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一个男人正在给远在中国北京的父母写信。这时,妻子开车回来,然后就开始收拾东西,男人立刻有种不祥的预感。
妻子提着行李要走时,男人顾不上写信了,在信纸上划了一道长线,然后气急败坏地去追妻子。
男人和妻子拉拉扯扯地来到屋外的草坪上,男人求妻子不要走,可妻子执意要走,她要和男人离婚。
男人听到“离婚”两字,一下子就爆发了!
草坪上正好有一把平时用来砍树枝的长斧头,男人操起斧头,就向妻子的额头部位砍过去。一瞬间,妻子倒下了,鲜血汩汩直流。
男人愣神了几秒钟后,吓得落荒而逃。逃到屋里后,他拿起刚才那封没写完的信,匆匆忙忙写完了。
接着,他又给姐姐和妈妈各写了一封信,给他5岁的儿子也写了一封信。给儿子写的信上说:“三木,我只能死了,愿你别太像我。爸爸顾城。”
这个男人就是顾城,就是那个写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童话诗人”顾城,他是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妻子叫谢烨。
顾城写完4封遗书后,给姐姐顾乡打去电话。当时,顾乡也住在激流岛上,她是来看望弟弟和弟媳的。顾城说:“我把谢烨打了。”
姐姐很惊讶,追问发生了什么事,可顾城已经把电话挂断了。
顾城去工具间拿了绳子,来到屋前的一棵大树下。这棵大树是他和谢烨刚来到激流岛时,夫妻俩亲手种下的,现在已经长成大树了。
顾城将绳子套到大树上后,双脚登上木箱,将脖子套入绳圈中。就这样,他吊死在了他种的这棵大树上。
顾乡匆匆赶来,发现倒在血泊中的谢烨后,马上打电话给警察。
警察来后,将谢烨抬上救护车,后来救护车又转直升机,越过海峡,将谢烨送进医院。但抢救数小时后,谢烨还是因失血过多而去世了。
在谢烨被送上救护车后,顾乡又发现了吊死在树上的弟弟,她惊得目瞪口呆!
随后,警察在现场发现了4封遗书。在这4封遗书上,顾城对身后事做了简单的安排,大致意思是房子留给小木耳,遗作由顾乡处理。
![]()
顾城
2
1956年9月24日,顾城出生在北京,原籍是上海的。
顾城的父亲笔名叫顾工,也是一个诗人,他当过兵,后来在电影制片厂当编辑。顾城的母亲是个护士,工作很认真,平时没有很多时间照顾家庭。
顾城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诗歌特别感兴趣,他喜欢读书,喜欢独处。上幼儿园时,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他却独自在看树和树下的蚂蚁。
顾城看了《三国演义》,想跟别人讲书中的故事,但当别人围着他听时,他就很不自在。他给姐姐一个人讲,姐姐听得腻了,他就对着墙壁讲。
1968年,正值特殊时期,12岁的顾城辍学了,他就在家里写诗。
1969年,顾工被下放到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顾城就跟着他一起去了。
父子俩住在一间低矮的土房子里,条件很艰苦。顾城在那里待了5年,这5年里,他一边养猪,一边写诗,后来还学画画了。
1974年,顾城回到北京,在厂桥街道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
工作之余,顾城依然在写诗,并把诗投稿给《北京文艺》、《少年文艺》、《山东文艺》和《蒲公英》等报刊,经常会发表作品了。
1979年,23岁的顾城去上海参加了一个诗歌笔会后,坐火车回北京。在火车上,他认识了比他小2岁的谢烨,他对谢烨一见钟情。
谢烨出生在北京,父母在她很小时就离婚了,她和弟弟跟着母亲生活。谢烨高中毕业后,到上海一家无线电厂工作了,现在她是回北京的老家。
谢烨读过顾城的诗,当得知坐在她对面的旅客就是顾城后,她激动不已,眼神中立刻充满了崇拜之情。
一路上,谢烨和顾城聊得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站了。下车时,顾城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自己家的地址,塞给谢烨后,就匆匆跑了。
第二天,谢烨找到了顾城家,两人便开始交往了。
顾城虽然是诗人,但经济上并不富裕,他平时上班,连车票1毛钱的公共汽车都不坐,都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
顾城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他洗衣服,是将脏衣服在水里泡两天,然后拎起来就晒的。他做菜时,会把整张白菜叶放进锅里去煮,不知道要切碎一些。他的袜子穿得很臭了,可他也不洗,脚趾头那里破了洞,也不补……
这些行为,在普通人看来是缺点,但在谢烨眼里却觉得没什么,大诗人本来就是与众不同的!
