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当清晨的阳光穿透采血车的玻璃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昌乐及第中学党员教师张洪亮再次走进献血队伍中。今天是他坚持无偿献血的第22年,他的身边多了一个紧张又坚定的身影——18岁刚刚结束高考的儿子,他攥着父亲递来的献血登记表,用最郑重的方式迎接自己的"成人礼"。这对父子并肩伸出手臂的瞬间,针管穿刺的刺痛里,流淌着两代人对"为人民服务"最质朴的诠释。
22年,7000个日夜的"讲台外必修课"
"讲台上传授知识,生活中传递温暖,都是为人师者的本分。"张洪亮的献血证早已堆成厚厚的一沓,22年间18次,6300多毫升献血。从青丝到鬓角染霜,党员的承诺,教师的责任,在他卷起袖子的每个瞬间,都化作了最动人的言传身教。
从"听故事"到"做榜样":少年的热血接力
儿子记得,父亲的献血证是家里最特别的"奖状",饭桌上"救人"的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这个夏天,当他终于达到献血年龄,第一时间拉着父亲走进了采血车。"以前是听爸爸说'奉献',现在我想用自己的血,让另一个家庭多一份希望。"少年清澈的眼神里,映着父亲22年前的模样,更藏着新一代青年对"正能量"最鲜活的理解。
让爱从“我”变成“我们”
一滴血,连接起素不相识的生命;一份坚持,丈量着平凡人的伟大。从独自踏上采血车,到如今父子并肩作战,张洪亮用22年证明:最动人的传承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把爱心传承刻进日常,让"奉献"成为孩子眼中最耀眼的光。当父子俩拿着新的献血证相视而笑,晨光里,那抹红色不仅是党徽的颜色,更是跨越两代人的温暖接力——有一种传承是让爱从“我”变成“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