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很多人以为,信了主、受了洗,就已经得到了全部的救赎。
但你知道吗?在《圣经》中,耶稣亲口提到,有一种罪是“永不得赦免”的,不论今世还是来世。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罪,不是杀人放火那样的大罪,而是很多基督徒日常生活中,可能不经意间就犯下的。
许多牧师都曾提醒过,但还是有不少信徒忽略了这个问题。
这个罪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被单独提出来?为什么说它“永远得不到赦免”?
一位牧师曾在讲道中一语道破答案,但他说到一半,现场就陷入了沉默……
圣经中提到的罪大多数都可以被悔改和赦免。
偷盗、欺骗、甚至谋杀,只要真心悔改、信靠耶稣,神的恩典都能覆盖。
但是在《马太福音》第12章31节,耶稣却说:“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唯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
这句话曾让很多基督徒感到疑惑。
什么叫“亵渎圣灵”?为什么偏偏这一个罪不能赦免?其他罪都能悔改,只有这个例外?这是不是和神的慈爱不符?
带着这些疑问,不少信徒开始翻查经文、听讲道,试图弄清楚答案。
耶稣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法利赛人指责他是靠鬼王赶鬼。
他们否认了耶稣的神性,也否认了圣灵的能力。
这其实不是一句轻浮的话,而是心里的敌意。
耶稣很严肃地回应他们,说出了这段极其重要的警告。
从字面上看,“亵渎圣灵”是说轻慢、污蔑圣灵。
但耶稣为什么要把这个罪特别拎出来,说它“永远不得赦免”?
而且他用了“总不得赦免”的词,不是“很难得赦免”,也不是“暂时不得赦免”,而是“永远”。
这在整本圣经中都是极其罕见的说法。
耶稣是慈爱的,他甚至为钉他十字架的人祷告“父啊,赦免他们”。
但只有这一次,他毫不退让地指出:这个罪,不可饶恕。
一位牧师在一次查经课上说,这段经文是所有讲道中最难讲清楚的一段。
因为它关系到信徒对救恩的理解,也直接挑战了我们对神的性情的认识。
很多人不愿意深究,因为答案可能令人不安。
一些人误解“亵渎圣灵”是说“说了脏话”或“讲了不敬的话”。
但如果只是言语上的不敬,按理说也可以悔改。
耶稣说得很清楚:“人子说的话还可以得赦免,唯独亵渎圣灵不能得赦免。”
说明这是某种特别的态度或行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冒犯。
这就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因为如果连信徒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个罪是什么,那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犯?有没有可能,我们已经犯了这个罪,只是还不知道?
那位牧师在讲道中说,他曾亲眼见到一个信徒在聚会中突然沉默,原本开朗的人几天后就再也不愿来教会。
他说那人可能不小心越过了那条“看不见的线”。
这话让台下安静了好几秒钟。
有人喉咙发紧,有人不自觉地握紧双手。
因为大家都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越线。
也有学者提出,这是指一种“故意的、持续的、公开的拒绝圣灵的工作”,并不是一时的说错话。
但这听上去又很宽泛,到底界限在哪里?谁来判断我们是不是“故意”的?
答案似乎仍藏在经文背后。
在福音书里,耶稣三次提到这个罪,每一次都是在面对法利赛人。
他们不是不认识圣经,而是故意扭曲真理,甚至指责神的作为是魔鬼的工作。
那位牧师说:“这个罪的可怕,在于你可能不觉得它是罪。”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会众,然后说:“而且——你可能已经犯了。”
教堂里的灯光有些晃眼,一位年轻信徒低下头,手心已经冒汗。
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在无意间做了什么。
在很多基督徒眼里,罪是看得见的行为。
比如撒谎、偷窃、说坏话。
这些很容易判断,也容易悔改。
但耶稣口中的“亵渎圣灵”,并不是那种明显的罪行。
它隐藏得更深,更不容易被察觉。
牧师在一次主日讲道中说:“你以为不杀人、不偷东西,就是好信徒。
其实,最大的危险不是行为上的堕落,而是对真理的抵抗。”
这个说法引起了不少讨论。
抵抗真理,算是“亵渎圣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