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消费者和商家建立“敢点、敢看、敢查”的食品安全互信机制。
作者:王守石 编辑:喻博雅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7月1日,美团正式宣布推出“浣熊食堂”业务,并抛出一个激进目标:未来三年在全国投资建设1200家此类集中式 的“明厨亮灶” 外卖厨房,覆盖上万家餐饮商家。
此时距离该项目在北京望京的首个试点开业仅过去半年,美团已在北京、杭州布局10家门店,吸引 了 老乡鸡、德克士、全聚德、云海肴等超100个餐饮品牌入驻,服务消费者数十万人次。
图:老乡鸡入驻浣熊食堂
既要低价又要品质的外卖消费市场需求巨大,房租、人力、水电及营销成本使得个体经营者无法平衡品质与价格的矛盾,那么 在外卖市场增速放缓、行业深陷价格内卷 和多家平台混战 的背景下,美团 浣熊食堂是否能 以重资产模式 改写 外卖行业的信任 危机?
食安基建,拎包入驻
美团 浣熊食堂的运营模式 区别于以往 传统外卖平台的轻资产逻辑 , 它选择自己租赁并打造 集合式外卖场地, 将内设的档口或厨房出租给餐饮商家。
而 浣熊食堂 作为场地管理经营方,会做好基础的装修和水电铺设,并配置店长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入驻商家的日常经营。商家只需要支付租金即可。
显然, 美团不再满足于仅做线上撮合者,而是深度介入线下实体场景建设 。 通过 租赁场地并改造为标准化厨房集群, 让 商家只需“拎包入驻” ( 携带冰箱、厨具和食材 ) 即可开张。
此模式 与传统共享厨房的“二房东”模式不同, 尤其在强化“放心外卖”的餐食品质与安全上, 美团 重点布局以下三点。
一是 可视化后厨系统 , 通过“明厨亮灶”的运营模式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据悉,在亮马河附近的浣熊厨房示范区,“鲜芋仙”店内店员制作甜品的全过程,从食材熬煮、配料添加到成品打包,都被智能摄像头记录,实时上传至现场大屏幕与美团外卖App,消费者在下单前就能清晰地看到每个制作细节,真正实现“云体验” “云监工” 。
图:“鲜芋仙”浣熊厨房
可视化后厨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用模式创新和技术手段标准出餐制作流程,一边降低运营成本,一边升级品质。
图:浣熊食堂可视可溯
二是 食安日记机制 。 每日进货清单、清洁记录、质检报告在线公示,形成 食材 可追溯档案 。
在东直门的浣熊食堂,“德克士”店长午高峰后的清洁工作也被记录在“食安日记”并上传平台,短时间内便有大量用户点击查阅。
“一开始不是很适应,但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浣熊食堂也有日常巡检和提醒,特别是看到用户的点赞后,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餐品更有信心了。”德克士东直门店店长表示。
图:食安日记
“食安日记”记录了店内每天餐品加工、成品制作、午间巡检、进货清单等信息,这样一来既可以从源头杜绝劣质食材,商家若统一采购也能相应的降低采购成本,最重要的一环是浣熊食堂对于食材品质的严格把控。
三是 供应链管控 。 根据商家需要,美团还能提供完整的食材供应链服务,商家可通过“快驴进货”与益海嘉里、中粮、正大、圣农等超过200多个品牌食材供应商等建立源头直采链路。
图:浣熊食堂优势
不仅如此,商铺食材采购报告、检验报告等信息均在“浣熊食堂”记录在案。入驻商家不管是自供原材料、或者从美团全品类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都会加入供应链全链管理及追溯体系。
对 餐饮 商家而言, 浣熊食堂 这种集约化运营 赋能成效显著。
以赫兴记生煎为例,自2024年12月入驻浣熊食堂后,月订单量增加约1000单,实付交易额突破10万元,净利润增长超50%,更关键的指标在于其复购率显著高于整体外卖行业平均值,增强了用户信任度。
“ 一个20平方米的档口搭配 2- 4人团队即可启动,前期投入仅需5-6万元,租金成本控制在总成本的10%以下,较传统堂食店压缩70%以上。 ” 业内人士向「零售商业财经」透露,浣熊食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餐饮商家的经营门槛,尤其成本侧,让他们能更好地聚焦餐食品质。
千店计划,生态闭环
