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0多年前,一枪未发攻入虹桥机场,烧穿 4 架日军战机!揭秘制胜经过

0
分享至




国军万余夜袭虹桥机场——1939年7月下旬出版的《华美夜报》,头条新闻以此作为标题。

这篇带有传奇色彩、夸大了作战人数等情节的报道,讲述的是叶飞、廖政国等领导指挥的新四军奇袭战。这场战斗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压力,其意义和影响不容小觑。

军备力量落后、阵地被敌军掌控,新四军如何一枪未发便突击进入虹桥机场,还烧毁日军4架飞机?翻开档案馆里的资料,查阅廖政国的亲书文章,历史的真相抖落尘埃,呈现眼前。

决定突击

1939年春夏之间,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陈毅,根据党中央确定的江南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战略方针,决定派新四军第六团出师东进,冲破国民党的限制,独立自主地扩大抗日力量,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

5月1日,叶飞、吴焜率领新四军第六团三个营700多名指战员,从茅山出发向东路地区进发,到苏州、常州、太仓地区与何克希领导的地方武装会合。


叶飞像。叶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团长。1939年7月下旬,指挥所部突入上海虹桥机场,击毁敌机4架,震撼了日伪军,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政治影响。(新华社)


吴焜像。(新华社)

当时,上海周围各县所有的武装力量除一部分地下党的地方武装外,全部由新四军统一领导,对外番号叫“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并成立江抗总指挥部,活跃在江南地区。

当年6月,青浦观音堂地区,江抗部队与顾复生率领的青浦抗日游击队会合。彼时,日军正在青浦大肆扫荡。

“为了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新四军六团打了一个伏击战,缴获日军一条汽油船,击毙了十来个日本兵。”顾复生的孙子顾宁告诉记者,之后,日军立即分兵四路向观音堂地区进行疯狂的“报复扫荡”,六团奋起迎战,一下子便将前来阻击的伪军许雷生部打垮,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许雷生残部夹着尾巴向上海溃逃。

乘胜追击,六团副团长吴焜带七连、特务连和四连一个排为一路,二支队长廖政国则带五连、六连和两个机枪排为一路,向上海近郊追击。

1939年7月下旬,廖政国率部追击逃敌,连续追赶六十余里,打下了几个市镇。天黑后,部队到达被日军控制的上海虹桥机场附近。


廖政国像。

然而,那时部队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廖政国在多年后的回忆文章中写道——那里四下空荡荡、黑黝黝的,我问向导(上海党的地下组织派来的同志)这是什么地方,向导告诉我,“到虹桥飞机场了”。

听说已经到了上海近郊,部队士气大振。廖政国想,既然到了日军停放战机的心脏部位,一定要突击进去,给日寇一个打击,扩大我军的影响力。“于是我把连、排干部召集起来,向他们说明袭击机场的意图。同志们听了,个个磨拳擦掌,大为振奋。”

奇袭制胜

廖政国布置好作战术后,连排干部带着部队士兵,便向机场进发冲袭。

“这次袭击,出乎意料的顺利,我们一枪未发,便突进了机场。伪警察和办事人员正睡得像死猪一样,战士们上去,揪着他们的耳朵,把他们从被窝里一个个地拖了出来,然后集中关在一间房子里。”

不费一枪一弹,廖政国带领的部队就占领了虹桥机场,而且缴到了十几支步枪。对战士们来说,这是巨大的意外和惊喜。

但他们没有放松警惕,在机场内展开进一步搜查。如今保存在长宁档案局的资料记载——当时,廖政国在机场内仔细观察了一番,心想:飞机场内怎么可能没有日本驻军呢?难道是日本兵占领上海后见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根本想不到新四军会夜间“登门拜访”?

分路搜索中,战士在机场里发现四架飞机。可就在这时候,新四军的行动被驻扎在碉堡里的日军发现,双方随即发生接火,机枪、步枪声阵阵响起,手榴弹爆炸声也响开了。

“我们考虑到这儿离上海市区太近,敌人的增援很快就会到来,纠缠下去对我不利,便一面派人查明情况,收拢部队,一面下命令烧飞机。”

战士们跑步来到敌机跟前,将汽油筒打开,往机身上浇汽油,然后把一支支火把扔上去。顷刻,火光冲天而起,四架飞机已被烈火包围,滚滚浓烟向四野飘散。

驻守在碉堡里的日军,不知道机场里究竟来了多少新四军部队,吓得不敢出头,只是胡乱放枪,眼看着四架飞机被火烧成灰烬。

廖政国带着部队撤出机场。“当夜,虹桥周围枪炮声彻夜不停,兵车来往不绝,上海日军也慌张起来,如临大敌似的。”

因为搞不清情况,日军第二天仍没有动静,直到第三天才出动一个联队,配一部分骑兵,“扫荡”了一天。“这时我们已顺利转移,日军毫无所得。”

影响深远

“这场战斗的影响相当大,上海的老百姓以为新四军要进攻上海了,有的群众还做好了欢迎的准备。”叶飞在回忆文章里,这样评价夜袭虹桥飞机场的影响。

次日,不只《华美夜报》,上海租界出版的《大美晚报》,以及国际媒体《泰晤士报》《译报》等,都对这场战斗作了报道,在国际上也引起很大反响。

夜袭虹桥飞机场的成功,不仅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更极大振奋了上海数百万人民,也扩大了党和新四军的影响。

那之后,上海各界群众掀起了以人力物力支援新四军的热潮,许多爱国工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新四军的抗日影响下,一批批奔赴抗日前线,给部队增添了新的血液。

“过了几天,上海党的地下组织送来了许多慰劳品,同时还动员了许多优秀工人和青年学生前来参加新四军。以后又有大批爱国青年陆续涌进我们的行列。部队不断地增加新的血液,为江南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廖政国曾撰文道。

像这样的奇袭战,快速灵动,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抗日战场广泛开展。它们有效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力量,使其无法肆无忌惮地掠夺中国资源。这些战斗,也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成为抗日战争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

原标题:《80多年前,一枪未发攻入虹桥机场,烧穿 4 架日军战机!揭秘制胜经过》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新华社,江抗资料照片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邬林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9941文章数 7576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