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部分细节经过文学化处理,旨在展现社会现象,引发思考。
"出来!快出来!"陈建华对着黑暗的空间大喊。
"凭什么?我为什么要出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里面传出,语气理直气壮。
"这是我家!你是怎么进来的?"陈建华的声音在颤抖。
"你家?"老人冷笑一声,"年轻人,你搞错了。"
装修师傅小王紧张地握着手电筒,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陈建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
01
2024年3月15日上午,春光明媚,陈建华正在和装修师傅小王讨论复式楼的改造方案。
这套位于市中心的复式公寓,是他两年前花350万买下的,140平方米的空间,上下两层,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算是相当不错的投资。
"陈先生,您看这个楼梯下面的空间,完全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小王指着螺旋楼梯下方那片被忽略的三角形区域,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
"做个储物柜或者小书房都很实用,至少能增加七八个平方的使用面积。"
陈建华放下手中的咖啡杯,走过去仔细端详。
说起来也奇怪,这套房子他住了整整两年,楼梯下面这块区域却一直被他和妻子李晓忽略了。
从外观看,这里就是一面普通的米白色墙面,和整体装修风格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你说得对,这块空间确实浪费了。"陈建华点点头,"那就按你的想法来,先把墙面处理一下,看看里面的结构怎么样。"
小王是个经验丰富的装修师傅,在这行干了十五年,什么奇怪的房屋结构都见过。
他熟练地从工具箱里取出橡胶锤,开始在墙面上有节奏地敲击。
"咚咚咚...咚咚咚..."
敲击声在客厅里回荡,但第三下敲击时,声音突然变了。
"咦?"小王停下动作,皱着眉头,"这声音不对啊,陈先生。"
"什么不对?"陈建华凑过来问道。
"您听听,"小王又敲了几下,"这里面好像是空的。"
果然,墙面传出的不是实心墙应有的沉闷声响而是带着空洞回音的轻响,就像敲击在木板上一样。
"不可能吧,"陈建华摇摇头,"按理说这里应该是实心墙才对。楼梯下面怎么可能是空的?"
小王继续沿着墙面敲击,发现整面墙都传出同样的空洞回音。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作为一个资深装修师傅,他意识到这里可能有问题。
"陈先生,您过来看看这里。"
小王蹲下身,用手电筒仔细照射墙角,"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
陈建华蹲下来,顺着小王手电筒的光束看去。
在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处,有一条几乎不可察觉的细缝,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条缝隙沿着墙面向上延伸,形成了一个规整的长方形轮廓。
"这...这好像是个门框?"陈建华的声音带着不确定。
小王点点头,继续用手电筒仔细检查。
这道"墙"的油漆颜色、纹理都和周围的墙面完全一致,如果不是因为装修需要敲击检查,他们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这个秘密。
"等等,我再仔细找找。"小王沿着缝隙摸索,很快在墙面中间位置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凹槽,"找到了!这里有个把手!"
那个把手被巧妙地设计成墙面装饰的一部分,如果不知道它的功能,任何人都会认为这只是普通的装饰线条。
陈建华看着眼前的发现,心里开始涌起一种不安的感觉。
他在这里住了两年,竟然不知道楼梯下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空间。
"陈先生,要不要打开看看?"小王征求意见道。
陈建华犹豫了几秒钟,最终点了点头。好奇心战胜了不安,他必须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什么。
小王轻轻拉动把手,令人惊讶的是,这扇伪装成墙面的门居然很容易就打开了。
门轴运转顺滑,显然经常有人使用。
门后是一片漆黑,扑面而来的不是想象中储藏间的灰尘味,而是一股复杂的气息——有食物的味道、有人居住的气息,甚至还有一丝淡淡的烟草味。
"有手电筒吗?"陈建华的声音有些紧张。
小王从工具箱里拿出大功率LED手电筒,小心翼翼地照向门内。当光束划破黑暗的那一瞬间,两个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里面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储藏空间,而是一个布置完整的小型居住环境。
一张折叠式单人床整齐地铺着被褥,床头放着一个小收音机;
墙角有一张简易桌子,上面摆放着搪瓷茶缸、几本书和一些日用品;地上整齐地码放着几个纸箱,从外观看应该装着衣物和生活用品;
最让人震惊的是,桌子上还有一个电热水壶和几包方便面,显然有人在这里长期生活。
"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建华的声音都在颤抖,"为什么这里面会有人住的痕迹?"
