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发生一起“离奇命案”。在天津打工的谢中和妻子,还有两个女儿,一家4口在家包馄饨吃,结果吃完馄饨,一夜之间3人殒命,警察上门查案,迟迟搞不清原因,反倒也接连中招,险些一同殒命。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连警察也中招呢?
![]()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民警接到的一通报警电话说起。
2015 年 7 月 6 日上午,天津市某批发市场内,一大哥像往常一样在家中忙碌,突然一阵有气无力的敲门声传来。他打开门,只见邻居老谢满脸焦急,神志不太清的样子,用虚弱的声音央求他帮忙报警,称自己的妻子和小女儿似乎不行了。大哥闻言,心中一惊,赶紧拿起电话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往事发地点。当他们踏入谢中家时,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让这些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都大为震惊。
![]()
屋内陈设杂乱无章,屋顶上的吊扇吱吱嘎嘎地转动着,地上满是呕吐物、水渍以及打碎的玻璃。谢中的妻子霍某躺在地上,7 岁的小女儿躺在床上,两人身下都有呕吐物,已失去生命体征。谢中和 13 岁的大女儿还有一丝气息,被随后赶到的 120 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民警迅速对现场展开勘查,发现这里原本是一排仓库,谢中一家所住的房子是由第一间仓库改建而成。仓库前加了个小房间当作门厅,后面也隔出一个大房间,以增加居住面积。整个住所只有一个窗户和一扇门与外界连通,且门窗都完好无损,没有被撬过的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任何受伤迹象,结合屋内呕吐物等情况,警方基本认定这是一起中毒事件。
![]()
此时,警方急需确定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中毒原因,究竟是有人蓄意投毒还是食物中毒;二是确定所中之毒的种类。现场勘查人员仔细收集了所有与食物相关的物品作为样本,哪怕是垃圾桶里的包装袋也没有放过。另一组民警则马不停蹄地对死者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与此同时,医院传来好消息,谢中和大女儿经过抢救,暂时苏醒过来。在征得医生同意后,警方迅速对两人进行询问。原来,谢中和妻子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为节省房租,租住在这个仓库改建的房子里。两个女儿趁着暑假从老家来天津与父母团聚。
![]()
事发前一天,谢中的妻子带着女儿们去菜市场购买了馄饨皮、饺子皮、饺子馅等食材。当天中午,一家人吃的正是馄饨。然而,没过多久,两个女儿就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频繁呕吐。
起初,谢中和妻子以为女儿们是吃多了消化不良,并未太过在意。但随后,他们自己也出现了相同症状,一家人难受得连晚饭都没吃,便晕晕乎乎地睡去,以为睡一觉就能好转。谁知,一觉醒来,妻子和小女儿已不省人事,谢中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向邻居求助。
![]()
根据谢中的描述,警方初步判断,中毒源头很可能是那碗馄饨。但谢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却让这一推测陷入困境。他说,事发前一天的馄饨,自己和妻子吃得很少,大部分都被正长身体的女儿们吃掉了。
按照常理,如果馄饨有毒,应该是吃得少的大人症状较轻,而吃得多、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症状更严重才对。可实际情况却是,吃得少的谢中妻子死亡,而吃得少的大女儿却保住了性命。这一矛盾点让警方不禁怀疑,毒源或许并非馄饨。
![]()
很快,送往物证鉴定中心的检材检验结果出来了,所有送检物证中均未检测到有毒物质。这一结果验证了警方的怀疑,却也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从毒源调查案件真相的思路暂时行不通了,更糟糕的是,不确定中毒物质,医院对谢中和大女儿的抢救也陷入困境,两人的病情时好时坏,生命垂危。
无奈之下,警方再次进入案发现场。这一次,一位细心的民警在冰箱下面发现了许多蚊虫尸体。回想起第一次进入现场时,尽管地上有大量呕吐物,却不见一只苍蝇,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在这个集贸市场,环境并不理想,正常情况下,屋内应该有不少苍蝇、虫子、蟑螂等,但谢中家周围却异常干净,这实在太奇怪了。
![]()
此外,现场的一块小黑板也引起了民警的关注。黑板上有几个歪歪扭扭的 “毒” 字,经过与谢中小女儿作业上的笔迹对比,确定是小女儿所写。小女儿年仅 6 岁,还没学过 “毒” 字,那么她很可能是在哪里看到后临摹下来的。这是否意味着毒源就藏在谢中家中呢?
