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 年 4 月 28 日,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开棺。
当考古人员掀开 4 层套棺的最后一层,一具“刚入睡”般的西汉女尸震惊了世界:
皮肤尚有弹性,关节尚可活动,体内血型、细胞结构仍清晰可辨。
那具距今 2100 多年的遗体,就是辛追夫人。
消息一出,各国学术界蜂拥而至,其中最锲而不舍的就是日本。
日本为了得到辛追夫人的一些头发,先后多次向我国请求,最后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拒绝。
那么,日本人为何那么执着地要得到辛追夫人的头发呢?几十年后真相曝光后,才发现日本真是居心叵测。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1972年7月,湖南省长沙郊外的一家部队医院在挖掘防空洞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
考古人员随后展开发掘工作。
最后考古确认,那座墓葬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人的墓葬群,因地理位置的原因,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
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号墓的内棺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棺内躺着的女尸不仅形态完整,皮肤尚有弹性,部分关节还能活动,仿佛只是刚刚入睡。
根据墓中出土的印章和器物铭文确认,墓主人正是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死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专家测量显示,辛追夫人身高1.54米,体重34.3公斤,去世时约50岁左右。
棺内发现有约20厘米深的无色液体,最初被认为是古代防腐药水。
但后续研究发现那些液体主要是通过土壤、白膏泥和木炭层渗入的地下水,含有少量硫化汞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然而,真正使辛追夫人得以保存两千多年不腐的主要原因,是墓葬的精妙构造:
四层棺椁呈阶梯式摆放,外层有厚达20余公分的白色膏泥和木炭层,形成了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的密闭环境。
与埃及的木乃伊不同,辛追夫人的遗体是活灵活现,就像刚刚去世一样,又像睡着了一样。
正因如此,辛追夫人还被冠以“东方睡美人”的美誉。
更令人称奇的是,她的头发保存得十分完好,乌黑发亮,与现代人的头发几乎无异。
那一现象不仅引发了科学界的浓厚兴趣,也为后续日本执着索要其头发埋下了伏笔。
日本人索要“辛追夫人头发”
辛追夫人出土仅两个月后,当时是1972年9月,正值中日建交的关键时期。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领230人的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
在参观故宫举办的“马王堆汉墓发掘展览”时,田中角荣“不经意”地提出,希望将辛追夫人的头发作为国礼带回日本。
当时日本的那一请求令中方工作人员非常意外,按照惯例,外国元首访华时可获赠熊猫等象征友好的礼物。
为何日本人偏偏对一具尸体的头发感兴趣?况且还是2000多年前的头发?
当时中方出于谨慎考虑,婉拒了那一请求。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日本的那次请求才是刚刚开始的行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日方共提出了四次请求:
1、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在参观马王堆展览后首次提出要头发,未说明具体用途,被中方婉拒。
2、1972年9月28日,日本官员明确表示希望用辛追夫人头发替代熊猫作为国礼,再次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