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支撑:
解密档案1:SCR-270雷达技术手册(节选)
来源:美国陆军通信兵《SCR-270操作指南》1941年
解密档案2:珍珠港通讯记录(节选)
来源:美国国家安全局《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通讯记录》1972年
解密档案3:泰勒上尉战后证词(影印件)
来源:美国海军档案《珍珠港事件听证会记录》1942年
解密档案4:洛克哈特退伍军人听证会记录(节选)
来源: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1944年珍珠港事件听证会》1945年
解密档案5:洛克哈特遗孀捐赠日志(影印件)
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珍珠港事件未公开文件》2016年
1941年12月7日清晨7时02分,美国夏威夷瓦胡岛奥帕纳雷达站,两名年轻雷达兵约瑟夫·洛克哈特和乔治·埃利奥特盯着屏幕上一片诡异的绿色光点——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密集飞行编队。
「长官,屏幕上全是飞机!」洛克哈特抓起电话,声音颤抖。
电话那头,值班军官克米特·泰勒上尉漫不经心:「别紧张,那是从加州飞来的B-17轰炸机群。」
这句话,改变了历史。
01
清晨五点半,奥帕纳雷达站的混凝土掩体内,SCR-270雷达设备发出低沉的嗡鸣声。
二十岁的约瑟夫·洛克哈特揉了揉眼睛,他和搭档乔治·埃利奥特已经在这座山顶雷达站值了一夜班。
按照惯例,他们的轮值应该在早上七点结束,但接班的雷达兵还没有到。
「再等等吧。」埃利奥特打了个哈欠,「反正也没什么事。」
洛克哈特点点头,转身去检查雷达屏幕。
这台SCR-270雷达是美军最新装备,绿色的荧光屏上通常只有几个微弱的光点——那些是岛上的飞鸟或者偶尔路过的民用飞机。
但是这一次,洛克哈特的手停在了屏幕前。
「乔治,你过来看看。」他的声音有些不对劲。
埃利奥特走过来,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正在向岛屿方向移动。
「这是怎么回事?」埃利奥特皱起眉头。
洛克哈特赶紧检查设备,调整旋钮,重新校准。
光点依然在那里,而且数量庞大。
「这些光点的密度...」洛克哈特用铅笔在纸上快速计算,「至少有五十个,不,更多。」
埃利奥特凑近屏幕:「方向是270度,距离...大约130英里。」
洛克哈特再次检查设备,确认所有指示灯都正常。
「这绝对不是设备故障。」他断定。
埃利奥特看了看墙上的时钟:「七点零二分。我们应该报告这个情况。」
洛克哈特拿起连接指挥部的电话,但听筒里只有忙音。
「该死,又是转接。」他放下电话,重新拨号。
这是奥帕纳雷达站最大的问题之一——与珍珠港指挥部的通讯需要通过三个不同的部门转接,每次都要等待。
洛克哈特一边等待,一边盯着屏幕上的光点。
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瓦胡岛逼近。
02
电话终于接通了,克米特·泰勒上尉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
四十岁的泰勒是个经验丰富的军官,在太平洋服役已经十五年。
这个周日的清晨,他原本计划在值班结束后去打高尔夫球。
「洛克哈特,什么事?」泰勒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
「长官,雷达屏幕上出现了大量飞行目标,数量超过五十架,正在向我们的方向飞来。」洛克哈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冷静。
「方向和距离?」
「270度,现在距离大约120英里,速度每小时200英里。」
泰勒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今天有B-17轰炸机从加州飞来,一定是它们。」他说。
「但是长官,数量...」
「洛克哈特,」泰勒打断了他,「我知道今天的飞行计划。那些是从汉密尔顿机场飞来的B-17重型轰炸机。别紧张。」
「可是长官,我们看到的光点数量远远超过...」
电话那头传来忙音。
洛克哈特愣愣地看着电话听筒,然后转向埃利奥特。
「他说那些是B-17轰炸机。」
埃利奥特摇摇头:「但是B-17轰炸机一个编队通常只有十二架,我们看到的光点至少有八十个。」
洛克哈特重新盯着雷达屏幕。
光点继续向岛屿逼近,现在距离只有一百英里了。
「我们应该再打一次电话。」他说。
但是在泰勒上尉的办公室里,情况却完全不同。
泰勒确实知道有B-17轰炸机计划在今天从加州飞来,但他没有询问雷达显示的确切数量。
作为一名老兵,他习惯于依靠经验做出快速判断。
在他看来,雷达是一项新技术,这些年轻的雷达兵经常会因为设备故障或者天气干扰而产生误报。
而且,这是星期天的早晨,谁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呢?
泰勒重新拿起高尔夫球杆,准备离开办公室。
但他没有想到,SCR-270雷达的技术手册中明确写着:这种雷达无法区分敌我机型,只能显示飞行目标的位置和数量。
而这个关键信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
03
同样是在这个星期天的清晨,距离奥帕纳雷达站二十英里的珍珠港海军情报处,一名值班军官正在处理夜间截获的通讯。
海军上士威廉·芬奇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专门负责破译日军的无线电通讯。
凌晨五点四十分,他的设备截获了一段特殊的信号。
这是来自日军侦察机的通讯,代号「风语者」。
芬奇快速破译出了信号的内容:「目标区域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建议按计划执行。」
这段通讯本身并不算特别,但芬奇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信号的强度和方向表明,发送者距离珍珠港非常近。
他在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判断:「疑似攻击前兆,建议提高警戒等级。」
但是当报告送到情报处主任办公室时,海军中校罗伯特·希金斯看了一眼,皱起了眉头。
「芬奇上士的判断过于主观,」他在报告上批注,「缺乏确凿证据。这种侦察活动在太平洋很常见,不足以构成威胁判断。」
希金斯将报告的优先级标记为「C级」——最低级别。
按照海军的规定,C级情报需要经过三个部门的审核才能传达给前线部队。
第一个部门是情报分析科,负责验证情报的真实性。
第二个部门是作战计划科,负责评估情报的军事价值。
第三个部门是通讯科,负责将情报传达给相关单位。
每个部门的处理时间是十五分钟。
当芬奇的报告最终送到奥帕纳雷达站时,已经是早上七点三十分。
此时,距离洛克哈特第一次发现雷达光点,已经过去了二十八分钟。
而更关键的是,当通讯科的传令兵到达奥帕纳雷达站时,洛克哈特和埃利奥特已经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
雷达屏幕上的光点已经分散成了几个小队,正在从不同角度逼近瓦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