小王也被眼前的景象震呆了。
他做了十五年装修,见过各种奇怪的房屋结构,但像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空间不大,大约四平方米,但被利用得井井有条。
墙上还挂着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简易的挂钩,上面悬挂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
更令人不安的是,被褥还散发着人体的温度,显然刚刚有人在这里休息。
就在两人震惊不已的时候,黑暗深处突然传出一个声音:"谁在那里?"
这个声音如同晴天霹雳,让陈建华和小王都跳了起来。
声音是从空间最里面传来的,显然里面真的有人!
小王的手电筒差点掉在地上,他紧紧抓住陈建华的胳膊:"陈...陈先生,里面真的有人!"
陈建华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对着黑暗大喊:"出来!快出来!里面的人给我出来!"
里面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收拾什么东西。
紧接着,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凭什么?我为什么要出来?"
这个回答让陈建华彻底震惊了。
他原本以为是小偷或者流浪汉躲在里面,但这个语气听起来完全不像是做贼心虚的样子,反而带着一种理直气壮的味道。
"这是我家!你是怎么进来的?"陈建华的声音因为愤怒和恐惧而颤抖。
"你家?"里面传出一声冷笑,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屑,"年轻人,你搞错了。"
这句话如同重锤敲击在陈建华的心上。
什么叫他搞错了?这套房子是他花350万买的,房产证上清清楚楚写着他的名字,怎么可能搞错?
小王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他完全无法理解眼前的情况。
一个躲在别人家隐蔽空间里的人,为什么敢说出这样的话?
"你到底是谁?为什么在我家里?"陈建华努力控制着情绪,试图搞清楚状况。
里面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出脚步声。
不一会儿,一个瘦小的身影从黑暗中慢慢走了出来。
![]()
02
这是一个大约七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但精神状态看起来不错。
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虽然住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但衣着整洁,神态自若,丝毫没有被人发现后的慌张。
"我叫王德仁,"老人平静地看着陈建华,声音不疾不徐,"我就住在这里。"
"住在这里?"陈建华几乎是吼出来的,"您什么时候开始住在这里的?"
"两年了。"王德仁淡淡地回答,"整整两年。"
这个回答如同晴天霹雳。
陈建华感觉自己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却无法理解眼前的情况。两年?他也是两年前买的这套房子!
"不可能!"陈建华激动地说道,"我两年前就买了这套房子,我有房产证,有购房合同!您怎么可能在这里住了两年?"
王德仁看着陈建华激动的样子,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因为这本来就是我的家。"
这句话让陈建华感觉天旋地转。
老人的话听起来完全不合逻辑,但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都不像是在撒谎或者精神有问题。
"您的家?"小王忍不住插话,"可是这套房子的房主是陈先生啊。"
"是吗?"王德仁的目光在陈建华和小王之间游移,"那你们知道这个房间的存在吗?"
这个问题让陈建华哑口无言。
确实,他根本不知道楼梯下还有这样一个隐蔽的房间。
如果不是今天装修,他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
"您的意思是什么?"陈建华努力保持冷静。
"我的意思很简单,"王德仁说道,"我一直住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你们今天的举动,打扰到我了。"
陈建华看着眼前这个瘦小但气定神闲的老人,心里涌起各种复杂的情绪。
震惊、愤怒、困惑、恐惧,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无法思考。
在自己花350万买的房子里,竟然有一个陌生的老人住了整整两年,而自己竟然毫不知情。
这种事情听起来像是恐怖小说的情节,但却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要报警!"陈建华掏出手机,手指都在颤抖。
"报警?"王德仁似乎一点也不害怕,"你随便。不过在报警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一下这套房子的真实情况。"
"什么真实情况?"
"关于这套房子,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王德仁说着,转身走回了房间深处。
陈建华和小王面面相觑,都被老人的反应搞得更加困惑。
按理说一个被发现住在别人家里的人,应该会慌张、解释、道歉,但王德仁的表现完全出乎意料。
"陈先生,这事太诡异了。"小王小声说道,"要不然我们先出去,您联系一下当时的中介或者律师?"
陈建华点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很合理。他需要冷静下来,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那扇隐蔽的门,回到客厅。陈建华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手还在微微颤抖。
"小王,今天的装修先停一下。"陈建华说道,"我需要先处理这个事情。"
"好的,陈先生。您有需要的话随时联系我。"
小王收拾起工具,临走前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面"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看起来和普通墙面一模一样。"
小王走后,陈建华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努力回想着两年前买房时的情况。
这套复式公寓位于市中心的一个高端小区,当时售价350万,在那个时候算是相当高的价格。
房子是二手房,卖方是一个姓王的老先生。
陈建华记得那个老人看起来很斯文,签合同时话不多,给人印象很深的是他似乎对这套房子很有感情,在交钥匙的时候还在房间里站了很久。
现在想来,那个卖房的老人和刚才见到的王德仁,似乎真的有些相似...
