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栀子花的幽香沁人心脾,不仅具有观赏意义令人心情舒畅,更是中医传承千年的药用瑰宝。栀子花又名山栀子、木丹、黄果子等,其入药部分主要为成熟果实,是治疗实热证的核心药物,具有“泻火不伤证,清热不留湿”的特点。
![]()
栀子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皰齄鼻,白癞,赤癞,疮疡”。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能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胃中热气等症。
古方中有不少栀子的身影,如最经典的栀子豉汤可治疗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栀子柏皮汤可治疗伤寒身黄发热;黄连解毒汤可治疗大热发燥、吐血、瘀斑以及外科疮疡中毒等。现代常用药龙胆泻肝丸里面也有栀子的身影,主要治疗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小便色黄、带下湿热等。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栀子苷、去羟栀子苷、栀子酮苷、山栀子苷、β-谷甾醇、藏红花苷、熊果酸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胆、降血压的作用。
栀子花茶饮搭配
栀子花+莲子心+淡竹叶:适用于心火旺致口疮、失眠者。
栀子花+白茅根:适用于小便黄赤、轻度水肿或湿热体质者。
栀子花+菊花:适用于暴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者。
栀子花瓣+蜂蜜:适用于大便干燥难解,肺热咳嗽者。
![]()
重要提醒:
1.栀子性味苦寒,易伤脾胃阳气:脾胃虚寒者、体虚久病者慎用或忌用。
2.孕妇慎用:其寒性及活血之效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3.不可替代药物:栀子属于药食同源,用于养生保健及辅助调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务必及时就医。
4.遵医嘱,控剂量:栀子果实药效强于花朵,内服需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
食疗推荐——栀子槐花粥
材料:栀子8克,槐花12克,粳米150克。
做法:将栀子、槐花碾成细末备用,将粳米煮成稀粥状,加入栀子末、槐花末稍煮即可,可加入适量食盐或糖增加口感。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