定菌株。
菌群移植: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患者,可考虑粪菌移植(FMT)。最新临床数据显示,经过严格筛选供体和洗脱处理的FMT,可使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在4周内恢复至健康水平,急性发作频率降低89%。
![]()
![]()
特殊人群更需警惕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群体风险更高:
儿童肠道菌群稳定性差,发病后更易出现脱水
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可能诱发严重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高血糖环境会加剧肠道炎症
![]()
【健康小贴士】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高热不退,应立即就医。日常可定期检测肠道菌群状态,及时发现潜在失衡风险。记住: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才是抵御季节性疾病的长效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