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格总在人间的第885篇原创
注:
最近公众号的推送机制有改变,需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推送了,大家可以“星标”一下这个号。
某男粉留言,家境贫寒能不能考公务员,走从政这条路?
我并不了解他,他说家境贫寒,我们就默认家里没人在衙门当差了,那么对普通人家的苦孩子我的建议是,从政这条路不适合你,说两点原因。
第一个,叫做能力模型。
想在政府部门混出头,需要什么能力?是业务能力吗,不是,大部分公务员岗位不需要什么业务能力。
我并不是说公务员的业务能力都差,不是,很多人业务能力绝对厉害,而是说,政府内部的工作性质几乎没有创新性,尤其基层,不怎么需要你做出突破,解决从来没遇到过的难题。
政府做事更多讲究合法合规合流程,基本上你照着先例修修改改就可以,照章办事就可以。
体制内要混出头,最好是上头有人,但是一般人哪有呢,所以家境贫寒的苦孩子要混出头,需要具备的能力模型是指两件事。
第一个是宏观上了解你所在单位的权力结构,以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上级部门的关系紧密度。
比方说谁的背后是谁,谁是谁提拔的,谁跟谁干了多少年,谁和谁存在竞争关系,某件事发生会导致权力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不光需要极强的信息搜集能力,而且,还要对体制内人员升迁的惯例和套路,有非常深的理解。
之前我拆解《人民的名义》里,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意外身故,最高检反贪局侦察处处长侯亮平前去履新,当时我拆过两个桥段:
其实这场戏里还有一个人,今天也拆一下,就是陈海生前的副手,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吕梁。
空降兵侯亮平的到来让吕梁极为不满,因为在他心中,陈海出了事,自己就该成为代局长主持工作,后面再扶正。
所以和侯亮平的第一次见面,吕梁当场就没给侯亮平好脸色。
直到后来吕梁慢慢意识到,侯亮平哪里在意当这个地方上的反贪局长,人家这次来汉东省就是来刷简历的,完事后必然调回北京“另有他用”,吕梁这才开始积极配合侯亮平的工作。
今天我们以上帝视角来看,脉络一清二楚,但是当时身在其中的吕梁却未必看得清形势。
老政法吕梁尚且如此,你一个家境贫寒的苦孩子,进到体制内两眼一抹黑,怎么可能把这些“权力结构”搞清楚呢,多少普通人体制内一生郁郁不得志,不就因为这个。
以上是宏观层面,再来说能力模型的第二个,就是在微观上处理好人际关系。
我举个例子,也考验一下读者们的水平:
现在有一个被大领导排斥的小领导,来你部门任职成为二把手,你作为下属,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这位领导?
或者说,你在对方面前展现的服从度,应该到一个什么程度?
一看这个题目,很多同学估计半天都反应不过来,更不要说能不能想到,即使想到,临场也未必能做到恰到好处。
这其中话术的拿捏,层层递进和及时转折,既要显示热情又要把握距离,就属于微操层面的人际关系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属于“杠杆”技能,尤其在体制内,用得好,成为正面杠杆,影响力乘十乘百,用得不好,哪怕一句话说错,多做十件实事也未必能挽回。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能力可以通过成年后的学习得到提升,但是大部分混得好的都是靠“家学”,就是父母那一代人的熏陶,非常隐蔽且强大。
我当年做投资时常常跟地方政府打交道,家学渊源的官员说话的方式和气度,根本不是一个草根出身的技术型官员可比。
写到这里,八卦一件听说来的陈年旧事。
有一个我不能提及名字的人物,他担任市委书记时接待来访的省委书记,据后来随行的官员回忆,此人气场之强势,格局之大开大阖,话题把控之挥洒自如,一开始省委书记还能勉强应付,待到谈话结束,俨然已“成了他的迷弟”。
今天如果让我来评价,这固然跟个人性格相关,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家庭背景和家学的影响最为深远。
回到正题,家境贫寒的苦孩子,以我这些年提供付费咨询的经验看,他们很多人的父母本身就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对处理人际关系有抵触心理,不屑一顾,或者自视清高。
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停留在底层。
于是,他们这种思维方式自然而然被孩子继承,既不屑于学习,也无从学习,等他进了体制内,混个基层还勉强,稍微上点层次就不懂怎么应付了。
以上宏观和微观,就是家境贫寒的苦孩子混体制时在能力上的先天劣势。
下面简单提下第二点,对欲望的考验。
大家要是留意新闻,可以看到大量落马官员的忏悔都非常相似,就拿《人民的名义》一开场被查的贪官赵德汉来说。
赵德汉被侯亮平查出一面墙的人民币后,哭着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己贪来的钱“一分都不敢花”,但还是忍不住想贪。
原因在哪,在于赵德汉就是典型的家境贫寒苦孩子出身。
(“农民的儿子”赵德汉)
体制内的确存在信仰坚定,视金钱如无物的草根官员,但是,这种信仰在巨量金钱诱惑加外部压力面前,到底能抵抗多久,就因人而异了。
我只能说,一个人从未拥有过巨量财富,他对财富的渴望从没被满足过,一旦有机会,铤而走险的概率就会陡增,许多普通人咒骂贪腐官员,其实他们跟这些官员的唯一区别只是,他手里没这个权力。
我不是为谁开脱,而是想说,这就是人性。
当然了,有没有家境贫寒的苦孩子从政做得很好呢,有的,不过,我提一个醒,除非个人信仰极坚定,悟性极高,同时运气极好,否则,要么干一辈子混个小科员到头,要么出头以后,在欲望和党纪国法之间煎熬。
你必须提前掂量清楚。
好了,不适合从政,家境贫寒的苦孩子适合走哪条路呢?
很简单,去体制外先赚钱。
你的父母什么都没有给你,所以你是第一代,第一代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经济上的富裕。
经济上的富裕实现后,你的下一代再考虑从政,这样他不但不需要靠公职敛财,还能依仗父兄的财富在仕途上走得更顺。
除了不缺钱花,能赚钱的父母通常也能给到基础的家学熏陶,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很多人一说起人际关系,一说起官场的人情世故,就说这是几千年的国情,这是没见识的表现,殊不知从商及政,全世界都是同样的道理。
电影《教父》里,老教父为儿子们的安排就是老大继承家业,老三投身政界。
电影末尾,老教父对老三麦克说。
“……我一生拒绝做一个傻子,拒绝让那些大人物在背后提着线,像木偶一样操纵我,这是我的命运,但是我也曾希望过,有一天当你长大,也能成为提线的那个人,成为柯里昂参议员,柯里昂州长……"
(电影海报上的提线木偶)
只是没想到教父突然被暗杀,原本为从政准备的麦克只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杀掉仇人毒枭和黑警,但是也从此断了从政的可能。
说到底,政治是比商业更高阶的游戏,也是比商业难得多的游戏。
没有经济支撑的人去玩政治,太危险;商业做大以后,背后没有政治保护,又太脆弱。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第一代不要从政,你先努力把钱赚到就已经很好了。
要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国家如此,家族亦如此。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影响120万人的职业规划咨询专家。
往期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