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部分细节经文学化处理,人物均已化名。
清晨6点,李明推开工厂大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
几十名怀着孕的非洲妇女静静站在厂区门口,有的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有的刚刚显怀,最前面的一位看起来随时可能临盆。她们手里都拎着各式各样的容器——塑料桶、铁盆、玻璃瓶,甚至还有人端着一口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厂区角落那套刚安装不到48小时的净水设备上。设备还在"咕噜咕噜"地工作着,清澈的水流从出水口缓缓流出。
"老板,我们只要一点水。"最前面的孕妇用蹩脚的中文说道,声音里带着哀求。
李明的手机开始疯狂震动,微信群里全是当地员工发来的消息:"老板,村子里传疯了,说你的水能......"
01
2021年3月,李明第一次踏上这片西非土地时,心里满怀着雄心壮志。作为华丰纺织集团的海外拓展负责人,他的任务是在这个距离首都200公里的小镇建立分厂,主要承接欧美的代工订单。
"李总,您看这里的条件多好,人工成本比国内低60%,而且政府给了我们十年免税政策。"当地的招商代表热情地介绍着。
李明站在一片荒地上,看着远处连绵的山丘和稀疏的村落,点了点头。数据确实诱人——这里的工人月薪只相当于国内的十分之一,而且棉花原料就产在附近,运输成本极低。
但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第一批中国技术员到达的第三天,李明接到了紧急电话。
"李总,大事不好了!"副厂长老王的声音透着急迫,"张工程师又进医院了,这已经是这周第四个人了。"
李明急忙赶到当地医院。简陋的病房里,张工程师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输着液。
"到底怎么回事?"李明问道。
"水。"张工程师有气无力地说,"这里的水有问题。我们几个人轮流拉肚子,根本没法正常工作。"
李明拧开病房里的水龙头,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流出的水呈现淡黄色,还漂浮着细小的颗粒物。
"医生说是细菌感染,建议我们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老王解释道。
这只是噩梦的开始。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中国员工因为水质问题轮流生病,生产进度严重滞后。订单交期一再延误,客户开始投诉。
李明尝试过各种办法——购买瓶装水、安装简易过滤器、甚至让员工喝煮开的茶水。但瓶装水成本太高,一个月下来光水费就要花掉两万多;简易过滤器根本起不到作用;煮开的水虽然杀死了细菌,但那股刺鼻的味道依然存在。
"李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老王找到他时,脸上写满了焦虑,"昨天又有两个技术员请病假,生产线几乎要停工了。欧洲那边的客户已经发出警告,再不按时交货就要解除合同。"
李明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三年的心血和近千万的投资,难道要因为水质问题功亏一篑?
02
2021年6月的一个炎热午后,李明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德国工业净水技术的报道。文章介绍了一套先进的反渗透净水设备,声称能够去除99.9%的有害物质,将任何水源净化成饮用水标准。
"这个东西靠谱吗?"他转发链接给国内的技术顾问。
"非常靠谱,我们之前给青岛的一家化工厂装过类似设备。德国技术,质量没得说,就是价格有点贵。"
李明咬咬牙:"多少钱?"
"全套下来大概30万人民币,包括运输和安装。"
30万!这相当于工厂三个月的净利润。但李明想到那些因为水质问题躺在医院里的员工,想到即将失去的订单,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订!"
设备从德国运到非洲用了整整两个月。当那台银色的大家伙被起重机吊进厂区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这就是咱们的救命设备?"老王好奇地摸着光滑的外壳。
"别小看它,这可是德国原装进口,工业级标准。"李明介绍道,"理论上能让海水变成饮用水。"
安装过程并不顺利。当地的电压不稳定,三次烧坏了控制器。德国工程师通过视频连线指导了整整一周,才让设备正常运行。
9月15日,净水设备正式投入使用。
李明亲自接了第一杯水。清澈透明,没有任何异味。他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甘甜的味道让他眼前一亮。
"天哪,这简直就是矿泉水的感觉!"老王激动地说。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工厂。中国员工们排队品尝"新水",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挑剔的张工程师都竖起了大拇指:"这下终于能正常工作了。"
但真正让李明意想不到的是当地员工的反应。
翻译小黑瞪大眼睛看着净水设备,嘴里念念有词。李明问他在说什么,小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老板,他们说这是神的机器,能把脏水变成圣水。"
"圣水?"李明哈哈大笑,"就是普通的净化水而已。"
当天下午,李明决定让当地员工也品尝一下净化水。毕竟大家都是工厂的一员,没理由区别对待。
消息一出,当地工人们兴奋不已。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纸杯,像对待珍宝一样慢慢品味。有人甚至闭上眼睛,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
"老板,这水真的不一样。"当地工人队长阿布说道,"我活了40年,从来没喝过这么干净的水。"
那天晚上,李明特意让厨师用净化水做饭。米饭更香了,汤更清了,连蔬菜都变得格外爽脆。
"这投资值了!"李明在微信群里发消息,"水质问题终于解决了。"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只是一场风暴的前奏。
03
9月16日清晨,李明照例6点到达工厂。刚走到大门口,保安小刘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李总,外面来了好多人,都是女的,还怀着孩子。"小刘的声音里带着困惑。
李明还以为是听错了:"什么女的?怀孩子?"
