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820万吨,305亿!安徽打响粮食收购“第一战”

0
分享至

安徽省夏粮收购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7月17日(周四)上午9:30

地点:省行政中心

实录内容

主持人章蓉生(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夏粮产量数据,我省夏粮总产352.4亿斤,居全国第3位。为做好我省夏粮收购工作,让“好收成”变为“好收入”,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粮食和储备局局长万瑞健先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王泽余先生、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项彩霞女士,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省粮食和储备局局长万瑞健先生介绍全省夏粮收购有关情况。


万瑞健(省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粮食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第一战”,关乎国家粮仓和农民钱袋,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关键一环,对于保持全年粮食购销良好态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全省夏粮收购有关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现场调研调度夏粮收购工作,强调要扛牢粮食保供责任,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在2024年度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我省继续位居优秀等次并实现位次前移。为做好夏粮收购工作,我们成立全省夏粮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收购应对预案和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措施,加强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形成夏粮收购工作合力。夏粮收购前,全省准备夏粮收购空仓容1820万吨,资金305亿元,参与夏粮收购企业1589家,参与收购人员9679人,收购设备10664台套,切实做到“有仓收粮、有钱收粮、有人收粮、有车运粮”。

二、坚持市场主导。积极引导在皖央企、省属企业以及粮食收储、加工、贸易骨干企业主动入市,畅通“田间地头”到粮食经纪人、烘干房、收储企业的收购“链接环”,搭建农企洽谈、协会牵线、订单收购等购销对接平台,多渠道收购农户粮食。用足用好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粮食流通提质增效等政策,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对粮食流通“撬动”作用。加强粮食产销合作,与辽宁省粮食和储备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区域总部签订合作备忘录;在第二十一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举办“皖美粮油”福州推介会,签订意向合同13项,粮食购销数量近2万吨。截至7月16日,全省入统企业收购小麦53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246万吨。市场化收购占总收购量80%,市场化收购主渠道作用明显。

三、突出政策引导。

(一)政府储备小麦收购情况。加强中央、地方政府储备小麦收购协调联动,新季小麦上市以来,陆续协调安排51个中央和省市县四级政府储备库点,按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收购61.4万吨三等及以上小麦,提振信心、引导预期,截至7月16日,省市县收购政府储备小麦28.9万吨,完成收购任务的72%。

(二)小麦最低收购价情况。6月21日,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批准在安徽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在淮北、亳州等12个市,先后安排四批共启用76个库点、286万吨仓容,三等小麦收购价1.19元/斤,等级价差0.02元/斤。截至7月16日,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81.5万吨。随着最低收购价导向作用发挥,小麦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进程明显加快。

四、当好服务向导。大力推行预约收购、上门收购、订单收购等便民收购措施,让售粮农民少跑腿、快售粮,拓宽种粮农民直接售粮渠道。优化提高现场、咨询、预约、信息、产后等“五项服务”,让农民卖“舒心粮”。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做到价格上墙、标准上榜、样品上台,做好咨询讲解、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积极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加强农民储粮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减损增收。

五、依法监督指导。省粮食和储备局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徽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建立粮食收购监督检查机制,聚焦企业收购备案、收购政策执行、入库质量安全检验、计量器具检定、售粮款支付等重点环节,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收储库点设置政策咨询投诉建议二维码,做到“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及时受理核查群众反映的涉粮问题线索,严厉打击拖欠售粮款、压级压价等涉粮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粮食收购市场良好秩序。持续推进地方立法进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办法》已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其制定实施将为粮食收购、储备等提供法治护航。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心组织夏粮收购,加强产销衔接、市场监测、服务保障、监督检查,着力稳粮价、稳预期、稳市场,保障种粮农民利益,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助力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

章蓉生:谢谢万局长。接下来,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王泽余先生介绍粮食购销领域的市场监管工作。


王泽余(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近年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粮食购销领域市场监管工作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职尽责,采取有力举措,持续推进粮食购销领域市场监管工作。下面,我代表省市场监管局,就近年来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效通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茬推进落实。省局连续多年将强化粮食购销领域价格、计量监管作为全省市场监管重点工作之一,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条线工作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全省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把粮食购销领域市场监管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同时,积极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处室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召开月调度会、季调度会等形式,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全省系统履职尽责。

二、突出源头治理,落实主体责任。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综合采取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多种方式,督促各粮食收购市场经营主体严格遵守《价格法》《计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同时,省局通过印发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粮食购销领域价格违法行为问题线索,进一步织密社会监督网络。