陈建华急忙翻找出当年的购房合同。
这是一份厚厚的文件,当时他主要关注了房屋面积、价格、交房时间等关键信息,对于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说实话没有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
他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合同,希望能找到什么线索。
大部分内容都是标准的房屋买卖条款,但在合同的第15页,他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条款:
"特殊约定:卖方保留部分储物空间的使用权,具体位置和使用期限另行协议约定。"
"储物空间的使用权?"陈建华皱着眉头反复阅读这个条款,"什么叫另行协议约定?"
他继续翻阅文件,试图找到所谓的"另行协议",但翻遍了所有的购房资料,都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补充协议。
这时,陈建华想起了当年的中介公司。他急忙拨通了那家中介公司的电话。
"您好,这里是安居房产,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您好,我是陈建华,两年前通过你们买了一套复式公寓,现在遇到一些问题想咨询一下。"
"好的,陈先生,请稍等,我帮您转接当时负责您案子的经纪人。"
等了几分钟,电话里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陈先生您好,我是小张,当时负责您那个案子的。有什么问题吗?"
"小张,我想问一下,当年那个卖房给我的王先生,您还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王德仁王先生吗?很抱歉,王先生在交房后就失去联系了。他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听到"王德仁"这个名字,陈建华的心沉了下去。果然是同一个人!
"失去联系?什么意思?"
"就是联系不上了。我们也觉得很奇怪,一般卖房的人都会留下联系方式处理后续事务,但王先生好像故意避免联系。
我们打他留的电话号码,显示已经停机了。"
"那当年签合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协议?"陈建华追问道。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一会儿:"陈先生您方便明天到公司来一趟吗?有些事情我需要当面和您说明。"
"为什么不能电话里说?"
"这个...比较复杂,涉及到一些当年的具体操作。我需要查阅档案,当面给您解释清楚。"
挂断电话,陈建华的不安感更加强烈。
小张的语气听起来有些闪烁其词,显然知道一些内情,但不愿意在电话里说。
下午,陈建华的妻子李晓下班回家。一进门,她就发现丈夫脸色不对。
"怎么了?你看起来很不好。"李晓关心地问道。
陈建华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今天发生的一切。
随着他的讲述,李晓的表情从好奇变成了震惊,再变成了恐惧。
"你是说,我们家楼梯下面一直住着一个人?而且住了两年?"李晓的声音都在颤抖。
"是的。"陈建华点点头。
"天哪!"李晓捂着嘴,眼中满是恐惧,"那这两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就在楼下?我们在家的时候,他也在下面?"
"应该是这样。"
李晓感到一阵恶寒。想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一个陌生的老人共处一室整整两年,她就感到浑身不适。
![]()
03
她回想起这两年来的一些细节——有时候半夜会听到轻微的声响,她以为是楼上邻居的动静;
有时候冰箱里的食物会莫名其妙地少一些,她以为是自己记错了;
有时候会闻到一些奇怪的味道,她以为是邻居在做饭...
"这太可怕了!"李晓紧紧抓住陈建华的手,"他必须马上离开!我不能和一个陌生人住在同一个屋子里!"
"我理解你的感受。"陈建华说道,"但这个老人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好像和这套房子有某种关系。"
"什么关系都不行!"李晓情绪激动,"这是我们的家!"
就在这时,楼梯下传出王德仁的声音:"很抱歉吓到您了,女士。我马上收拾东西离开。"
听到这个声音从楼下传出来李晓吓得差点跳起来,她紧紧抓住陈建华的手臂:"他...他真的在下面!"
陈建华走到那面隐蔽的墙前,轻轻敲了敲:"王师傅,您不用急着走。我们先谈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没什么好谈的。"王德仁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我确实不应该住在这里,我会马上搬走的。"
"您要去哪里?"陈建华问道。
"我还没想好,可能先找个便宜的旅馆住几天,然后再想办法。"
听到这个回答,陈建华心里有些不忍。
虽然王德仁的行为确实不当,但他听起来并不是恶意的,而且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如果无家可归确实很可怜。
"王师傅,您先别急着收拾,我们好好谈谈。也许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李晓在一旁小声说道:"老公,你疯了吗?让他继续住在我们家?"