就在警方被 “毒” 字困扰时,噩耗再次传来,谢中的大女儿因抢救无效死亡。这让办案民警倍感压力,如果不能尽快确定中毒物质,谢中也可能性命不保。
好在法医经过尸检,并结合现场情况,推测谢中一家并非食物中毒,而是吸入了大量的某种磷化物气体导致中毒。于是,警方再次进入现场,这一次,他们重点寻找带有 “毒” 字的药品包装。在谢中的床底下,警方发现了一个白色编织袋,打开后,一股刺鼻气味扑面而来,里面装着小半袋白色颗粒状物体。警方迅速将这些白色颗粒送往检验科。
![]()
本以为这些白色颗粒会是解开谜团的关键,然而化验结果却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些白色颗粒是碳酸氢铵,一种常用的食品发泡剂,本身无毒。经调查,这些碳酸氢铵是谢中之前做蛋糕生意时剩下的。虽然碳酸氢铵会挥发产生氨气,但谢中一家人的症状与氨气中毒并不相符。案件侦破再次陷入僵局。
此时,负责调查谢中一家社会关系的民警有了新发现。他们在谢中的手机里发现了许多暧昧聊天记录,且暧昧对象不止一人。难道这是一起因爱生恨的投毒案件?警方立即对这些暧昧对象展开走访调查。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些人陆续被排除嫌疑,就连谢中的嫌疑也被排除了。警方又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谢中的妻子,但种种迹象表明,她并不知晓丈夫的这些事,也没有自杀的理由。
![]()
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两天多了,警方多次看到破案的曙光,却都一一落空,大家感到心力交瘁,甚至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刑侦支队大队长高洪刚回到家后,出现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的症状,起初他以为是中暑加上工作强度大所致,并未在意。但随后,一同办案的民警也接二连三地出现类似情况,而且在谢中家待得越久的民警,症状越严重。这让民警们意识到,谢中家的空气可能有毒!
警方再次全副武装进入案发现场,还请来了环保检测部门的专业人员对现场气体进行检测。果不其然,在两位死者居住的房间内,检测出了高浓度的磷化氢气体,基本可以断定,这就是夺走谢中妻女性命的罪魁祸首。
![]()
经过仔细排查,警方发现,谢中家隔壁的仓库里充斥着大量磷化氢气体。这间仓库中堆放着大量玉米,在一袋袋玉米的缝隙中,塞着许多小纸包。经化验,小纸包中的粉末是粮仓中常见的杀虫剂 —— 粮虫净,其主要成分磷化铝,遇水会分解出磷化氢气体,人吸入过量会导致死亡。
原来,仓库主人为了防虫,于 7 月 4 日晚买回 1 公斤粮虫净并分装成若干包放在玉米粒之间。第二天上午投放完,当晚天津就下起了雨。粉末状的磷化铝遇潮迅速分解,生成大量有毒的磷化氢气体。
![]()
而谢中家所在位置原本是隔壁仓库的一部分,中间虽做了隔断和吊顶,但吊顶上面的空间是完全连通的。
谢中家的吊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 “帮凶”,在它的转动下,大量磷化氢气体从吊顶上循环进入谢中家,尤其是谢中妻子和小女儿睡觉的地方,正好在吊扇正下方,吸入的有毒气体最多,因此不幸殒命,而谢中睡在距离吊扇较远的单人床上,才侥幸逃过一劫。
![]()
至此,这起离奇命案终于真相大白。粮仓使用人刘某某也因涉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如果没有粮仓中的危险物质,谢中的妻女也不至丧命,只可惜事实不容假设,我们只能由此警醒世人,避免悲剧重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