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重庆交通执法总队江北区大队在开展非法营运专项检查时,发现驾驶员刘某驾驶的渝AB35XXX号车涉嫌非法营运。经查,该车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执法人员依法将车辆暂扣。在调查过程中,刘某的一句无心之言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换作其他人是我这个处境根本就没法活下去...”
执法有力度 更有温度
执法人员立即与刘某深入交谈,了解到这位退伍军人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困境:夫妻离异后抚养16岁的智力残疾女儿,父亲罹患肺癌需长期化疗,全家四口蜗居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木质结构危房中,因家庭困难贷款跑“黑车”维持生计。
“这个案件让我们在法与情面前犯了难。”江北区大队负责人表示,“刘某的违法行为事实清楚,但家庭情况确实特殊。”为此,大队成立专项工作组,于6月11日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家访核实。调查发现,刘某女儿持有一级残疾证,年迈父母无社保低保,全家靠务农和刘某跑车维持,生活举步维艰。
![]()
法理情相融 创新执法方式
经过多次会议研究,大队决定采取“查处+帮扶”的创新模式。7月8日,依法对刘某从轻处罚的同时,启动帮扶机制:一方面安排专人协助其办理网约车运输证,实现“非法转正”;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社会资源,截至目前滴滴公司为其提供1万元救助金。
“处罚不是目的,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安全才是根本。”执法人员在约谈刘某时,既严肃指出非法营运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赔偿风险,又设身处地为其分析:“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出事,老父幼女怎么办?”经过耐心沟通,刘某最终认识到错误,主动接受处罚。
暖心回访 彰显执法为民
7月16日上午,刘某手写的感谢信让执法人员倍感欣慰:“感谢你们让我感受到温暖,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更应该遵纪守法...”字里行间充满感激。更令人欣慰的是,刘某已开始合法经营网约车,家庭收入趋于稳定。
7月16日下午,江北区大队领导深入刘某家中走访慰问,详细询问了刘某父亲近期的身体健康状况,叮嘱他们要注意防暑降温,鼓励其和家人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并送上米、油、干货等生活慰问物资。
在全市深入开展道路运输领域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之际,江北区大队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理念,拒绝“一罚了之”的简单化管理,而是通过“查处+帮扶”的全程服务,引导违规经营者走上合法合规之路。这一举措,既是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号召,更是践行“柔性执法、温度治理”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刚性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以“暖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从业者从“非法”走向“合法”,共同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