"先听听他的情况再说。"
陈建华安慰妻子,"我们总不能把一个老人赶到大街上。"
过了一会儿,王德仁打开了那扇隐蔽的门,慢慢走了出来。
在明亮的客厅灯光下,陈建华和李晓看清了这个老人的模样。
他确实有七十多岁,但精神状态不错,虽然衣着简朴,但很整洁。
最重要的是,他的神态很坦然,没有做贼心虚的慌张,也没有被发现后的羞愧,而是一种复杂的坦然。
"很抱歉给您们带来困扰。"王德仁对李晓微微鞠躬,"我知道自己的行为很不合适。"
李晓看着这个瘦小的老人,心里的恐惧开始被同情替代。
但她还是坚持说道:"王伯伯我们能理解您可能有什么困难,但您住在我们家里我们确实很不安。"
"我明白,我会马上搬走的。"王德仁说道。
"您先坐下,我们谈谈。"陈建华指了指沙发,"我想了解一下,您为什么会住在这里?"
王德仁犹豫了一下,最终坐了下来。"因为这里原来是我的家。"
"您的家?"
"是的。这套房子我和老伴住了二十多年,直到两年前才卖给你们。"
王德仁的眼中闪过一丝痛哭,"老伴去世后,我一个人住着太冷清,就想把房子卖了。但是卖掉之后,我又后悔了。"
"后悔了?"
"是的。这里有太多我和老伴的回忆,我舍不得完全离开。"王德仁说道,"所以我就...住在了那个小房间里。"
"但您这样做是不对的。"李晓说道,"您已经把房子卖给我们了,就应该完全搬走。"
"我知道这样不对。"王德仁低下头,"但我实在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没有其他地方?您没有子女吗?"
"有一个儿子,但他在外地工作,生活也不宽裕。我不想给他添麻烦。"
王德仁说道,"我的退休金不多,租房子也租不起什么好地方。"
听了这番话,陈建华和李晓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开始理解王德仁的处境了——一个失去老伴的孤独老人,卖掉了充满回忆的房子,却又无处可去,只能偷偷住在原来的家里。
从人情角度来说,这确实很令人同情。但从法理角度来说,王德仁的行为确实是不当的。
"王伯伯,"李晓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您这两年是怎么生活的?我们完全不知道您的存在。"
"我很小心的。"
王德仁说道,"白天你们上班后,我就在小房间里休息。晚上你们睡觉后,我才出来活动,偶尔出去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您从来没有担心过被我们发现吗?"
"当然担心。"
王德仁承认道,"特别是前几个月,我总是提心吊胆的。但后来我发现你们的生活很规律,我就摸清了你们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和你们碰面。"
陈建华想起了一个关键问题:"您是怎么进出的?我们没有给您钥匙啊。"
王德仁有些尴尬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这是我自己留的。交房的时候,我说丢了一把钥匙,让你们重新配了全套。其实我是故意的。"
看到这把钥匙,陈建华的愤怒又涌了上来。这意味着王德仁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要继续住在这里。
"您这样做是欺骗!"陈建华提高了声音。
"我知道。"王德仁低下了头,"我知道我做错了,但我当时实在没有其他选择。"
就在这时,陈建华想起了购房合同中那个奇怪的条款。
"王师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陈建华拿出购房合同,"这里有个条款说您保留储物空间的使用权,这是怎么回事?"
王德仁看了看合同,点点头:"是的,当时我确实提出了这个要求。"
"为什么?"
"因为楼梯下的那个房间里放着我和老伴的一些重要物品,我希望能保留使用权,等以后想清楚了再处理这些东西。"
"那为什么没有具体的协议?"
王德仁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当时中介说会有补充协议,但后来似乎没有正式签署。"
陈建华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可能有问题。
中介故意不让他们签署具体的补充协议,可能是想避免交易出现变数。
![]()
"明天我要去中介公司了解情况。"陈建华说道,"不管怎样,您这样住在我们家里是不合适的。"
"我明白。"王德仁站起身,"我马上收拾东西搬走。"
"您先别急。"
李晓突然说道,"王伯伯,您能给我们一些时间吗?让我们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什么意思?"陈建华惊讶地看着妻子。
"我是说,也许我们可以帮王伯伯想想办法。"
李晓解释道,"比如帮他联系他的儿子,或者找到其他合适的住处。总之,不能就这样把一个老人赶出去。"
王德仁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你们真的愿意帮我?"
