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小赵啊,你说这世界上有没有真心对老人好的年轻人?”
老人浑浊的眼睛凝视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声音里带着说不清的沧桑。
赵嘉敏一边收拾茶几,一边笑着回答:“当然有啊,张爷爷,您看我不就是吗?”
可她不知道,这场始于一次社区志愿服务的相遇,竟会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01
深秋的午后,赵嘉敏站在破旧的平房区前,手里攥着社区服务中心给的地址。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她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志愿服务时长。
为了节省时间,她选择了离学校最近的这个老旧社区。
这里住着很多孤寡老人,她被分配去探望的是一位叫张国辉的老人。
推开掉漆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小院子。
角落里堆着几个破旧的花盆,枯萎的植物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疏于打理。
"张爷爷,您在家吗?"赵嘉敏轻轻敲门。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谁啊?"老人警惕地问道。
![]()
"张爷爷您好,我是社区志愿者,来看望您的。"赵嘉敏露出温暖的笑容。
张国辉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这才将门打开。"进来吧。"
屋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药味。
简陋的家具上落了一层薄灰,厨房里的水槽堆满了未洗的碗筷。
赵嘉敏心里一阵酸楚,这样的环境,老人是怎么生活的?
"张爷爷,您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住吗?"赵嘉敏一边帮忙收拾屋子,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
"嗯。"张国辉坐在沙发上,目光有些失焦,"我老伴走得早,儿女都在外地,忙着赚钱顾不上我这个老头子。"
赵嘉敏默默地听着,手上的动作没停。她把碗筷都洗干净了,又帮老人擦了桌子,扫了地。
"你叫什么名字?"张国辉突然问道。
"我叫赵嘉敏,是附近大学的学生。"
"嗯,手脚麻利,看着也懂事。"张国辉点点头,"你在学校住宿吗?"
赵嘉敏摇摇头:"我在校外租房子住,学校宿舍太贵了。"
"租房子?那得不少钱吧?"
"是啊。"赵嘉敏轻声说,"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供我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平时做些兼职贴补家用,发传单、端盘子,什么都干过。"
张国辉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个年轻姑娘。
穿着朴素,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认真劲儿。想起自己的那些个儿女,他不禁暗自叹气。
当天晚上,赵嘉敏离开时,张国辉特意嘱咐她:"有空再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
02
从那以后,赵嘉敏常常来看望张国辉。
她帮老人打扫卫生,陪他说话,有时还会给他做些可口的饭菜。
渐渐地,两个人熟络了起来。
张国辉告诉赵嘉敏,他年轻时是一名人民教师,教了一辈子书,桃李满天下。
可到了晚年,却落得形单影只。
他的老伴去世后,儿女们对他避之不及,连过年都不愿意接他去团聚。
"我这一辈子,教书育人,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学生。可到头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张国辉说这话时,眼里闪着泪光。
![]()
赵嘉敏心疼地握住老人的手:"张爷爷,您还有我呢。"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张国辉突然给赵嘉敏打来电话,说自己摔倒了。
赵嘉敏二话不说,冒着大雨赶到老人家里,把他送去医院。
住院期间,赵嘉敏几乎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张国辉。
她请假耽误了不少课程,兼职也只能暂时放下。但她从没抱怨过什么。
出院那天,张国辉拉着赵嘉敏的手,欲言又止。
"张爷爷,您想说什么?"
"小赵啊,我有个不情之请..."张国辉犹豫了一下,"你愿意搬来和我一起住吗?我给你开工资,每月四千块。你就当是照顾一个老人,顺便也能省下房租。"
赵嘉敏愣住了。
她没想到老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四千块钱,对于一个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再加上能省下房租,经济压力会减轻很多。但是...
"张爷爷,我..."赵嘉敏迟疑着,"我怕我照顾不好您..."
"你已经照顾得很好了。"张国辉说,"这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
有个人陪着说说话,帮忙收拾收拾屋子,生活也有了盼头。"
赵嘉敏低头思索着。她注意到老人的眼神中带着期待和恳求。
这让她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爷爷,如果爷爷还在世,她也希望有人这样照顾他。
夜深人静,赵嘉敏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脑海中浮现出张国辉孤独的背影,他蹒跚的脚步,还有那双饱含期待的眼睛。
这个决定,或许会改变她的生活,但究竟是好是坏?
03
第二天一早,赵嘉敏就去找张国辉。
"张爷爷,我想通了。我愿意搬来和您一起住。"
张国辉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你不会觉得和一个老头子住在一起别扭吗?"
