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布鲁塞尔会议厅里,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句“不给稀土就不访华”,点燃了全球贸易的焦点。谁能想到几周后,她在美欧谈判桌前的态度竟判若两人。
在2025年6月,稀土价格再度飙升,欧洲车企供应链频频拉响警报。摩根士丹利发布最新报告——中国全球稀土产能占比高达78%,出口管控政策令全球产业链震荡。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2025年上半年,稀土相关产业的全球资本支出同比增长25%,仅中国国内稀土新投产项目就有14个。G7峰会结束后,欧洲议会内部调查显示,七成欧企担忧稀土“断供”风险。数据背后,是新一轮全球产业权力博弈的序幕。
![]()
纸面强硬,实际焦虑
上半年,欧盟对中国医疗设备、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业加征关税,气氛骤然紧张。欧洲媒体持续炒作“中国威胁论”,G7峰会上冯德莱恩公开点名中国“将稀土武器化”,试图以道德批判和舆论压力迫使中国让步。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带着“30天内必须解决稀土问题”的最后通牒,出现在北京。欧洲多家车企高管私下向布鲁塞尔传递危机信号,库存告急,部分企业甚至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中国商务部随即声明,稀土出口管控完全符合国际法规,任何国家都不应以威胁方式要求中国让步。欧盟的高压策略不但无果,反而促使中国对欧盟白兰地等产品加征反倾销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
每一次“硬碰硬”,欧盟的底气都在被市场现实消耗。欧洲央行内部文件曝光,2025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制造业PMI跌至44.3,创近五年新低。法国、德国多家制造业巨头公开呼吁欧盟“务实面对中国”,毕竟现实比口号更有分量。
合作的裂纹与依赖的枷锁
特朗普再出关税大招,针对价值210亿欧元的欧盟产品加征30%关税,实施日期定在8月1日。美欧经贸分歧陡然升级,欧洲内部一度高喊“对美反制”。冯德莱恩一度表态将于7月15日正式对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但临近实施前夕,却突然宣布“延迟”。外界一片哗然,欧美媒体质疑“欧盟为何对美国低头”。
![]()
美欧之间的裂痕早已埋下。乌克兰危机后,美国逐步减少对欧军事援助,欧洲被迫增加军费支出;经济层面,欧洲对美芯片、能源高度依赖,2025年仅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就同比增长18%。美方步步紧逼,欧盟却难以真正反击。欧洲智库Bruegel指出,欧盟对美“软弱”源于结构性依赖,既有能源安全、也有金融体制深度绑定。
美国在稀土问题上,表面支持欧盟,实则也在悄然谋划替代方案。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5年美本土稀土产量同比增长11%,但远未能满足本国及盟友需求。白宫对中国发出“恢复稀土供应”的请求,转身对欧盟却是价格与技术的双重限制,利益优先的逻辑暴露无遗。
![]()
稀土牌下的中国策略
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自2024年以来持续收紧,政策背后,是对全球供应链安全和本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考量。中国商务部多次声明,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必须牢牢掌控出口流向。2025年6月,工信部再次强调,出口管控不针对任何国家,但绝不容忍恶意打压与污名化。
欧盟多次将中俄贸易与俄乌冲突挂钩,试图将对俄制裁失败责任转嫁中国。中国外交部多次反击,公开欧盟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资金与装备数据,要求“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进一步加深,全球替代产能短期内无法形成。
![]()
中国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加快稀土资源布局,与东南亚、非洲多国签署长单协议,提升战略纵深。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三年内,全球稀土价格将保持高位波动,西方国家“自给自足”难以实现。
强硬姿态与现实低头
冯德莱恩在G7、欧洲议会等多个场合高调“敲打”中国,煽动“稀土武器化”论调。但在应对美国关税威胁时,选择了妥协和回避。欧洲《明镜》周刊6月深度报道,欧盟内部对美博弈“底线”早已设定,“绝不主动和美国正面对抗”成为共识。
![]()
美国媒体援引白宫内部消息,特朗普团队在稀土谈判中,明确告知欧盟“自扫门前雪”。欧盟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不料陷入“对华强硬、对美妥协”的尴尬。欧洲工商界、学界纷纷质疑,冯德莱恩的“极限施压”策略,实际上削弱了欧盟的议价能力。
2025年6月,欧洲多家智库给出类似结论:欧盟在中美大国博弈中,试图以“道义制高点”自居,实则缺乏必要的产业和资源支撑。德国经济研究所(DIW)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德国电动汽车产能利用率滑落至68%,主要原因为稀土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受限。
![]()
稀土博弈的真实赢家
表面上的威胁与对抗,掩盖不了欧盟在稀土、能源、技术链条上的被动。冯德莱恩“不给稀土就不访华”的强势言论,只是欧盟施压中国的临时策略。现实很快让她放低身段,在美欧谈判中“跪”在了美国面前。中美欧三方的较量,不仅关乎关税与贸易,更是全球产业链、资源控制权的深度博弈。
中国手中的稀土“王牌”,不仅是对外反制的工具,更是全球高端制造业的生命线。短期内,欧盟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欧联合遏制中国的策略也难以一帆风顺。未来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关键节点,中国的主动与坚守,将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变量。
参考资料:迄今最严厉?冯德莱恩最新涉华表态炒作多项旧议题,同时申明不愿脱钩愿建立更稳定关系
2025-07-09 17:25·环球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