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后楼上常吵架,一天深夜他们不吵了,睡着后却感觉有人站在床边

分享至

  • 声明:本文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 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您能听见吗?就是这种声音!”

林巧举着手机,竭力想让听筒另一头的母亲分享她正在经历的折磨。

天花板上传来一阵阵尖锐的争吵,夹杂着家具被拖拽的刺耳噪音和女人模糊不清的哭喊。

这声音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着她的神经。

“新家都挺好的,就是……就是楼上这邻居,有点太‘热闹’了。”她对着电话干笑一声,试图让语气显得轻松些,但颤抖的指尖却出卖了她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这已经是她搬来新家的第三周,而这场永无休止的战争,仿佛成了她新生活的背景音。



01

林巧是为了新工作才搬到这个陌生城市的。

房子是中介帮忙找的,一个老式居民楼的六层,不高不矮,采光不错,价格也还在她的承受范围之内。

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能在大城市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已经足够让他感到满足。

搬家那天,她一个人上上下下,把打包好的纸箱一个个搬进房间。

汗水浸湿了她的T恤,但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被自己的东西一点点填满,一种扎根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总算有个家了。”她瘫在刚铺好的沙发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而,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

当晚,就在她准备享受第一个安稳觉时,楼上传来了动静。

起初是沉重的脚步声,在地板上踱来踱去,接着,压抑的争吵声响起。

像两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用彼此都能听懂的语言在互相咆哮。

林巧把被子蒙过头顶,安慰自己:新邻居嘛,磨合期在所难免。

但她错了。

这场争吵不是偶尔的调剂,而是每天的固定节目。

他们吵架的时间毫无规律,有时在清晨,有时在午后,但更多是在深夜,在她最需要休息的时候。

林巧从未见过楼上的邻居。

她尝试过在楼道里偶遇,想看看那究竟是怎样的一对夫妻,但一次也没碰上。

七楼的住户仿佛从不踏出家门,只通过天花板,用噪音宣告着他们的存在。

一次周末,林巧被楼上“哐当”一声巨响惊醒,那声音像是有人把整张桌子掀翻了。

她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穿上拖鞋,走到了七楼的门口。

门是那种老式的深红色防盗门,门上没有“福”字,也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些陈年的划痕。

她抬起手,却迟迟不敢敲下去。

门内死一般寂静,与刚才的喧嚣形成诡异的对比。

就在她准备放弃时,门内忽然传来一声微弱的、像是孩童呜咽的声音,但那声音只持续了一瞬,就消失了。

林巧的心猛地一沉,最终还是默默地收回了手,回到了自己家中。

她觉得,这扇门的背后,藏着她不该探究的秘密。

02

日子一天天过去,楼上的噪音变本加厉。

林巧学会了戴着降噪耳机工作,学会了用音乐声盖过楼上的争吵,但这些都治标不治本。

那声音像是会渗透,穿过耳膜,直直地钻进她的大脑皮层。

她开始失眠,精神也日渐萎靡。

白天在公司开会时,她好几次走神,脑子里回想的都是楼上女人的尖叫和男人沉闷的怒吼。

有一次,争吵声中伴随着玻璃破碎的脆响。

林巧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甚至想过报警,但又担心是自己小题大做。

万一人家只是夫妻吵架,警察上门,自己倒成了那个多管闲事的恶邻。

这种犹豫让她备受煎熬。

为了搞清楚楼上到底住了几个人,她开始留意七楼的电表。

那是一个独立在外的老式转盘电表,转盘几乎每天都在疯狂转动,用电量大得惊人。

可奇怪的是,她从未见过七楼门口有外卖或者快递。

一个周二的晚上,林巧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电梯时,一股淡淡的腥味飘了过来。

她皱了皱眉,发现自己的家门口,留下了一串小小的、湿漉漉的脚印。

那脚印很小,像个孩子的,从七楼的楼梯口一直延伸到她家门前,然后消失了。

林巧头皮一阵发麻。

她抬头看了看楼上,一片漆黑,听不到任何声音。

她立刻掏出钥匙打开门,闪身进去后迅速反锁,后背紧紧地靠在门板上,心脏狂跳不止。

她打开手机的手电筒,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门缝。

什么也没有。

那晚,她一夜没睡,开着客厅所有的灯,直到天亮。

03

自从那次湿脚印事件后,林巧变得更加敏感和警惕。

她网购了一个可以监控门外的摄像头,但安装好后,什么异常也没有拍到。

楼上的争吵依旧,只是内容变得更加诡异。

有时她会听到男人在声嘶力竭地喊着一个名字,有时又会听到女人在唱着不成调的童谣,歌声断断续续,在深夜里听起来格外瘆人。

林巧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她开始害怕回家,宁愿在公司多待一会儿,也不想那么早回到那个让她感到压抑和恐惧的小屋。