"不会。"赵嘉敏笑着说,"我反而觉得,这样能让我更好地照顾您。"
就这样,赵嘉敏搬进了张国辉的家。
她收拾出一间空着的卧室,把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搬了进去。
![]()
刚开始的生活并不轻松。
张国辉年纪大了,生活习惯固定,有时还会有些固执。
赵嘉敏需要适应他的作息,了解他的喜好,还要兼顾学业。
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每天早上,赵嘉敏会准时起床给老人熬粥。
她总是把粥煮得黏稠适中,再配上几样可口的小菜。
"张爷爷,您尝尝今天的皮蛋瘦肉粥。"赵嘉敏把早餐端到老人面前。
"好香啊。"张国辉接过碗,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比我老伴做的都香。"
"您别取笑我了。"赵嘉敏笑着说,"我得去上课了,中午饭我提前做好了,您热一下就能吃。"
"去吧去吧,别耽误了学习。"张国辉看着赵嘉敏匆匆收拾书包的背影,眼里满是慈爱。
晚上回来,赵嘉敏总会陪张国辉在小区里散步。
老人走得慢,她就跟着慢慢走,听他讲以前的故事。
"我教书那会儿啊,学生都特别尊重我。"张国辉经常这样说,"现在有些还会给我打电话,问候我。就是我自己的儿女,反倒..."
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就会低下去。
赵嘉敏知道他想起了不愉快的事,就赶紧转移话题:"张爷爷,我们去那边的长椅上坐会儿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张国辉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赵嘉敏寸步不离地照顾着。
她把自己的课程表贴在冰箱上,精确地安排着照顾老人和学习的时间。
一天深夜,赵嘉敏正在房间里复习功课,突然听到外面有响动。
她连忙跑出去,发现张国辉在客厅里翻箱倒柜。
"张爷爷,您这是在找什么?"
"我的存折..."老人急切地说,"我记得放在这里的..."
赵嘉敏帮着找了一会儿,果然在书架的夹层里找到了几本存折。
04
"找到了就好。"张国辉松了口气,却没有收起存折,而是递给了赵嘉敏,"你帮我收着吧。"
"这怎么行?"赵嘉敏连忙推辞,"这是您的钱,我不能拿。"
张国辉却执意要给她:"我这人啊,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放在自己这儿还不如给你保管。你这孩子,我信得过。"
赵嘉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份信任来得太突然,让她既感动又忐忑。
![]()
"张爷爷,您为什么这么信任我?"赵嘉敏小心翼翼地问。
张国辉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你知道吗?我其实早就托人调查过你。"
赵嘉敏愣住了。
"你在学校成绩优异,课余时间勤工俭学。
你的室友说你为人善良,从不占别人便宜。
邻居们说你每次来看我,都是真心实意地照顾。"张国辉慢慢地说,"我这辈子啊,看人很准。你是个好孩子。"
赵嘉敏眼眶湿润了:"张爷爷..."
"别说了,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张国辉摆摆手,"我这把年纪了,也没几年好活了。我这一辈子,积攒了些钱,房子也有一套。与其留给那些对我不闻不问的儿女,不如给个真心对我好的人。"
这番话让赵嘉敏更加不安:"张爷爷,您别这么说。我照顾您是真心的,不是为了..."
"我知道,我都知道。"张国辉打断她,"正因为知道你不是为了钱,我才更要这么做。"
从那天起,张国辉经常让赵嘉敏陪他去公证处。
他说要立遗嘱,要把房产和存款都留给赵嘉敏。
每次赵嘉敏都极力推辞,但老人态度坚决。
"你放心,这事我都安排好了。"张国辉说,"我请了律师,按照法律程序来,谁也说不出什么。"
赵嘉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只是更加用心地照顾着老人,希望能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冬去春来,张国辉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一天早上,赵嘉敏发现老人没有按时起床,推门进去时,发现他躺在床上,脸色苍白。
"张爷爷!张爷爷!"赵嘉敏慌忙上前,"您怎么了?"
"没事,就是有点胸闷..."张国辉虚弱地说。
赵嘉敏立刻拨打了救护车。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老人可能时日不多了。
"能活多久?"赵嘉敏强忍着泪水问道。
"很难说,可能几个月,可能更短..."医生叹了口气。
05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赵嘉敏。
她请了长假,日夜守在医院里照顾张国辉。
期间,她给老人的儿女们打了电话,可得到的回应却令人心寒。
"现在医院住院费这么贵,你们年轻人照顾起来也不方便,不如把他送养老院吧。"张国辉的大儿子在电话里说。
"是啊,我们工作忙,实在抽不开身。"二儿子也这样说。
只有小女儿说要来看看,但直到张国辉离世,也始终没有出现。
住院期间,张国辉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
清醒的时候,他总是拉着赵嘉敏的手说话。
"小赵啊,这一年多来,你比我那几个不孝子孝顺多了。"老人感慨道,"我这辈子没做过多少对不起人的事,就是对不起你的老师..."
"什么?"赵嘉敏一愣,"什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