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份数据出来,总体上不达预期,但很多网友有一个疑问,GDP增速同比增长5.2%,这难道不是经济复苏最有力的证明吗?不仅仅是瓜众,很多专家也有同样的思维定式,那我们就谈谈GD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它的确是中国二元经济的定海神针,但定义不了经济复苏。
先看看六月各项指标:
GDP 增速: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2%,环比增长 1.1%。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 0.1%,环比下降 0.1%,降幅比上月收窄 0.1 个百分点。这个指标上不去,不管GDP增速是多少,都意味着没有改变总需求不足的趋势。
![]()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 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 3.6%,降幅比上月扩大 0.3 个百;不达预期,这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已经连续32个月下降,清楚了这一点,就清楚了七月为什么会启动指令性反内卷,从上至下直接下达任务,指标定下了,地方自己动手切除肿瘤,切哪一块自己决定。
外贸:进出口总值 5环比增长 1.3%,同比增长 3.9%。不排除是对抗关税战的一种积极姿态,在以价换量,毕竟美国还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二季度受对等关税影响,同比下降了20.8%,而关税战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
楼市价格:70 大中城市中,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3.0% 和 4.6%,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5.8% 和 6.7%。中国经济已经绑在房地产的车轮上,房地产不回暖,不要谈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
土地出让金:截至 6 月 25 日,300 城宅地出让金同比增长 24.5%。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除了GDP增速,所有核心指标都不达预期,那么。结论是明确的。
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GDP与核心指标的背离?
要说明这一点,就要说明GDP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在经济衰退时,稳经济的定海神针。
GDP反映经济总量,对中国而言,证明了政府推动下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是可以计划的;哈耶克说的很清楚,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可以计划供应端,计划不了需求端,如果需求不足,继续强化供应端,无疑是在拉开生产与消费无法闭环的口子,这种GDP经济短期有效,长期逆火。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保GDP?
![]()
林毅夫是凯恩斯主义的推动者,曾经预测中国经济将以两位数增长,一直保持二十年,从他预测后,中国经济再也没有上过两位数,一路保九、保八,到了保七时,有人还发火了,谁说要保七了?2012年后总体是下降趋势,政策的重点一直都是这个GDP,具体地说是为了通过投资和扩大财政赤字,阻止经济的下行趋势,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出问题不是在2016年,也不是在2025年,从2012年开始已经有了症状。中国式的凯恩斯主义是有代价的,从近十年的情况看,稳住了经济,也拉开了需求不足的口子,叠加了巨大的债务,因为二元结构定义了效率递减的趋势,过去拉动一元钱GDP要投三元,现在要投九元;2008年大放水,GDP增速达到了11.9%,2025年同样是大放水、并将财政赤字从3%扩大到4%,实现了5.2%的增长,只能说是稳住了大盘。
稳住经济大盘,是政策的主要目标,更积极的目标是:要让超发的货币形成生产到消费良性闭环,最终要让钱流到消费者手中,否则,就不可能快速走出通缩周期。
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政府力量不够,政策有力量稳住GDP,稳住GDP也就稳住了总盘,但是,2025年货币工具、财政工具两大工具齐上,没有复制2008年的趋势,核心指标上不去,说明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这才是问题。
房地产可以说是大众视距内的观察,2025年在各项政策的调节下,楼市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但满网的自媒体都在炒作房价翻五倍,很荒唐,能继续上涨是土地出让收入,而这恰好说明楼市供求不平衡是着体制性内在冲突的结果,这才是根本问题,整体经济也一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