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给大儿子50万,我说她偏心,她转身给我一个红本本,我愣住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您太偏心了!凭什么大哥一家能拿到五十万,我们什么都没有?"我站在婆婆面前,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客厅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婆婆面无表情地看着我,突然转身走向书房。当她再次出现时,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本子。"给你。"她将红本本递到我手上,眼神复杂。

我低头一看,是一份市中心三居室的房产证,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我和丈夫的名字。

01:

我叫林小雨,嫁给了张家二儿子张明。认识张明前,我在一家外企做销售,工作稳定收入不错。那时我刚满二十七岁,家里人开始催婚,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明。

张明比我大两岁,是一名工程师,性格温和,为人踏实。我们交往半年后,他向我求婚,我欣然同意。婚前,我去张家拜访,第一次见到了张明的父母和兄嫂。

张父是退休教授,张母曾是国企中层,两人都很和善。张明的哥哥张强比他大三岁,在家族企业做管理,性格外向活跃。张强的妻子刘丽则是典型的家庭主妇,看起来温婉贤惠。

婚礼前,婆婆单独找我谈话:"小雨,我们家没有偏心谁的习惯,但强强结婚早,已经有孩子了,家里确实给了些支持。你和明明结婚后,我们也会尽力帮衬。"我当时点头应允,没太放在心上。

婚后我和张明租房居住,两人收入都不错,日子过得舒适。张明孝顺,每周都会抽时间回父母家看望,我也常常一起去。表面上,家庭关系融洽,但我渐渐察觉到一些不对劲。

每次家庭聚会,话题总是围绕着张强一家转。张强的孩子考试成绩好了,全家欢喜;张强公司升职了,父母与有荣焉。相比之下,我和张明的成就似乎总是被轻描淡写地带过。

更让我不舒服的是,张家父母总是对张强家的经济状况格外关心。有次张强随口提到想换车,没两天张父就问他看中了什么车型,需要多少钱。而当张明提起我们打算买房时,父母只是说"年轻人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



这种差异让我心里渐渐积累起不满,但张明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每当我表示不满,他总是说:"哥哥家有孩子,父母心疼孙子很正常。等我们有了孩子,肯定也一样。"

婚后第二年,我和张明有了积蓄,准备买房。看了几处房子后,发现价格比想象中高出不少。就在我们犹豫不决时,一次家庭聚餐彻底打破了平静。

02:

那天是老爷子的七十大寿,全家聚在一起吃饭庆祝。席间,张强举杯感谢父母:"爸妈,多亏了你们支持,我才能在这行站稳脚跟。那五十万救了我的公司,现在效益不错,这是孝敬您二老的。"说完,他递上一个红包。

我手中的筷子顿时停在半空。五十万?什么时候的事?张明似乎也很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婆婆笑着收下红包,说道:"你有心就好,公司运营要紧。"

饭后,我拉着张明到阳台质问:"你哥拿了家里五十万你知道吗?"张明摇头:"不清楚,可能是他公司周转困难时借的。"

"借?那为什么我们买房时没人提出要帮忙?"我越想越气,"你们家到底把我们放在什么位置?"

张明试图安抚我:"可能是我们没开口问。再说,哥哥家有孩子,负担重,父母帮衬是应该的。"

"所以我们就该被区别对待?"我直视张明的眼睛,"这不公平,张明,这根本不公平!"

回家路上,我和张明陷入沉默。那五十万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我心里。如果有那笔钱,我们就能轻松付首付,不必为房贷压力挤压生活质量。而现在,张强一家住着宽敞的房子,开着好车,我们却还在为买房发愁。

接下来几天,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张明看出我的不悦,提议周末回父母家当面问清楚。我同意了,心想是时候把话说开。

周六,我们回到张家。刚好张强一家也在,两个孩子在客厅玩耍,笑声不断。看到这幅温馨的场景,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