三、强化督导执法,严查违法行为。省局紧盯粮食收购关键时节,连续多年开展工作督促指导,组织各相关职能处室,深入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芜湖等粮食主产区,对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履职情况开展督促指导,确保监管责任落地见效。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国有粮食收购、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等重点对象,聚焦价格、计量等行为,综合运用重点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压级压价、计量器具超期未检、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违反市场监管部门法律法规的行为。近年来,全省系统共查处各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违规案件244件,实施经济制裁29.58万元。

四、深化工作协同,推动社会共治。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加强与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的沟通协同,强化市场监管系统内职能机构的协作配合,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业务协同,不断提升综合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粮食购销领域全覆盖、全链条监管格局。

目前,我省夏粮收购工作已全面启动。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务实重干,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持续深化夏粮购销领域市场监管,为我省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最后,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蓉生:谢谢王巡。接下来,请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项彩霞女士介绍今年支持夏粮收购的有关信贷政策。


项彩霞(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当前夏粮收购工作全面启动,为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我行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已备足收购资金200亿元,完全能够保障我省夏粮收购资金需要。下面,我代表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将今年我行支持夏粮收购工作部署情况和有关信贷政策通报如下:

一、坚定“四个确保”,及时足额保障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一是确保开办信贷“绿色通道”。针对政策性贷款业务,简化办贷流程,开辟绿色快捷通道,在企业提交申请的2个工作日内,开户行完成相关办贷流程。二是确保信贷资金足额审批。对粮食收购贷款采取“一次审批、分次发放”的方式,将贷款足额审批到位,保障托市收购和储备轮换资金供应。三是确保资金头寸及时调度到位。积极协助粮食收购企业按照收购量合理测算收购资金需求,提前备足资金“头寸”,加大资金调拨频次,切实做到“钱等粮”。四是确保收购资金结算安全高效。对夏粮收购企业全部开通网银和银企直联业务,系统“7×24小时”运行,满足客户全天候结算需要,保证收购资金供应不断档,企业收购不间歇。夏粮收购期间,已累计发放政策性收购贷款30亿元。

二、围绕“四个积极”,服务更广泛多元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一是积极支持国家种业基地和大型国有农场开展专用原料品种研发及优质农作物规模化种植,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价值链,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支持央企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依托收储网点和仓储能力优势,开展代收代储和委托收购业务,发挥国有粮企在粮食流通市场的骨干引领作用。三是积极支持“讲诚信、有潜力”的农民合作社及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订单农业,打造供应链。四是积极支持“守主业、有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粮食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夏粮收购期间,已累计发放市场化收购贷款22亿元。

三、突出“四个优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提供优质惠农便农服务。积极配合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建立种粮大户服务档案、预约预检等行之有效的便农措施,确保农民卖“放心粮、舒心粮”。二是提供优质办贷服务。针对粮食收购季节性强、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加强内外部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三是提供优质“融资+融智”服务。针对我省粮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有效创新服务模式,提供金融支持和个性化金融服务,以“融资+融智”方式,与企业共同创新发展,不断健全金融服务功能。四是提供优质产销衔接服务。充分利用农发行系统优势,帮助省内粮食购销企业与粮食主销区开展区域合作,促进产销对接,推动“皖美粮油”品牌建设。

支持粮食收购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发行的光荣职责和政治使命。农发行将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作为立行之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全力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力促夏粮收购平稳有序,守好守牢“江淮粮仓”。

最后,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农发行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章蓉生:谢谢项行长。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粮食部门采取哪些措施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夏粮收购市场秩序?

万瑞健:非常感谢您的提问。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流通监管工作,今年夏粮收购全面启动之前,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要求,报经省委办公厅同意,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分8个组对16个市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存储的所有政策性粮食,按照不少于30%的比例,开展了省市联动现场检查,总体“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做到了政策落实到位,管理基本规范,为做好夏粮收购监管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全省粮食和储备部门以深化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为抓手,聚焦“压级压价、抬级抬价,以陈顶新、先收后转,转圈粮、拖欠售粮款”等违规违法行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夏粮收购平稳顺利进行。

一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持续做好12325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在全省118个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显著位置,张贴政策咨询投诉建议二维码宣传海报,售粮群众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收购政策咨询、投诉举报,做到“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对于12325监管热线、二维码平台接收的涉及粮食收购问题线索,我们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受理、分办、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反馈举报人。

二是组织联合执法检查。认真落实省“综合查一次”改革部署和全国粮食收购会议要求,组织粮食、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依据各自职责进行现场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除问题线索核查外,对同一企业在夏粮收购期间检查不超过一次。同时,创新监管方式,对地方政府储备粮收购,安排专人每天通过“智慧皖粮”信息化平台进行巡查,充分发挥信息化穿透式监管作用,做到既监督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又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三是严查涉粮违法违规行为。夏粮收购期间,对售粮人反映的粮食收购问题,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将优先办理,组织精干力量严查快处,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强化行刑行纪衔接,对涉嫌违纪违法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处理,有力震慑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已受理各类投诉举报62件,按期办结31件,正在办理31件。其中,夏粮收购以来,共收到涉粮问题线索43件,已办结12件。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今年安徽已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请问农发行如何保证最低收购价资金足额供应?

