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的李女士最近快疯了。
她三岁的儿子只是去做个扁桃体手术,结果被推进手术室再出来时,医生直接宣布"脑死亡"。现在孩子躺在ICU,手被绑得发黑发青,连自主呼吸都没了。
李女士举着手机边哭边拍视频:"医生说这是小手术,说保守治疗没用必须切!现在监控没了、病历改了,我们连孩子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画面看得网友集体破防:当"小手术"变成"生死劫",普通家庭到底该怎么活?
手术台上的"小手术":医生一句话,家长一辈子悔
先捋清楚这场噩梦的时间线。李女士说孩子只是反复扁桃体发炎,医生看完就拍胸脯:"切了就好,小手术,我们院每天做几十例。"家长反复问能不能保守治疗,医生直接甩话:"不切以后影响发育!"结果手术做到一半,护士突然冲出来说孩子心跳停了。等家长见到孩子时,手被绑得像粽子(说是怕乱动),但绑太紧已经黑青一片——这哪是"小手术"的待遇?分明是拿三岁孩子当教学模型!
更魔幻的是事后操作。李女士发现病历被改得面目全非:术前讨论记录里"可能发生心跳骤停"的字样消失了,手术同意书上的风险告知栏空空如也。医院监控也"恰好"覆盖了手术关键时段。这操作熟不熟悉?像不像某些黑心商家删差评、改合同?可这次改的不是差评,是一个孩子的命啊!
医院"教科书式甩锅":把风险告知当免死金牌?
现在医院的态度很"标准":先强调"术前已告知风险",再建议"走法律程序"。可问题是,告知风险就能免责吗?就像餐厅提醒"菜品可能烫嘴",结果端上来一锅滚油,这能算尽到义务?
关键看三点:第一,医生有没有夸大手术必要性?扁桃体切除确实常见,但3岁孩子器官娇嫩,真到了非切不可的地步?第二,风险告知是否充分?家长说医生只说"小手术",病历上却藏着"心跳骤停"风险,这不是故意隐瞒是什么?第三,病历篡改和监控缺失怎么解释?这就像肇事司机先撞人,再偷偷擦掉刹车痕迹——司法上这叫"毁灭证据",得从重处罚!
最扎心的是李女士那句"继续治疗就是浪费钱"。脑死亡意味着什么?医学上认定死亡,法律上可继承遗产,但家长偏要插管、上呼吸机,每天花上万块买"希望"。这不是浪费,是一个母亲最后的挣扎啊!可医院呢?一边说着"理解家属心情",一边催着交钱、建议"放弃治疗"——资本的冷血,在生死面前暴露无遗。
当"小手术"变成"大屠杀",我们该愤怒什么?
这事最恐怖的不是医疗事故本身,而是它撕开了医疗体系最丑陋的伤疤:信息不对称。医生掌握专业话语权,家长像待宰羔羊。你说"小手术",家长就敢签字;你说"必须切",家长就敢把孩子推上手术台。可当手术失败时,医生一句"已告知风险"就能全身而退?那要医德何用?要监管何用?
更可悲的是普通家庭的生存困境。李女士现在面临三难:继续治疗,人财两空;放弃治疗,一辈子活在愧疚里;打官司,耗不起时间精力。这哪是医疗纠纷?这是用孩子的命,拷问整个社会的良心!
各位看官怎么看?觉得医院该担责吗?李女士该继续治疗还是放弃?如果你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办?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