"您自己看看吧。"小刘指向大门外。
李明走到铁门前,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几十名怀孕的非洲妇女静静地站在门外,她们手里拎着各种容器,目光全都集中在厂区里的净水设备上。
最前面的一位孕妇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肚子已经很大了。她看到李明后,用蹩脚的中文说:"老板,我们要水。"
"要水?"李明满头雾水,"你们要水干什么?"
这时翻译小黑匆忙赶来,和外面的人交流了几句后,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老板,她们说...她们说您的水是神水,能保佑她们生出健康的孩子。"
"神水?"李明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就是普通的净化水啊!"
"昨天您让当地员工也喝了净化水,他们回家后告诉家人,说中国老板有神奇的水,能治百病。消息就这样传开了。"小黑解释道。
李明感到哭笑不得。他正要解释,突然发现外面的人群还在增加。从远处的村子里,不断有人赶来,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孕妇。
"这怎么办?"老王也赶到了现场,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群,脸上写满了担忧。
门外开始有人大声说话,虽然听不懂当地语言,但明显是在要求什么。有人开始轻轻敲打铁门,动作很轻,但带着一种执着的坚持。
"她们在说什么?"李明问小黑。
小黑听了一会儿,回答道:"她们说...她们说这里的水几十年来都有问题,生下的孩子很多都不健康。现在终于有了干净的水,她们想要一些,就一点点就够了。"
李明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他想起昨天当地工人品尝净化水时那种珍惜的表情,想起阿布说的"活了40年从来没喝过这么干净的水"。
"老板,人越来越多了。"小刘指着远处,"您看,那边又来了一群。"
李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更多的人正从山路上走来。队伍中不仅有孕妇,还有她们的丈夫、母亲,甚至还有一些老人。
人群中传来阵阵讨论声,虽然听不懂,但李明能感受到那种急切和期待。有几个年轻的男子开始尝试和门卫交流,手里比划着,指向净水设备的方向。
"李总,这可怎么办?"老王急得直冒汗,"咱们这设备是给工厂用的,不可能向外供水啊。而且这么多人,设备根本承受不了。"
李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净水设备的日产量有限,主要是满足工厂的需求。如果向外供水,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更重要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头,后果不堪设想。
但看着门外那些满怀希望的面孔,李明又于心不忍。这些女人冒着炎热的天气,从远处的村子赶来,只是希望能得到一点干净的水。
正在李明犹豫不决的时候,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位怀孕的女子突然捂着肚子,脸色苍白,看起来要晕倒的样子。周围的人立刻围了过去,七手八脚地扶着她。
"快,快让她进来休息一下!"李明立刻命令打开大门。
看到大门打开,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但她们并没有一拥而上,而是秩序井然地让开一条道,让那位身体不适的孕妇先进入。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李明。在如此急切的情况下,这些人依然保持着朴素的善良和秩序。
孕妇被扶到办公室休息,李明让人端来了一杯净化水。女子小心翼翼地接过杯子,双手捧着,像对待圣物一样虔诚。她轻轻抿了一口,眼中竟然涌出了泪水。
通过翻译,李明了解到这位女子叫阿莎,怀孕七个月,这是她的第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都因为先天疾病夭折了,这次怀孕她格外小心。
"她说,如果这个孩子再有问题,她就不想活了。"小黑翻译着阿莎的话,声音有些哽咽。
李明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他想起自己的女儿,健康活泼,是他最大的骄傲。但对于阿莎来说,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竟然成了奢望。
"告诉她,我会想办法的。"李明说道。
消息传到门外,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但紧接着,更多的人开始赶来。到中午时分,聚集在工厂门外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百。
李明意识到,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不仅仅是几个人要水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地区的水质危机在这一刻集中爆发了。
下午两点,当地政府的官员终于赶到了现场。带头的是镇长穆罕默德,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担忧。
"李先生,非常抱歉给您添麻烦了。"穆罕默德用流利的英语说道,"我们正在努力疏散人群。"
"不用道歉,我能理解她们的心情。"李明说道,"但我想知道,这里的水质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穆罕默德的脸色变得更加沉重:"比您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但..."
