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铁十局城轨公司承建的
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支线项目
“砺盾先锋号”双模盾构机
在桃江区间中间风井成功始发
是全线首台始发的盾构机
标志着全线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
中铁十局城轨公司建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支线工程(江府~纪念堂)及同步实施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两站两区间一风井”即均禾站-桃源站区间、桃源站、桃江区间中间风井、桃源站-江府站区间、江府站、江府站存车线,标段全长4.88km。
分体始发突破场地限制
本次始发的盾构机负责桃江中风井至江府区间(以下简称“中江区间”)左线隧道掘进任务,盾构机为直径6.69米的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总长约110米,主机长约10米(包含刀盘),总重约635吨,而此次始发的风井总长为34.2m,宽24.7m,无法满足盾构机正常始发的空间需求。
![]()
![]()
分体始发
面对场地狭小受限,关键节点时间紧迫的难题,由项目经理牵头的党员技术攻关小队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与研究讨论,最终采用盾构机“分体始发”的方式。在有限空间内将盾构机分解为多个部分,分批运输、组装和始发,待隧道空间扩展后,再逐步安装剩余部件,最终完成整机集成,成功攻克了空间狭小的难题,顺利保障了盾构机如期始发。
多措施应对岩溶发育区地质风险
中江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包含溶洞、断裂带、上软下硬地层,且全断面灰岩占比58%、区间见洞率达57.8%、盾构接收段为全断面砂层。施工原设计采用泥水盾构机进行,但单一模式盾构机在上软下硬和岩溶发育区施工存在局限性,泥水盾构机在硬岩段无法形成有效泥膜,在岩溶发育区泥浆可能沿溶洞裂隙大量流失,易导致开挖面失稳等问题。
为提高不同地质条件下盾构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项目建设者多轮专题研讨,并多次前往盾构机厂家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将原有泥水盾构机变更为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
![]()
![]()
针对岩溶强发育区见洞率高的情况,项目建设者还在盾构机上配置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及空洞检测装置,施工前项目采用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等手段,精准探测溶洞、裂隙分布及填充物性质,对隧道范围内溶洞进行注浆填充预处理,确保地层稳定性,避免盾构机“栽头”或侧偏。
![]()
在后续盾构施工过程中,项目将优化同步注浆,采用速凝型浆液,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填充盾尾空隙,防止地层沉降或盾构姿态偏移,并且利用激光导向系统、陀螺仪等实时监测并调整盾构姿态,保障盾构机安全完成穿越任务。
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支线工程串联起广州市多个重要功能区,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衔接,增强中心城区辐射集聚功能,带动沿线江高镇、花都湖片区等新型城镇的发展。(中铁十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