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惋惜!她12岁嫁给叶挺,29岁离婚,91岁去世后被葬入叶家祖坟

0
分享至

黄春,年仅12岁便被送入叶家,成为叶挺的“童养媳”。和叶挺的婚姻,从未有过爱情,充满了传统与革命的碰撞。29岁,经历了离婚的痛苦。91岁,去世后被葬入叶家祖坟。

一个“童养媳”的命运,从家族传统到个人挣扎,她的一生,与叶挺始终未能割舍。



12岁到叶家——命运的安排

黄春,一出生便被规定了未来的轨迹。在那个年代,女孩命运早早就被安排好了。12岁,是她刚刚能承担起家务活的年纪,却被家里人送到了叶家,成为叶挺的“童养媳”。



清末童养媳

这个身份,不仅意味着命运与叶挺紧密相连,还意味着一生将会与一个陌生男人捆绑在一起,纵使她未曾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进入叶家是一种无法反抗的命运安排。在她到达叶家之前,叶挺的父亲便与父母商定了这门婚事。

那时,黄春只知道,自己要成为叶家的一员,成为叶挺未来的妻子。

那一刻,她并不懂得婚姻是什么,也不明白自己将来会过怎样的生活。这只是家庭安排的一部分,是一个她无法选择的未来。



叶挺对此并无太多情感上的波动。虽然他才十岁,但已经有了独立的想法,并且强烈反感这种封建的安排。并不想与一个和自己几乎同龄的女孩结婚,而黄春的到来,更让他感到无奈。

两人几乎没有过多的交流,偶尔对视时,叶挺眼中多了一份隐忍与无奈。看到黄春时,心中总是充满了不安与愧疚,却也无力改变父亲的决定。

“她才12岁,我才10岁。”叶挺常常在心里想,自己与黄春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责任,而非爱情。尽管如此,偶尔还是会悄悄注意黄春,看她做活,帮她做些家务。



每当自己和黄春有短暂的接触时,叶挺常常表现出某种深沉的内疚。

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无法改变父母对这桩婚姻的安排,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黄春因此承受更多的压力。

黄春此时的心情也异常复杂。她虽然年纪小,却在心里接受了这个命运。内心充满了惶恐与不安,却也明白,自己似乎别无选择。

尽管她是叶家的“童养媳”,始终未能融入这个家庭。她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等待未来命运的空白者。从未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叶挺的妻子,或许甚至连这层关系的意义都未曾真正理解。



时间一天天过去,黄春渐渐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既是外人,也是未来的“媳妇”。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

她开始尽可能去适应叶家的一切,学着做家务,学着如何在这个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婚姻的困境与叶挺的理想

婚姻生活,从一开始就没有丝毫的甜蜜。尽管这段婚姻对叶家来说是按传统安排的,但黄春始终未能从叶挺身上获得任何安慰。

婚后的叶挺依旧保持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始终忙于学习和参与革命活动,而黄春的存在,对于他来说,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婚后不久,叶挺离开家乡,远赴广州求学。这段时间,黄春依然留在叶家,过着寂寞的日子。

她开始承担起家里的重担,照顾公婆,打理家务,尽管叶挺偶尔回家,但两人之间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尽管在心底希望能够多些关心,但叶挺的冷漠却让她心生失望。

叶挺身上始终没有对黄春的依赖。即使在婚后,也没有真正为黄春提供什么支持与关爱。

他的心思,始终放在外面的世界,放在革命的事业上。每次回家,心情都显得沉重而远离,这让黄春更加感到孤独与无助。



叶挺(右一)与友人

“我们之间,似乎只是一个形式而已。”黄春常常在心里这样想着。她知道,叶挺并没有爱她,至少那种婚姻中的依赖与温情在两人之间几乎没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感到自己的存在变得越来越微弱。她不是叶挺的“伴侣”,而只是一个“存在”。每次看到叶挺远去的背影,都会默默叹息,心中的痛苦无法言说。

黄春始终没有对叶挺表现出任何的责怪。她无法,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



叶挺故居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声音是微弱的,无法改变任何事物的进程。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默默忍受叶挺对她的冷落和忽视。

尽管黄春有时也会想到离婚,但并未做出任何决定。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嫁人就要一生一世。”这使得她在面对叶挺时,保持着某种超乎寻常的坚韧与宽容。