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但是什么?"李明追问道。
穆罕默德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李先生,您知道这个村子有多少年没有出生过健康婴儿了吗?"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李明,他感到血液瞬间凝固。
人群还在不断增加,有人开始轻声吟唱当地的祈祷歌曲,声音飘荡在炎热的空气中,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虔诚。
李明注意到,这些孕妇中有的看起来非常年轻,可能刚刚成年,有的则是中年女性,肚子里怀着的可能是她们的第三个、第四个,甚至更多的孩子。但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同样的东西——一种近乎绝望的希望。
老王悄悄走到李明身边:"李总,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情况,这事儿比咱们想象的复杂多了。"
"怎么说?"
"据说这个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极高,很多孩子生下来就有各种疾病。当地人把这归结为水的问题,但政府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正说着,人群中又传来一阵骚动。一位年迈的非洲妇女被人群推推搡搡地推到了最前面,她手里拄着拐杖,身上穿着鲜艳的传统服装,明显是这个村子里有地位的人。
通过翻译,李明得知她是村里的接生婆,在当地德高望重。老妇人用当地语言说了很长一段话,声音虽然苍老,但充满了威严。
小黑翻译道:"她说,她接生了这个村子几十年,亲眼看着太多孩子生下来就有问题。有的是四肢不全,有的是智力低下,有的是内脏畸形。她说这都是因为水的诅咒。"
"诅咒?"李明皱起眉头。
"在当地的信仰中,他们认为水源被恶灵污染了,只有神圣的水才能驱除诅咒。"小黑解释道,"现在他们把您的净水设备当成了神的恩赐。"
李明感到事情越来越复杂了。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宗教、甚至是整个社区的生存希望。
穆罕默德镇长的话让整个场面变得更加凝重。他指着远处的山丘说:"李先生,您看到那边的山了吗?山的那边有三个大型矿场,几十年来一直在排放废水。我们多次要求他们处理,但..."
"但是什么?"李明追问。
"矿场的老板有很强的政治背景,而且他们提供了这个地区三分之一的就业机会。关闭矿场意味着上万人失业,处理污染的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穆罕默德的话让李明陷入了深思。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环境等多个层面,绝不是一台净水设备能够解决的。
下午四点,聚集的人群已经接近三百人。有人开始在地上铺毯子,显然是准备长期等待。更让李明担忧的是,一些孕妇看起来身体状况不太好,在炎热的太阳下站了几个小时,有几个人已经出现了中暑的症状。
"李总,咱们必须做点什么了。"老王急得满头大汗,"再这样下去,真的要出事了。"
李明正要开口,突然听到人群中传来一阵惊呼。他快步走到门口,看到一位怀孕的年轻女子突然跪倒在地,双手合十,面向净水设备的方向。
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所有的孕妇都跟着跪了下来,她们双手合十,嘴里轻声念着什么,眼中含着泪水。
这一刻,李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责任的重量。
正在这时,穆罕默德镇长的手机响了。他接完电话后,脸色变得异常凝重,快步走到李明面前,声音颤抖地说:"李先生,我刚刚接到医院的消息..."
他停顿了一下,李明能看到他额头上冒出的汗珠。
"有什么消息?"李明急切地问道。
穆罕默德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句让李明彻底震惊的话:"昨天夜里,村子里同时有三个孕妇早产了,而且..."
李明感到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而且什么?"
穆罕默德的声音几乎成了耳语:"医生说,这是这个村子十八年来第一次有婴儿..."
他的话还没说完,李明已经感到天旋地转,仿佛被雷电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