项彩霞:我行主要从四个方面保证最低收购价资金供应。是积极配合做好库点认定等托市预案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启动,第一时间投放收购资金。二是优先保障信贷规模。资金计划部门优先配置最低收购价信贷资金规模、提前筹集资金,确保托市收购资金需求。三是提前审批到位。针对最低收购价贷款业务,简化办贷流程,开辟绿色办贷通道,采取“一次审批、分次发放”的方式,将贷款足额审批到位。四是保证支付结算。实行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支付渠道“7×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证收购资金结算效率。


央广网记者:请介绍一下粮食购销领域计量器具的种类和作用?安徽涉粮计量器具检定保障能力情况如何?

王泽余:您所关注的也是广大粮农关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在粮食购销环节,列入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主要有衡器、水分测定仪、谷物容重器等。其中,衡器用于测定质量;水分测定仪用于麦类、豆类、粗粮类、稻谷类等粮食作物的水分检测;谷物容重器则通过测量谷物在标准的容重器实验下的重量,从而评定谷物等级。根据计量检定规程,以上3种涉粮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均为一年,国家免费检定。粮食收购前,各收购单位应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确保计量器具的精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将持续加强涉粮计量器具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加强粮食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设与管理,切实保障粮食购销贸易结算量值的准确一致,对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强化涉粮计量检定能力建设,目前,全省各级计量检定技术机构已建涉粮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29项,其中非自动衡器78项、水分测定仪85项、谷物容重器66项,能够满足各地涉粮计量强制检定需求,为粮食市场计量监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安徽日报记者:市场化收购是今后粮食信贷工作的主基调,农发行安徽省分行怎样支持市场化收购?

项彩霞:我行在支持市场化收购方面主要围绕三个层次进行客户布局,支持市场化收购。

一是对重点客户优服务、提份额。积极支持涉粮央企、省企等重点客户在粮食主产区建立“卫星库点”,布点收购,发挥其对市场收购的引领作用。

二是对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支持其强经营、扩体量。发挥好国有企业仓容和国有信用优势,支持其开展产销合作和定向销售业务,鼓励其不断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三是对优质民营企业促升级、创品牌。积极支持聚焦从事粮食主业的民营企业稳健经营,推动提档升级,打造“皖粮品牌”。


新华社记者:数量充足、性能完好的仓储设施对粮食收储工作至关重要。请问,“十四五”以来,安徽在提升粮食仓储设施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万瑞健:作为粮食大省,安徽始终坚持把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仓储设施性能摆在突出位置,“十四五”时期,高质量编制了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着力补齐短板、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稳步推进全省粮食仓储设施水平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标准仓房仓容5103.6万吨【不含中储粮】,其中,完好仓容5025万吨,占98.5%,能够满足全省粮食收储需求。

一是坚持谋实项目、优化布局。以优化布局、完善设施、提升功能为导向,坚持“拆旧建新”“拆小建大”原则,新建一批现代化标准粮仓,鼓励引导建设高标准粮仓,同时,紧扣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要求,对现有粮食仓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持续提升绿色储粮水平。“十四五”以来,实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约120个,累计争取中央资金约7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约3.2亿元,支持新建仓容400万吨以上、改造提升仓容300万吨以上。

二是坚持科技赋能、智慧监管。坚持“人防+物防+技防”,推进信息化穿透式监管,全省建成涵盖95个粮食行政管理部门、1061个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为实现粮食储存“远程监控、实时监督、在线监管”提供了平台载体。同时,依托这一系统,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机械臂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场景应用,对政策性粮食收购入库、保管和销售出库全过程监管,目前,“AI+粮食安全监管”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果。

三是坚持减损降耗、绿色储粮。出台实施《安徽省绿色储粮技术指引》,为各地各有关单位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改造、升级、管理过程中提供绿色储粮技术指导。全省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0.83%,低于国家不超过1%的控制标准。特别是在推进“两重”、中央预算内投资、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建设中,带动90%以上新建仓容采用《指引》要求的绿色储粮技术。目前,全省国有企业应用气调和低温准低温储粮技术的仓容1300万吨左右,占国有完好仓容的43%,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

章蓉生: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责编| 徐秋阳编辑| 吴瑶摄影| 许梦宇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徽发布 incentive-icons
安徽发布
安徽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号
20495文章数 154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