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点击查看
今年5月29日,不锈钢火箭“元行者一号”验证火箭搭载了20公斤快递,2.5公里低空飞行125秒后首次完成了海上回收。淘宝火箭送快递实验的成功,让太空物流这个曾经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正在加速走进现实。放眼全球,太空物流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SpaceX打造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星舰Starship”,突破性地将“星际快递”扩展到“陆地快递”的应用场景中。
太空物流
究竟是资本过度包装的噱头
还是下一个万亿级风口
太空物流的实质
太空物流也可以称为太空运输,其本质是借助专业化的航天运输体系来提供物资保障,例如地面运输、发射服务、在轨运输(空间站或飞船间的物资转移)以及“星际快递”等关键环节。太空物流运输的产品类型可以分为航天器和卫星系统、大众货物和材料等产品,按运营范围可分为最后一公里物流、在轨服务组装和制造、主动碎片清除、空间态势感知和空间探索等系列场景。
根据GMI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商业空间发射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预计从2025年~2034年将增长14.6%。一方面,太空物流面临技术门槛高、成本昂贵等现实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商业航天技术的快速迭代,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星际快递”的商业化路径
全球范围内,"一小时全球货运"的概念早已萌芽,太空物流的发展势在必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如今SpaceX已占据全球太空发射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又独家承担起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运输任务。此外,美国私人太空公司SierraSpace正全力研发新型太空物流系统"幽灵号"(Ghost)太空船运输平台,最快90分钟就能将物资送达地球任何角落。
为更好地抢占太空物流与运送服务的市场先机,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投资的蓝色起源(BlueOrigin)2023年便投身研究轨道转运载具BlueRing,其太空船的顶层甲板最高可承载2.5吨的货物。2025年初,蓝色起源成功首飞的“新格伦”重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力高达45吨。其第一级助推火箭可以重复使用多达25次,大幅降低了火箭的发射成本。太空物流商业化时代的竞争已经全面开展。
中国商业航天虽然起步略晚,但近十年来航天市场进展迅速。2015年可以称作中国民营航天的“元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加速推动了我国商业航天生态系统的形成。利好政策催生了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初创公司和航天产业基地的兴起,如航天科技、星际荣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九州云箭等民营火箭公司相继成立;北京亦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快速成型。
作为太空物流的“开拓者”,中国“快舟”系列火箭已具备1吨级太空货运能力。2025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轻舟货运飞船,独创“冷链运输+智能管理+商业运营”模式,运输能力达1.8吨以上,单个冷链箱容积为60L,并将单次发射成本控制在1.2亿元人民币以内。今年6月份,中通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以6亿元的注册资本进军航空货运市场。又一家快递企业实现了从“地面+仓储”向“空地一体”的业务拓展。
当马斯克畅谈火星移民计划
当淘宝用火箭运送快递
人类文明的物流边界正从陆地、海洋
逐渐向浩瀚太空加速延伸
未来,物流人收发快递
除了在地球上等“空投”
也许能在火星上实现“包邮”
———— 物流技术与应用 ————
编辑排版:王茜
本文由新媒体整理编辑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广告宣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