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手竿钓法中多是使用双钩,但是单钩以前才是主流。因为以前是传统钓,使用的几乎全是单钩,单钩的好处就非常多了,可以减少挂底的现象,因为传统钓认为水下环境复杂,更可能是鱼窝。单钩还比较方便逗钓,双钩双饵的话逗钓会比较难施展。悬坠钓的流行也不过最近二十来年而已,悬坠钓的特点就在于调漂上,悬浮的铅坠让钓组灵钝状态有无数种,调漂自然是比较复杂的。
但是随着钓鱼技术的发展,一些钓友发现了双钩还是有一些不足。虽然双钩有两个饵料,在钓鱼的时候可能出现双尾的情况。同时多个饵料到底,也能起到持续诱鱼的效果。不过这个好像只适合钓鲫鱼,拉小鱼的时候。守钓大鱼就有些不同了,因为守钓大鱼一般是打重窝为主,多个饵料对诱鱼并没有任何效果。其次是钓到大鱼时,双钩还容易出现搭桥的现象,就是一个鱼钩挂鱼嘴,另外一个鱼钩挂身体,导致两根子线受力不均,而且鱼竿弹性无法发挥作用,此时很容易出现断线的现象。
野钓大鱼还有个特点,野生鱼类大多胆小,鱼线粗了比较挡口,鱼会不太敢进食,守一天经常一口没有。细线的吃口会好很多,但是鱼体型过大很容易断线。这就让无数钓鱼人比较纠结,所以就慢慢把守钓大鱼的钓组改成了单钩,也就是常说的单钩通线钓组。这种钓组的特点是主线上没有线结,因为只要打结鱼线的强度会下降30%左右,没有线结的钓组适当细一些,吃口更好不少,强度并不比粗线差。双钩钓组比较容易断的是子线,其次是八字环两端,单钩通线没八字环,也没子线。
那单钩应该如何调漂呢?其实双钩会调漂,单钩的调漂会更加容易,因为只需要考虑一个饵重和钩重,双钩调漂的公式也适用单钩钓组。首先是钓浮的公式:钓目=调目-单饵,比如说半水调漂8目,挂饵料之后浮漂还剩下2目,那这个2目就是钓浮的目数。如何判断钓组什么时候到底呢?其实也很简单,在钓浮的时候重力、浮力达到平衡,钓组处于稳定的状态。上拉浮漂座开始找底,当钓目开始大于2目时,说明水底对钓组有了支撑力,浮漂受到的拉力变小了,目数所以会增加,这样就找底了。
想要清楚知道钓组在水下到底是什么状态,还需要知道鱼钩的重量。以往称钩重都是空钩调漂,剪掉鱼钩再看目数,然后换个新的子线就可以了。但是单钩通线就不能这么操作了,把同样的鱼钩挂在铅皮上看目数,拿掉这个鱼钩看目数,这样也能知道鱼钩的重量。比如说鱼钩的重量是2目,当然这个只是假设,因为野钓大鱼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粗条鱼钩,重量基本都大于2目。半水调的8目,鱼钩重量是2目,那么钓10目的时候鱼钩就躺底了,是完全躺底,子线这时候就是松弛的。也就是说从钓2目多一点到底,到10目之间都是钓目,钩饵从触底逐渐变成完全躺底。
要是钓铅坠到底应该钓多少目呢?只要钓目大于10目,铅坠就开始触底了。不过应该把铅皮座的位置往下调整一下,让子线变短一些,这样才利于漂相的传递。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