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申明:本文非纪实,情节虚构处理,望理性阅读,谢谢您的支持。
女白领周玉蓉花90万,在市郊区买下一套房。身边的人都说她疯了,这房子顶多50万。
可是谁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地板渗水问题,里面竟然暗藏一个大秘密,并且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
四月,南方的春天异常潮湿,空气中都有一股发霉的气味。
周玉蓉站在客厅中央,望着墙角那片渗水的地板,手里拎着一块吸水抹布,神情有些疲惫。
![]()
整个屋子,就墙角附近的地板上有问题,每隔一两个小时会冒出水珠,怎么擦也没用。
她蹲下身,将那摊水吸干,又在上面铺了一层防水材料,这是她特意买来的。可过了大半天,水还是会渗出来。
这已经是第三次被租客投诉地板漏水了。
她其实早该亲自来看看的,但工作太忙了,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才回家。
她是某外企公司的中层管理,负责一个地区的销售团队。说白了,既要带人,又要自己跑业绩,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看看,却发现房子的“毛病”,比她想象中还要棘手。
这套房子是她三个月前买下的,位于城市西南郊区一处老旧社区。
这里的房子大多是自建两层小楼,样式各异,街巷蜿蜒,置身于此,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
她买下这栋房子时,身边的人都觉得她疯了。
“你花九十万买这么远的房?郊区地段差,交通又不方便……”她母亲得知此事后在电话里气得不轻。
单位里一个女同事也说,“你买在市区小户型都比这个强吧,何必搞这种‘破屋’投资?这房子顶多50万,你亏大了。”
但她并不在意这些声音。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十年的职场女性,她早就有自己的主见。
靠着不懈努力,她二十七岁就升到了部门主管,手下管着二十来号人。虽然升职了,但生活节奏加快了不少,每天不是忙着开会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她已经很久没有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了,更别说约会谈恋爱。
父母一直催她结婚,说她是“剩女”,说她再挑下去就没人要了。可她知道,她不是不愿意结婚,而是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
她在银行存了一笔钱,利息低得可怜。本来计划等年底换辆车,但一次偶然的聚会改变了她的想法。
![]()
那天是周六,大学室友刘倩约她去家里吃饭。
刘倩嫁得早,丈夫是城建局的一个中层,家里住在郊区的一个老社区。虽然那里地段不算好,但人口密度小,周围绿化多,环境清幽,生活节奏很慢,这让周玉蓉无比羡慕。
在外人看来,她是个女强人,其实,她何尝不想有个归宿,有个温馨的家,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
吃饭时,刘倩神秘兮兮地告诉她一个“内部消息”。
“听我老公说,这一带将来不久有地铁规划,地皮肯定要动。说不定哪天一动工就拆迁。到时候你想再买都买不到。”刘倩一边夹菜一边说,“现在还有人低价卖房子,你要是有闲钱,真可以考虑下。”
她心里一动。买房投资她不是没想过,但市区房价太高,一套小户型都要两百多万。眼下这个机会,九十万就能买一栋两层小楼,万一真拆迁,回报不止一倍。
“附近有人卖房吗?”她问。
“巧得很。”刘倩眨了眨眼,“就我家这条街,有一户人家急着出手。好像是家里有人生病,急需用钱。”
她点点头:“要是房子还不错,我可以看看。”
第二天,她抽空去看房。
那房子就在刘倩家斜对面,是一栋老式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院子不大,种着几棵老橘子树,围墙爬满藤蔓。虽说外观不新,但屋子整体结构看起来还结实,采光也不错。
正在她仔细打量时,从屋里走出一个身影。
那人一眼看到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你是……周玉蓉?”那人开口。
她也愣住了,眯眼认了几秒:“王贵?”
王贵,是她大学时的学生会干部,体育系的,个子高高的,皮肤有点黑,说话总带笑意。
她记得那年冬天自己因为父亲生病,日子很难熬,她没了生活费。王贵发现她不对劲,得知她情况后,带她去勤工俭学中心,给她找了一个打扫教室兼职。
![]()
那段时间,她靠着那份工作撑过了一个学期。
“真巧啊。”她笑了,“原来这房子是你家的?”