即便叶挺在外面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生活,她依旧选择留在叶家,守护着这个曾经属于她的家庭。



29岁离婚——婚姻的终结与黄春的无奈

黄春和叶挺的婚姻,到了29岁时,终于走到了尽头。这段看似有着家族约定、婚姻形式的关系,最终还是无法摆脱现实的残酷。



李秀文与叶挺

叶挺在外有了新的理想和目标,心已经不再属于这个家。黄春尽管一度期待着叶挺的回归与关心,却始终没有等到。

1922年,他回到家乡,这次与以往不同。并非因为要照顾黄春,或者重新开始一个家庭,而是为了与黄春“断开”。平静地告诉黄春,自己要离婚了。

那一刻,内心充满了无法言喻的痛苦。她站在那里,看着叶挺那冷静的面庞,仿佛看到了心底的冰冷。



叶挺与李秀文和孩子们

他没有任何温情,只是简单地提出:“我们离婚吧。”这个决定,对于叶挺而言,或许是轻松的,但对黄春来说,却是深深的打击。

她感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自己多年来的付出,在叶挺眼里,竟然如此不值一提。

“我可以接受你离开我,但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心中充满了疑惑,甚至是无尽的哀求。但叶挺并没有过多解释。

他在外有了新的妻子,这个女人知书达理,来自名门,而黄春,只是一个守着家园的乡村女子。在叶挺的眼中,她永远无法与那位新的女性相比。



叶挺故居(黄春居所)

黄春没有什么反驳的能力。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叶挺的决定,也无法阻止这个已经注定的结局。

离婚后,孤单地接受了这一切。她没有愤怒,也没有抱怨。把一切都压在心里,默默忍受着命运的捉弄。

离婚时,叶挺准备了一笔安置费——三百块大洋。看似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对黄春来说,这笔钱并不代表什么。

离婚不仅仅是财务上的支援,更是一种情感的割离。无论是金钱,还是言语,都无法弥补这段婚姻所带来的伤痛。



“你走吧,去你真正的生活。”黄春没有再挽留叶挺。只是冷静地说出了这一句话,仿佛早已习惯了孤独与痛苦。她早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没有改变的余地。

离婚后,黄春开始了她的新生活——一个完全独立的生活。没有再嫁,因为在心里,丈夫与妻子的角色早已被这段婚姻深深烙印。

她没有再选择再婚的道路,因为内心始终认为,作为一个女人,忠诚只能归于叶挺。这种传统的观念,使得无法从叶挺的影子中走出。



黄春搬到了一个小庵堂,开始了孤独的生活。过着简朴的日子,白天耕作,晚上念经,过着平静而孤单的生活。

即使在外人眼中,她始终是叶挺的“妻子”,这个身份从未改变过。即便与叶挺离婚多年,但在乡亲们眼中,依旧是那个忠实的妻子。



91岁辞世——孤独与安宁,葬入叶家祖坟

黄春在叶家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尽管没有得到叶挺的爱与关怀,但始终守着那个家的传统与责任。

离婚后的她,生活变得更加平静,仿佛对世事早已看透。



黄春在庵堂中过着农闲时吃斋念佛,农忙时下地干活的日子。她从未再婚,也从未对外人诉说过自己的辛酸。

她不曾向任何人寻求安慰,也不曾对叶挺的决定有过任何的抱怨。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安静地做着她该做的事情。

孤独生活,始终没有改变,她从未离开过叶家附近的庵堂。依旧守着自己的信仰,守着曾经的承诺。尽管在内心深处,叶挺的影子依然挥之不去,但早已放下了所有的执念。



91岁,黄春辞世了。她的离世没有太多的轰动,甚至可以说几乎无人知晓。在那个封建的时代,一个离婚后的女人,注定无法引起过多关注。

但最后,她的归属还是得到了叶家的认可。被葬入了叶家祖坟,与叶挺的先人们一同安息。

这一决定,或许是叶家对黄春长久以来的默默付出的某种认可,也可能是叶挺内心深处的愧疚。无论如何,黄春的葬入叶家祖坟,标志着她和叶家命运的最终交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花心电影
花心电影
资深解说
1101文章数 3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