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合肥蜀山区南七街道航鑫家苑小区,昔日堆积杂物的楼道变得整洁通畅,曾经斑驳的墙面洁白平整,居民们在新落成的休闲广场上惬意纳凉……
近年来,蜀山区南七街道以小区品质提升为抓手,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长效赋能等精细化管理路径,为居民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南七街道住宅小区干净整洁,和谐有序。
力量下沉一线 让“独角戏”成为“大合唱”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市区两级把力量下沉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及社区基层治理。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每位市民都成为城市形象和文明的“守护者”。
从今年5月开始,来自市、区和街居的党员干部组成“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每周抽出半天时间,集中深入辖区不同老旧小区,开展环境治理行动,推动辖区老旧小区实现“洁净美”的转变,惠及群众15000余人。
在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街道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家园。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蜀山区持续推动资源、力量、服务向基层下沉,深入开展“党群齐心周周行动”,组织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每周利用半天时间,深入一线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及社区基层治理,发挥集中攻坚、督导协调、宣传服务等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区领导带头、部门参与、属地协同、带动群众”的工作格局。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让“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局面不断升温,让群众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再提升。
在金环花园小区,新增的休闲广场焕然一新。
实施精网微治 让基层“末梢”成为“前哨”
老旧小区的“逆龄”蜕变,源于一套“靶向治疗”的精细治理方案。
精准“把脉”瞄准短板,南七街道各社区组织网格员全面进楼栋排查,给小区做全身“CT”,形成精准的“问题清单”。
靶向“开方”系统治理,南七街道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三清一分类”精准整治方式:清围墙乱象、清空间侵占、清楼道隐患,分类处置促循环。在持续8周的义务劳动中,志愿者们累计清运垃圾44车、废旧家具42件,拖离僵尸车23辆,整治私占菜地41处,清除小广告200余处,消除飞线充电隐患76起。
在金环花园小区,新增的156个停车位让“抢车位”成为历史;锅炉厂宿舍更换800米老化管网后,“雨天积水、晴天堵塞”成为过往;航鑫家苑的防汛泵房即将竣工……50件民生实事落地,多元力量各持“绣针”,以精细入微之工,“绣”出百姓幸福生活的锦绣篇章,共同勾勒出城市充满温度与希望的民生面貌。
老旧小区的蜕变之路,正是基层治理从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抵达”的生动注脚,真正实现了从“一时焕新”到“长久宜居”的治理跃迁。
数据赋能增效 让“民生”跟着“民声”走
民之安乐皆由治。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智能监控系统给小区装上‘智慧大脑’,现在有了‘电子眼’,啥问题都逃不过!”“我早上反映的停车位问题,下午就有人员对接了!”南七街道金环花园小区居民黄先生对街道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赞不绝口。100件急难愁盼全部办结,居民满意率达100%。
据介绍,南七街道在小区公共区域安装智能摄像头,结合天网系统高效监测小区内涝、公共安全、设施管养等隐患。通过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机制,落实“接诉即办”工作要求,问题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南七街道积极挖掘“南七老厂记忆”,在化机厂、航鑫家苑小区分别打造“化机1958”“梦想航班”项目,让老地方有了新动能;组织“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邀请老职工讲述奋斗故事,凝聚共建共识,让“工业锈带”蝶变“生活秀带”,形成治理、提升、巩固的良性循环。(徐疆眉 朱莲莲 代波 刘亚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