“是啊。”王贵挠挠头,神色有些尴尬,“地基是我爷爷的,房子是十几年前盖的。现在我爸妈身体都不好,需要钱看病,我就想着卖掉这房子。”
“你一个人住这?”她问。
“不是,我平时在市里打工,这房子一直空着。”
他们在院子里聊了好一会儿。王贵没谈房价,只说愿意便宜点处理掉。
他看着她的眼神,带着一点学生时代那种腼腆和敬意。
她没有讨价还价。她记得王贵的好,也理解他此刻的无奈。
九十万对她来说并不轻松,但她有积蓄,也做过功课,这片区域确实有城市发展规划,一旦地铁落实,房价起码要翻一倍。
于是,她点头签了合同,当场转账。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
“你不问问我房子有没有问题?”王贵当时问。
“你要是觉得有问题,会卖给我吗?”她反问。
王贵苦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
她拿到钥匙的那一刻,心中居然有一丝异样的安定。这里远离市区喧嚣,她很满意。
她原本想把房子简单翻修后出租,等几年行情起来再说。
于是她请了装修队粉刷了墙面,更换了水电管线和厨房卫生间的设施。外观没怎么动,保留了原来的老式格局,她觉得这样反而有味道。
可没想到,装修不到一个月后,租出去的第一批租客就打来电话,说客厅墙角渗水。
起初,她以为是春季湿气太重,加之旧房子的地面没做防潮层,便叫了施工队补了防水,还贴了地板革。
没想到问题依旧,租客仍然在投诉渗水的问题。
她才意识到,房子可能真的有问题。
犹豫一番后,她终于决定给王贵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她也不寒暄,开门见山:“你当初卖我房子时,知道这屋子有问题吗?”
王贵沉默了两秒,说:“……我不知道漏水的事,要是有,我肯定告诉你。”
“那现在怎么办?”
“我……我出五万块赔你。”他声音低下去,“真的很抱歉。”
“算了。”她轻叹一口气,“我不是来要补偿的,只是想了解下情况。”
挂了电话,她决定找刘倩帮忙。
刘倩当年学的土木工程的,虽然现在没做这行,但基础知识还在。
刘倩了解情况后,她皱着眉头:“你这事儿,有点怪……要不找施工队挖开看看,说不定下面有什么暗管、泉眼,甚至……掩埋物……”
“掩埋物?”她一怔。
“别想太多,我就是随口一说。”刘倩笑了笑,“我们这一块地势低,很大可能是下面有泉眼。”
她听了后点点头,内心却有种莫名的不安。
![]()
三天后,施工队来了。
天刚蒙蒙亮,街巷还带着露水的清冷,周玉蓉就守在房子门口。刘倩也过来了,穿着牛仔裤和一件灰色T恤,背着一个工具包,眼神锐利,神情认真。
“我们从漏水点附近下铲,先看是不是地基破损。”带头的师傅姓李,是刘倩朋友介绍的老施工,经验丰富,做事稳重。
铁锹一下下地砸进地板下,碎石飞溅,泥土翻开。
起初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是地基确实有些老化,有些潮气从泥土里泛上来。但就在挖到约四十公分深的时候,铁锹忽然撞上一个硬物。
“咣”的一声,所有人都停下动作。
李师傅蹲下,用手刨开周围泥土,一个金属边角逐渐显现出来。
“这……像是个铁箱子。”他说,声音也低了下来。
箱子呈灰黑色,表面已经锈蚀斑斑,但形状完整,长约四十公分,像旧时代装工具或贵重物品的那种军用铁盒。
“先别动。”刘倩谨慎地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蹲下来看了看锁扣位置,“没有上锁,应该能打开。”
在几人注视下,李师傅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子。
当箱子打开后,众人都傻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