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商场、景区、车站等公共区域上厕所时,宁愿排长队等候蹲坑,也不愿使用抽水马桶。原因是认为马桶的卫生状况很差,而且会直接接触皮肤,万一之前使用的人有传染病,可能带来感染风险。
近日,一位千万粉丝博主就发视频表示希望取消女厕马桶,一时间引发热议。公共厕所的蹲坑比马桶更干净吗?我们可能一直理解错了……
蹲坑其实并不比马桶干净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厕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梁骥介绍,国内外一些对比研究显示,在正确的如厕方式下,公共卫生间中的坐厕其实要比蹲厕干净。
原因是现在的马桶基本是虹吸式结构,内部有S形管道,加上使用完关闭马桶盖,大部分气溶胶颗粒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使用蹲厕时,直冲方式使飞溅的水珠和气溶胶扩散到空气中,蹲便者的口鼻高度较低,更靠近下水口,导致吸入气溶胶的概率更大,增加了粪口传播的风险。
坐厕传染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关于性病、艾滋病等是否可能通过坐厕传播,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牛诤表示,因为上厕所而感染性病的几率微乎其微。
性病全称是性传播疾病,一般是发生性行为后传染,感染条件为生殖器官或肛门处有足够多的病菌。常见的性病包括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交、血液和母婴传播。
性病病原体离开人体后,自体存活时间不长。性病毒要通过马桶传播,要满足这几个条件:首先,刚好前一个用过马桶的人有性病,而且留下了大量新鲜的精液或阴道分泌液。此外,下一个上厕所的人需要刚好有伤口或者生殖器直接接触到了病原体,另外刚好抵抗力很低。以上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都很低,更何况同时存在。
有些人群更适宜使用坐厕
除了更卫生,商场等公共区域的厕所设置马桶还是出于安全考虑。蹲厕使用过程中,人更容易出现腿麻、晕厥等情况,坐便器对于孕妇、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使用者包容性更强。
孕妇:短时间的蹲厕确实可以锻炼孕妇的骨盆肌肉,但时间过长,不仅容易脚麻,还可能挤压到腹中的胎儿。
年老体弱人群:蹲姿对腿部、膝盖的压力较大,蹲的时间较长突然起身时,可能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等症状,易导致滑倒、骨折等意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较适宜马桶,且排便后应缓缓站起,以防血压突然升高,导致摔倒甚至脑出血等意外。
此外,从经济性角度看,由于蹲厕器底部存水弯占用空间较大,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就预留足够的下沉空间或在厕内增设台阶,这样不仅对厕所空间提出更高要求,而且施工工期长、经费高。
对于保洁员来说,正常使用的坐厕也比蹲厕更容易清洁。
使用马桶前可用消毒湿巾擦拭
很多人担心公共厕所的马桶不干净,使用时很多人踩在马桶圈上,或采取半蹲式如厕。此类做法不仅可能带来安全问题,还容易将污渍残留在马桶上。半蹲如厕还会导致膀胱存尿无法排净,增加女性尿路感染的风险。因此,使用马桶时应采用正确的坐姿。
如果担心马桶圈不干净,可以使用厕所内提供的一次性马桶垫。还可以用随身携带一次性湿巾擦拭,特别是含有次氯酸钠或者酒精等消毒成分的湿巾。
综合自:人民网科普、工人日报客户端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