一边快跑、一边迭代。 美团 浣熊食堂 三年千店计划的底气,源于对消费 痛点及偏好 的精准把握。
艾瑞报告指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正在演变,外卖行业正从“便捷优先”向“品质+健康”转型。外卖市场中,品质外卖占比已达到60%至70%,具备健康、品质的外卖产品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当京东外卖以 “品质堂食外卖”为核心定位 切入市场 时 , 浣熊食堂就是 美团 在规范化、品质化、健康化方向升级的“基础设施级解决方案”。
对于消费者来说,浣熊食堂 打破“一店一单”限制, 可 实现跨品牌点餐(如德克士炸鸡+鲜芋仙甜品),由骑手统一配送,省去多重运费。
传统外卖模式下,消费者点完主食后还得跨店点饮品,然后再跨店点水果,一餐外卖下来需要支付三份配送费,而三份外卖配送到达的时间不同,又极大降低了用餐体验。
图:浣熊食堂
浣熊食堂的模式更像是一个餐饮超市,一站式购齐不仅省了配送费且减少了运力资源的浪费。
对于商家而言,浣熊食堂 锁定“一流商圈的三流位置”,既保障订单密度又控制租金成本 。 平台还 会给入驻浣熊食堂的商家一些资源类的支持。比如圈选那些浣熊食堂的目标用户,在其首页的金刚位(位于首页首屏的黄金区域,通常占据屏幕22%-25%的空间,是用户打开App后视线最先聚焦的区域之一)展示浣熊食堂的入口。
平台侧, 浣熊食堂与美团“拼好饭”(平价套餐)、“卫星店”(轻量化堂食)形成互补, 能全面 覆盖价格敏感 、 品质优先 等 多元需求。 再者, 通过食材集采分佣、场地租赁、流量扶持等构建多元收入模型 , 有望 为美团开辟 新的 增长曲线 。
图:浣熊食堂
浣熊食堂同样是美团反内卷的重要举措之一,即通过规模采购、集中生产、明厨亮灶加上平台的流量加持,从更高维度将成本降下来, 这种模式本质是将外卖行业的竞争维度从补贴战转向信任价值战 , 从“拼低价”到“拼透明” 。
当美团宣布三年千亿投入餐饮行业(含明厨亮灶补贴)时,其战略意图已明 晰 :以重资产换信任,以透明化换溢价 。
规模挑战,生死时速
浣熊食堂首家门店成立于2024年12月24日, 截至目前已经在北京、杭州等地实际投入运营10家门店。 虽 模式初显成效, 但未来 1200家店的扩张 计划 仍面临 两大挑战 。
第一, 成本压力 。
传统共享厨房单店改造成本约50万-100万元,而浣熊食堂因需满足“明厨亮灶”“全流程追溯”等高标准,成本更高。综合行业测算,一线城市单店基建投入约200万-300万元 。 此模式若复制到低线城市回本周期会被拉得更长,且低 线城市消费者对“透明溢价”的接受度存疑,差异化 品类和 定价策略成为 扩张的 关键。
第二, 运营复杂 。
跨店点餐若遇某商家“卡餐”,需拆单配送并沟通用户,体验可能打折。随着门店激增,平台对驻场管理、设备维护的管控难度将呈几何级增长。 门店SOP需兼顾顾客体验和品牌运营。
图:浣熊食堂
总的来说,浣熊食堂仍需要时间来发展、沉淀、迭代, 更大的挑战来自竞品围剿。
面对空前的外卖大战,美团宣布三年投入1000亿元,阿里(淘宝闪购+饿了么)启动了500亿元补贴,京东则以百亿补贴入场,拼多多蠢蠢欲动(有消息称正在测试外卖业务),抖音本地生活业务也摩拳擦掌。
「零售商业财经」认为,美团需要坚定战略重心,依托自身的数据资源和履约能力,持续加强浣熊食堂迭代,完善品质外卖集合店 选店、选品、选材 ,重新定义外卖出品,重塑外卖店环境,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方能突围。
当 美团 将浣熊食堂定义为“餐饮外卖的食品安全基础设施”时, 意味着 平台价值正从流量分配转向产业基建能力。
短期看,浣熊食堂是美团应对 阿里、 京东、抖音等新敌的防御工事;长期而言, 这是 推动餐饮行业撕掉“脏乱差”标签 、 迈向 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一步。
一是 生产标准化 , 倒逼后厨管理规范化 ; 二是 经营轻量化 , 20㎡档口+品牌供应链+平台流量的组合,使小微餐饮突破区位限制 ; 三是 信任资产化:明厨亮灶与溯源体系沉淀为商家的信用资产,重构消费决策链条 。
未来浣熊食堂或将成为“餐饮+零售”混合业态的孵化器,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但 眼下 , 行业进化仍需加速 , 除了 摄像头对准 浣熊食堂 后厨 的 每个角落,镜头之外能否建立起一套无需监督的自觉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