![]()
谢烨和顾城
3
假期结束,谢烨要去上海工作了,顾城去车站送她,说:“我会给你写信,那厚度至少等于两部长篇小说。”
因为想念谢烨,后来顾城辞掉了工作,跑去上海生活了。他的经济来源全靠稿费了,但稿费并不稳定,所以在经济上他很拮据。
谢烨的母亲得知女儿跟一个无业游民在交往,马上就不同意。
有一天,谢烨去顾城的出租屋里,帮顾城打扫卫生。母亲知道后,马上去找她,要拉她回家。可谢烨不愿意回去,母女俩就拉扯起来。
这时,顾城竟端起桌上的一碗面条,直接扣在谢烨母亲的头上。谢烨母亲惊呆了,一瞬间,她对这个小伙子的印象差到了极点。
后来,顾城为了让谢烨母亲答应婚事,他弄来一只大木箱,放在谢烨家门口,自己就住在这只大箱子里了。这一住,住了整整4年。
谢烨母亲对这个年轻人讨厌透顶,觉得他有精神病,但谢烨却被感动得不得了,非要嫁给顾城。
母亲拗不住女儿,只能提出让顾城去医院鉴定一下,如果他没有精神病,母亲才能同意。
顾城就去了医院,医生给他开出了一切正常的报告单,说他没有精神病。谢烨母亲这才不得不同意了女儿和顾城的婚事。
1983年8月5日,顾城和谢烨在上海结婚。婚后过了一段时间,夫妻俩去北京生活了。因为顾城生活能力差,所以家事全是由谢烨一个人负责的,顾城就负责写诗。
1985年,顾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1987年5月,顾城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诗歌节结束后,他带着谢烨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活动等。
1988年,顾城带着谢烨去了新西兰,顾城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讲授中国古典文学。随后,两人加入了新西兰国籍。
可当了研究员没多久,顾城因为不喜欢城市的喧闹,就辞职了。然后,顾城带着谢烨去了新西兰的激流岛,开始过隐居生活了。
激流岛是一座孤岛,岛上居民不多,有农场和沙滩等,风景很美。
刚到岛上,顾城和谢烨都很兴奋,觉得这是一次浪漫的实践。谢烨给弟弟写信,说这里是“远离尘嚣的天堂”,顾城全心全意构建他的精神王国了。
![]()
4
顾城和谢烨住在一幢木房子里,因为稿费收入不稳定,他们养了200多只鸡。谢烨一边打理她和顾城的生活,一边种花养鸡,过上田园生活了。
岛人的居民都是说英语的,为了能跟他们交流,谢烨开始学习英语。但顾城拒绝学习英语,理由是学英语会破坏他用中文写诗的感觉的。
岛上交通不便,出去购物要开车,谢烨就去学开车。但顾城拒绝学开车,他觉得谢烨一个人学会就行了,他用不着学。
谢烨对顾城来说,不光是妻子,还是保姆、厨师、司机、工作助理等。顾城就像个孩子一样,谢烨则像母亲一样照顾着他,就连他的指甲都是由谢烨剪的。
来到岛上的第一年,谢烨生下了儿子,取名叫顾杉木,小名小木耳。
初为人母,谢烨自然是又激动又高兴的,但顾城却一点也不高兴。他觉得孩子的哭闹声,打扰他写诗了,所以他生气地发脾气,摔东西等。
谢烨照顾孩子,顾城就吃醋,他充满敌视地对小木耳说:“我不想与你共享任何爱”。在顾城的眼里,谢烨的爱是他独享的,儿子是个入侵者,抢走了谢烨的爱。
后来,顾城坚持把孩子送人,谢烨怕他做出过激的行为,只能将孩子托付给邻居照顾。
因为顾城的稿费收入不稳定,而且也不多,顾城和谢烨付不起孩子的抚养费,就一直拖着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