她向朋友抱怨过,朋友劝她赶紧搬家。

“那房子是不是不干净啊?听着就邪门。”朋友在电话里说。

“就是普通的邻里矛盾吧,”林巧自己也不确定,“可能他们家有个不太听话的孩子。”她这样解释,既是说给朋友听,也是在麻痹自己。

可有些事,是无法用常理来解释的。

一个周末的下午,林巧在家大扫除。

她跪在地上擦地板,擦到卧室床底的时候,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她把它掏出来,发现是一个用红绳绑着的小木偶。

木偶的做工很粗糙,四肢扭曲,脸上用黑色的颜料画着一个诡异的笑脸。

最让她毛骨悚然的是,木偶的身上,用针歪歪扭扭地刻着一个字——“巧”。

和她的名字,一模一样。

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她尖叫一声,把木偶扔了出去。

这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

她搬来时明明把床底都打扫过一遍,绝对没有这个东西!

是楼上的人吗?

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林巧不敢再想下去。

她哆哆嗦嗦地把那个木偶用好几层塑料袋包起来,扔到了小区最远的垃圾回收站里,仿佛在丢弃一个诅咒。



04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周后的周四晚上。

那晚,楼上的争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

男人和女人的声音都吼到嘶哑,期间还伴随着沉重的撞击声,仿佛有人在用身体撞墙。

整个天花板都在震动,吊灯上的水晶都发出了不安的脆响。

林巧缩在沙发上,用被子紧紧裹住自己,脸色苍白。

她感觉楼板随时都可能塌陷下来。

这场狂风暴雨般的争吵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然后,在女人一声凄厉到极点的尖叫后,一切戛然而止。

先是撞击声没了,然后是咆哮声也没了。

世界,突然安静了。

这种安静,比之前的任何噪音都更让人恐惧。

那是一种死寂,一种生命被抽离后的虚空。

林巧竖着耳朵听了很久,连一丝一毫的声响都捕捉不到。

没有脚步声,没有喘息声,什么都没有。

他们吵完了?

还是……出事了?

林巧的心悬在半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楼上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她看了一眼手机,已经快凌晨一点了。

巨大的疲惫感袭来,她知道自己应该去睡觉,但又不敢。

她害怕自己睡着后,楼上会发生更可怕的事情。

可眼皮越来越重,与噪音对抗了几个星期后,这突如其来的安静反而成了最强效的催眠曲。

最终,她还是没能扛住,抱着一丝“也许他们终于和解了”的侥幸心理,回到了卧室。

躺在床上,她依然能感觉到那份笼罩在整个公寓上空的、沉甸甸的寂静。



05

林巧睡得很浅,半梦半醒之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周围太安静了。

没有车流声,没有风声,甚至连冰箱运转的嗡嗡声都消失了。

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她自己的心跳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咚,咚,咚。

她翻了个身,强迫自己继续睡。

也许是自己太紧张,出现了幻听。

不知过了多久,她朦胧地感觉到,房间里的温度似乎下降了。

一股阴冷的、带着潮湿泥土气息的空气,萦绕在她的鼻尖。

她猛地睁开了眼。

房间里一片漆黑,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丝光亮。

可她就是感觉到了,一种被注视的感觉,强烈而又冰冷。

那道目光,就来自她的床边。

林巧的身体瞬间僵住了,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她不敢动,甚至不敢呼吸,只能用眼角的余光,小心翼翼地朝着床边的方向瞥去。

黑暗中,一个模糊的、瘦高的人影,安静地立在那里。

它一动不动,像一座没有生命的雕像。

林巧的大脑一片空白,恐惧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她想尖叫,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想开灯,身体却不听使唤,连一根手指都无法动弹。

就在这极度的恐惧和寂静中,她感觉到自己的床垫,靠近那个黑影的一侧,非常轻微地、缓慢地,向下陷了一点点。

它……坐下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