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上我被撵下台去,被说资历太浅,正难堪时董事长推门喊我过去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致远,你跟我出来一下。"陈总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格外清晰,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刚刚还窃窃私语的人们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刚刚才从台上下来,脸上的尴尬还没有完全消散,现在又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召唤...



01

十一月的雨水总是来得密而细,像针线一般缝补着这座城市秋天的裂缝。透过办公楼十二层的玻璃窗,我看见楼下的梧桐叶子正一片片地往下掉,落在湿漉漉的马路上,被来往的车轮碾成泥泞。

企划部的办公室里弥漫着咖啡和复印纸的混合味道。我坐在靠窗的工位上,面前摆着一叠刚刚打印出来的文件,标题是《年度营销推广策略优化方案》。这份方案我已经修改了七遍,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实过,每一张图表都精心调整过颜色和字体。

"致远,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高伟主任走过来,拿起我桌上的文件翻了几页,"不过还是交给我来统一提交吧,毕竟是年度重点项目。"

我点点头,看着他将我的方案装进一个牛皮纸袋里。高伟五十六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总是穿着熨得笔挺的衬衫,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八年,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的规矩: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要经过他的手。

下午的时候,郑琳从人事处过来找我。她是副处长,三十八岁,总是穿着黑色的套装,说话轻声细语,但眼睛很亮,像是能看透人心。

"听说你的方案被选中了?"她在我的工位旁边停下来。

"还不确定,要等高主任那边的消息。"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信息流广告加短链投放的组合,我看过类似的案例,效果确实不错。"郑琳说着,目光在我的电脑屏幕上停留了一下,"有时候新的思路比经验更重要。"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笑了笑。郑琳走后,我继续修改下周要用的PPT。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和空调的嗡鸣声。

第二天上午,高伟叫我到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比我们的工位大很多,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管理类的书籍。他坐在办公桌后面,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致远,你的方案我看了,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可能需要一些调整。"他指着文件上的几处地方,"这里的数据预测可能过于乐观了,还有这个投放策略,风险控制方面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我看着文件,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红色的修改意见。原本的创新点被大部分删除了,替换成了一些更加保守的方案。

"我让王学斌帮你完善一下,他在这方面有经验。"高伟说道。

王学斌是部门里的老员工,四十三岁,做事稳重,但缺乏创新精神。他的方案总是中规中矩,不会出错,但也不会有什么亮点。

我拿着修改后的文件回到工位上。原本的《年度营销推广策略优化方案》已经变成了《年度营销推广工作总结与计划》,内容也从创新的投放策略变成了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我看着这些熟悉的套路和模板,感觉就像是看到了去年的方案。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到同事们在讨论年会的事情。

"听说今年的年会发言名单已经定了,都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小张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说道。

"那是当然的,年会这种场合,都是领导们展示成果的机会。"老李接话道,"不过我听说企划部原本是要安排小林发言的,后来又改了。"

"为什么改了?"小张问。

"还不是因为资历不够,年会这种正式场合,怎么能让一个副主任上台发言呢?"老李压低了声音,"虽然小林的能力大家都看得到,但是规矩就是规矩。"

我低着头继续吃饭,假装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其实我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昨天高伟已经跟我说过了,说是"考虑到整体形象",决定由他自己来做年会发言。

下午的时候,我收到了年会筹备组发来的通知,说是需要我协助准备发言用的PPT。我打开邮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文档标题:《企划部年度工作总结与展望》。这就是我的方案,只是署名变成了高伟。

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重新制作PPT,调整字体和配色,确保每一页都符合年会的标准。做完这些,天已经黑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几个加班的同事。我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经过高伟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他还在里面打电话。



"是的,陈总,方案已经准备好了...对,这次的创新点确实不错...好的,我会在年会上详细汇报。"

我没有停留,径直走向电梯。

02

年会在市里最好的酒店举行。十二月的早晨格外寒冷,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会场,帮助工作人员调试投影设备。会议室很大,能容纳三百多人,前排摆着主席台,上面放着六把椅子,都是给正处级以上干部准备的。

九点钟,与会人员陆续到达。我看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穿着正装,神采奕奕地走进会场。郑琳也来了,她穿着深蓝色的套装,远远地朝我点了点头。

九点二十分,高伟匆匆赶到。他看起来有些紧张,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

"致远,你来得正好。"他走到我身边,"一会儿你坐到主席台上去,负责控制PPT的播放,我发言的时候你配合一下。"

我有些意外。主席台一直是正处级以上干部的席位,让我坐上去似乎不太合适。但是高伟已经转身去跟其他人打招呼了,我也没有机会多问。

九点半,会议正式开始。我坐在主席台的最后一把椅子上,手里拿着PPT的遥控器。从这个角度看下去,整个会场尽收眼底。我看到了企划部的同事们,他们坐在第三排,偶尔朝台上看一眼,目光里有些复杂的意味。

前面几个部门的汇报都进行得很顺利。每个发言人都准备充分,数据详实,图表精美。台下不时响起掌声,气氛很好。

轮到企划部汇报的时候,高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走向讲台。我准备打开PPT,却看到会务人员快步走到主席台边,在我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我没有听清楚他说的什么,但是看到高伟皱起了眉头。他向我这边看了一眼,然后走过来。

"致远,下去吧。"他的声音很轻,但是在安静的会场里显得格外清晰,"这里是正处级以上的安排,别让外单位的人看笑话。"

我感到脸上一阵发热。整个会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有人在窃窃私语,有人在摇头叹息。我站起身,尽量保持平静地走下主席台,坐到了后排的空位上。

高伟的汇报开始了。他的声音在音响系统里显得格外洪亮,讲述着企划部这一年来的工作成果。那些熟悉的数据和图表出现在大屏幕上,我知道每一个细节都来自于我的方案,但是现在它们有了新的主人。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信息流广告与短链投放相结合的策略..."高伟的声音在会场里回荡。

我低下头,开始整理手边的文件。这是我的习惯动作,每当感到尴尬或者不安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做一些机械性的工作来平复情绪。文件夹里有我准备的备用资料,还有一些数据分析报告,都整理得很整齐。

正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咔哒"一声被推开了。



整个会场安静下来,连高伟的汇报也停了。我抬起头,看到陈总迈步走进来。他五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穿着深灰色的西装,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陈总的目光在会场里扫了一圈,最后停在我身上。

"林致远,你跟我出来一下。"

会场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