"我们会尽力的。"李晓说道,"但您也要保证,如果找到了其他解决办法,就不再住在这里了。"
"我保证。"王德仁郑重地点点头。
就这样,一个奇怪的临时协议达成了。
王德仁可以暂时继续住在楼梯下的小房间里,但双方要一起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天晚上,陈建华和李晓躺在床上,都感到很不习惯。知道楼下住着一个人,让他们感到既不安又奇怪。
"你说我们这样做对吗?"李晓小声问道。
"我也不知道。"
陈建华叹了口气,"但至少我们给了彼此一些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
"我还是觉得很奇怪。一个卖了房子的人,为什么还能理直气壮地住在里面?"
"明天去中介公司就知道了。"
陈建华说道,"我总觉得这里面有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陈建华就来到了中介公司。
小张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档案材料,但他的表情看起来有些紧张。
"陈先生,关于您昨天问的问题,我确实发现了一些...情况。"小张的声音有些结巴。
"什么情况?"
小张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当年的完整档案。有些事情当时我们处理得不够妥当。"
陈建华接过文件夹,发现里面除了他见过的购房合同,还有几份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文件。
"这些是什么?"陈建华问道。
"补充协议。"小张小心翼翼地说道,"关于王先生保留储物空间使用权的具体约定。"
陈建华拿起那份补充协议,仔细阅读起来。协议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
"甲方(王德仁)在房屋转让后,保留楼梯下储物空间的终身使用权。
该空间面积约4平方米,甲方可用于存放个人物品及必要时的临时居住。
乙方(陈建华)不得干涉甲方对该空间的合理使用。"
"终身使用权?临时居住?"陈建华几乎喊了出来,"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份协议?"
小张的脸色变得煞白:"这个...当时我们犯了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
"我们忘记让您签字了。"小张的声音越来越小,"王先生签了,但是您那份一直放在档案里,没有拿给您签署。"
陈建华感到天旋地转。如果这份协议有效,那么王德仁住在楼梯下的行为在法律上可能是合理的。
但如果协议无效,那中介公司就有重大过失。
"那这份协议现在有法律效力吗?"陈建华追问道。
"这个...我们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小张说道,"情况比较复杂。"
陈建华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中介公司。
他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王德仁能够如此理直气壮——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确实有法律依据。
回到家里,陈建华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李晓和王德仁。
"原来还有这样一份协议。"王德仁说道,"我当时以为所有手续都办好了。"
"但这份协议陈先生没有签字。"李晓指出。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陈建华说道,"如果协议无效,王师傅就必须搬走。如果协议有效,那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谈判。"
就在他们讨论的时候,陈建华的手机响了。电话是王德仁的儿子打来的。
"请问您是陈先生吗?我是王建国,王德仁的儿子。"
"您好。"
"我想和您见个面,谈谈我父亲的事情。我今天刚从外地回来。"
"您知道您父亲的情况?"
"是的,他刚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我了。我为我父亲的行为向您道歉。"
当天下午,王建国来到了陈建华家。这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看起来很朴实。
"陈先生,李女士,真的很抱歉。"
王建国一进门就道歉,"我父亲给你们添麻烦了。"
"您知道具体情况吗?"陈建华问道。
"我知道。"王建国点头,"其实我早就应该回来处理这个问题了。"
"那您有什么想法?"
王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个解决方案。"
"什么解决方案?"
"我希望能正式租下那个储物空间,让我父亲合法地住在那里。"王建国说道,"我可以每个月支付租金。"
这个提议让陈建华和李晓都很意外。
"您的意思是,让您父亲继续住在我们家里?"李晓问道。
"是的。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我父亲的情况确实特殊。"
王建国解释道,"他对这个地方有很深的感情,强行让他离开可能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
"那您为什么不接他和您一起住?"
"我也想过,但是我父亲不愿意。"
王建国说道,"而且我现在租的房子很小,确实不太适合老人居住。"
陈建华看了看李晓,又看了看王德仁,心情很复杂。
"我们需要考虑一下。"陈建华说道。
"当然,我不急。"王建国说道,"但不管怎样,我都会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
就在陈建华准备进一步了解情况时,王德仁缓缓从床下拖出了一个破旧的皮箱。
"既然你这么想知道真相,那我就让你看看这个。"
老人打开箱子,里面放着一摞文件。
当陈建华看到最上面那份文件的内容时,他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陈建华的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脸色瞬间变得如纸一般惨白,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